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嶽飛精忠報國的中國古典故事

嶽飛精忠報國的中國古典故事

1.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嶽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

字鞠鵬,襄州湯陰(今河南)人。年輕時勤奮好學,練就了壹身好武藝。

19歲參軍抗擊遼。不久後,因喪父,退伍回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從軍,開始了對抗金軍、保護家人的軍旅生涯。傳說嶽飛離開的時候,他的母親石堯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成為嶽飛壹生遵循的信條。

嶽飛(1103—1142),生於北宋襄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少年時代遭遇金女真貴族大規模的劫掠戰爭。

他親眼目睹了北宋滅亡前後的慘痛史實,與當時中原淪陷區的人民同呼吸,有著堅決反抗女真貴族壓迫、收復故土、統壹祖國的強烈願望和要求。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壓迫的漢族、契丹族、渤海、Xi等民族的人民自發組織起來進行反抗。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壹場轟轟烈烈的全民抗金戰爭在黃河、淮河南北展開。嶽飛和著名的抗金戰士宗澤、韓世忠站在了抗金鬥爭的最前線。

然而,北宋腐敗的統治集團采取了妥協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南宋小朝廷的首領趙構,在、欽宗被擄後,也是投降派。他安於江南,縱情歌舞。他並沒有真正組織抗金民族戰爭並進行到底。不同的是,他信任秦檜和其他投降派,並通過他們進行了壹系列談判和投降。壹方面利用宗澤、嶽飛、韓世忠等抗日派系抵禦金軍的猛烈攻勢,以保住自己的皇帝寶座,積累下跪求和的資本。

20世紀20年代中期,東起江淮,西至陜西的宋金軍事分界線形成後,趙構和秦檜的統治集團實際上成了南宋抗金鬥爭的最大絆腳石。另壹方面,嶽飛、韓世忠等抗日派別則成為趙構和秦檜投降派活動的最大障礙。南宋時期,抗日派和投降派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

嶽飛堅決反對和談,主張抗戰到底,不惜個人榮辱,與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進行了堅決鬥爭。1139年(紹興九年),嶽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談即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宣稱“晉人不可信任,和解不可依靠”,並直擊“宰相”秦檜居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取了爵位(含遺憾)”。

和談達成後,趙構得意忘形,頒布大赦令,重賞文武大臣。但聖旨三次下達,嶽飛都拒絕了,沒有得到開福儀三司(壹級官銜)的賞賜和三千五百食邑的授予。

在婉言謝絕中,他苦澀地表達了對和談的反對:“今日之事,可危不可安,可憂不可喜。”再次表達了收復中原的決心。“我願大獲全勝,將來收復兩江之地,壹雪前恥,報效國家。”

這無異於給宋高宗的承諾潑冷水,從而使趙構和秦檜懷恨在心。“然而,嶽飛不顧個人得失,堅持抗戰到底的立場,率領軍隊,聯系北方義軍,卓有成效地進行了抗金戰爭,謀劃收復中原,統壹祖國,成為全國抗金戰爭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夏(紹興九年),金兀術撕毀紹興和談,他們老巢;再次對宋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在東西兩軍取得對金大姐勝利的形勢下,嶽飛從長江中遊進軍,展開了勢不可擋的反擊。“現在是他展示其收復中原野心的時候了。

嶽家軍進入中原後,受到了中原人民和忠誠民兵的熱烈歡迎。這年七月,嶽飛親自率領壹支輕騎進駐河南鹽城,與金兀術的壹萬五千精騎展開激戰。

嶽飛領兵沖擊敵陣,大破吳金的“鐵浮圖”(侍衛親兵)、“拐子馬”(左右夾擊的騎兵),大敗吳金。嶽飛帶領楊再興深入敵後,試圖活捉金兀術,但沒有找到。他徒手殺了上百個敵人,被打傷了幾十處,所以很勇敢。

嶽家軍的士兵有著“保命不去”的戰鬥作風,敵人鋪天蓋地的努力也動搖不了嶽家軍的陣容。鹽城大捷後,嶽飛進軍朱仙鎮(距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裏),金兀術集結十萬大軍抵抗,被嶽飛打得落花流水。

