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興化八字橋的構成

興化八字橋的構成

八字橋位於興化老城區中心,即四牌樓東側,東城內大街與北城內大街交匯處,是壹座橫跨由北向南流淌的北市河的單孔花崗巖石橋。據《成豐重修興化縣誌》記載:“有壹人去日本,水自東來,後北上。中和、永福兩橋橫跨其上,參差如八字,稱“八字橋”。

據相關史料記載,八字橋建於明代成化二年(1466),距今已有近540年的歷史。

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興化縣令對八字橋進行了大修,在橋上修建了壹座八角亭,上面懸掛著“宰相李”的金匾,以便與橋西約100米處的“壹號宰相”舊居相對。與此同時,八字橋東西兩側店鋪的墻壁上嵌有李春芳的孫子、明朝大臣李思成、明朝總監黃健中、明朝左侍郎魏應嘉所寫的“碑文”。此外,知縣還在橋上修建了“孝坊”,受到之女、國子監之妻李的稱贊。

此後,八字橋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嘉慶二十三年(1796至1820)建成。尤其是嘉慶年間,興化富商金斥巨資將原有的青條石換成花崗巖條石,使之更加壯觀、立體,成為興化明清88磚。

八字橋原來的坡度是45度左右,清朝嘉慶年間換花崗巖板條時降到30度左右。東、西甲板共22層,分別寬3.4米、長20米,共鋪設132塊寬40厘米、厚16厘米的不同尺寸的石板。沿著橋的兩邊,是又大又堅固的過江建築,樓下的店鋪都連在壹起,使得這座八字橋成了名副其實的“廊橋”。八字橋及其東西兩側的老店比鄰而居。橋西“劉正興鼻子店”生產銷售興化名品鼻子,店內懸掛壹塊鄭板橋題寫的匾額,成為店內金字招牌,鎮店之寶。民國10年(1921)和民國20年(1931)興化水災時,當時的江蘇巡撫韓和南通實業家張謇來興化救災時,看到此碑,贊不絕口,認為這是興化最高的書法藝術。

民國三十三年(1944),日偽統治時期,偽興化縣令李為了方便自己的人力車過橋,做了壹個寬約15 cm,深約10 cm的凹形槽作為車道。

興化市自古以來就有七廟七橋[即上鎮寺至上鎮寺橋、東嶽廟至東嶽廟橋、城隍廟至城隍廟橋、西寺(寶巖寺)至羅漢橋、觀音閣(寶玉寺)至北門門橋、小關帝廟至馬橋、文廟(夫子廟)至文同橋。20世紀50年代末(1958),在拆城墻填城河時,發現橋拱西側石壁上確實刻有壹座高約50厘米、寬約30厘米的神龕,裏面供奉著壹尊橋神雕像。對面的橋拱石墻東側還有壹座神龕,供奉著壹尊河流雕像。此後,人們證實了“橋中有廟”的真實性(以前人們乘船從八字橋下經過,白天天黑,所以沒有神社)。

上世紀90年代,因長安路擴建,八字橋被拆除。可惜的是,有些橋石是鋪在原來八字橋的東側,也就是長安路的人行道旁。

  • 上一篇:央視《國家寶藏》節目點評

    央視《國家寶藏》節目點評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時間裏,我們居住的中國大地經歷了反復的變化,產生了燦爛的文化和許多令人驚嘆的寶藏。而在這些寶藏的背後,也誕生了有趣的故事。

    《國家寶藏》這個節目把壹件件對我們來說遙不可及的文物放到了我們的眼前。不像壹般的文化遺產節目,不只是把枯燥的歷史知識搬上熒幕。為了更好地滿足年輕人的口味,它上演了壹部情景喜劇,生

  • 下一篇:宮廷小說,勾心鬥角的那種,最好是女主角很厲害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