嶽飛北伐中原,壹口氣收復應昌、蔡州、周琛、鄭州、郾城、朱仙鎮,殲滅金軍有生力量。8金軍軍心動搖,金兀術準備連夜逃離開封。南宋抗金鬥爭出現根本性轉機,又向前邁了壹步,陷入中原十余年。

有望追回。嶽飛興奮地對將軍們說:“妳們直接去黃龍府喝壹杯吧!”(破酒戒慶)”而金軍發出“撼山易,撼嶽家難”的感嘆。"

而外敵難撼的嶽家軍,卻在南宋被投降派摧殘得體無完膚。在抗日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心甘情願地做了兒子皇帝的皇帝擔心,壹旦收復中原,把金人放回他的哥哥欽宗,他就會失去皇位,迫切希望與金媾和。

晉人栽贓到南宋朝廷,去偷宰相的高級間諜秦簡,還抓住高宗皇帝的難言之心病,去肆意活動,破壞嶽飛的抗戰。他們相互勾結,密謀擬定全線撤軍的惡計,毀了抗金的大好形勢。

壹是他們下令東西線撤退,造成了嶽家軍孤軍奮戰的不利局面。即以“不可久獨待”為名,連奪12金(紅漆金),讓嶽飛“對付班底”。在最後“訓師”“失師”的不利局面下,嶽飛知道這是權臣的混沌生活;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不得不承受移兵之痛。

嶽飛憤慨地說;“十年的心血,浪費在壹次!所有的縣都將壹勞永逸地關閉!很難得獎。

2.嶽飛忠君報國的故事,用壹兩句話就說明了,嶽飛十五六歲的時候,北方的金人入侵南方,宋朝的掌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於緊要關頭。嶽飛參軍抗擊遼。不久後,因父親去世,退伍回鄉守孝。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從軍。離開之前,姚飛加入了軍隊。“去前線殺敵,忠誠報國!”姚太太對兒子的回答很滿意。“忠誠地為國家服務”正是她母親對兒子的期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紋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不會忘記。姚夫人先在嶽飛背上寫了字,再用繡品繡上去。紋身後,婆婆用醋墨給他們塗上。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在嶽飛的背上從未褪去。很快,他就因為打架被勇敢提升為冰壹郎。此時,汴梁開封被金軍圍困,嶽飛與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擊敗金軍。他得到了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智慧和勇氣,顧良江過不去”。後來,他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到歷代人民的敬仰。作為母親教育和女性的典範,嶽飛的母親姚太夫人在國家危難之時,鼓勵兒子從軍,忠誠。親愛的母親,《宋史》:第124章:我派了壹個使者來捕捉和飛行我的父親和兒子,以證明張喜安的事情。使者到了,費笑著說:“天是天之後的地,可以表示我的心意。”原來他奉命鑄弓,飛裙鑄背,上有“壹心報國”四個字,深入肌膚。看完了,沒有左手測試,很明顯他是無辜的,說他的書已經被燒了。

3.嶽飛精忠報國小故事嶽飛率軍從江州出關,收復被偽軍占領的襄陽等六國土地。

隨州(今湖北隨縣)嶽飛16歲的長子嶽雲拿著壹把重80斤的錘子走在最前面。在襄陽,嶽飛看穿了破綻,敵人用騎兵防守江岸,步兵形成寬場,使他的部隊會用手持長槍的步兵攻擊敵騎兵,使其陷入混亂狀態,殺出壹條血路,墜入江中。

用騎兵把敵人步兵打死,把偽軍主力打垮。短短三個月,成功收復六州,保住了長江中遊,打通了川陜之路,扭轉了南宋被動局面,增強了軍民對敵的勇氣和信心。

32歲的嶽飛升任清遠使,被任命為武昌郡的創建人,享有與劉光世、韓世忠、張浚壹樣的宋朝最高榮譽

4.關於嶽飛忠心報國還有更簡單的故事嗎?他背負著“精忠報國”的重擔,無畏地站在時代的最前沿。

何,高舉著“還我河山”的大旗,以極大的熱血沖向抗金第壹線。

他,率領不可動搖的嶽家軍,建功西水關,破賊南潯門,轉戰南北。襄陽六郡在第壹次北伐中被壹舉收復,隨後平陽被移至原地。第二次北伐後,金兵伊拉克、洛門南下受阻,鹽城最終被擊潰,收復蔡、陳、鄭州、西京等大片失地,進軍朱仙鎮。

向嶽飛致敬!

5.精忠報國的故事,嶽飛,n嶽飛短篇:紋身婆婆。

嶽飛雖然小時候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還練就了壹身好武藝,成為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北方遊牧民族經常進攻中原。這位母親鼓勵她的兒子為國家服務,並在他的背上刺上了“忠誠地為國家服務”的字樣。孝順的嶽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了嶽飛壹生遵循的信條。每次打仗,嶽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這四個字。因其驍勇善戰,屢戰屢勝,立下汗馬功勞,名聲傳遍全國。

嶽飛的主要事跡:

嶽飛年輕的時候,黃河淮河南北有壹場轟轟烈烈的抗金戰爭。嶽飛和著名的抗金戰士宗澤、韓世忠站在了抗金鬥爭的最前線。

北宋宣和四年,真的決定鼓勵劉戈聚士,征召嶽飛,但很快他就因為父親嶽赫的去世回到了家鄉湯陰縣。

靖康元年(1126)冬,嶽飛在襄州城第三次參軍,回到劉浩軍中。劉浩命令嶽飛招募安吉千,嶽飛不負眾望,擁有錢驥及其下屬380人。嶽飛因此彌補了信博。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康王趙構接到宋欽宗的蠟書,在河北襄州開設大元帥府。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陳恒波為大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

元帥府下設前、後、中、左、右五軍,其中前軍制為劉浩。嶽飛屬於劉浩的前軍隊。根據臘書的命令,康帥府的任務是趕赴東京(今開封)解除首都之圍。嶽飛奉命帶領300名戰士前往古力偵察。當他遇到金兵的軍隊時,他戰鬥並打敗了他們。跟隨劉浩了解東京之圍。

擴展數據

嶽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0月27日),宋襄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著名軍事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抗金家。

嶽飛於北宋末參軍,在建言二年(1128)至紹興十壹年(1141)的十年間,率領嶽家軍與金軍進行了數百次戰鬥。

靖康元年(1126),嶽飛應征加入趙構在襄州的軍隊。金軍南下江南,嶽飛獨樹壹幟,堅持抗金,收復建康。紹興三年(1133),任沿江使,念念不忘收復中原。

次年春天,嶽飛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率部北伐,成功攻下伊、洛陽、商、郭諸州。兩河人民傳話,全國各地的造反派紛紛響應。

紹興十年(1140),洪雁兀術滅盟,攻宋。嶽飛出兵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然後在鹽城、應昌擊敗金軍,進軍朱仙鎮。趙構和秦檜卻壹心講和,命嶽飛帶著十二個“金盤子”調兵。秦檜、張軍等人被陷害入獄。

114265438+十月,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嶽雲鶴、張顯通壹同被殺。在宋孝宗,嶽飛的冤獄被平反,重新安葬在西湖棲霞嶺。追武穆,追鐘吾,封鄂王。

嶽飛十分重視民間抗金力量,創制了“連江新月”之計,主張黃河以北民間抗金起義軍與協同作戰,共同打擊金軍,收復失地。嶽飛治軍,獎懲分明,紀律嚴明,體恤部下,以身作則。晉人流傳“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論。

嶽飛的代表作《滿江懷》是壹部流傳千古的愛國主義佳作,後人又編了壹部選集。

參考資料:

嶽飛-搜狗百科

6.嶽飛忠君故事簡介1140、金兵大舉進攻南宋。

嶽飛等將領分兵進攻,嶽飛負責中原前線。他壹面派人到河北聯絡當地民間抗金組織,壹面率軍出擊,收復河南多郡縣,在鹽城駐軍,兩軍展開激戰。在鹽城大戰中,金投入了15000的精銳騎兵。

兀術以3000名頭戴鐵盔、身披鐵甲的“鐵塔兵”為先鋒,與號稱“綁匪馬”的騎兵列隊出擊。嶽飛命令他的兒子嶽雲帶兵打仗。

士兵們手持刀斧,沖入敵陣,砍斷騎兵和馬腿。下午雙方激戰至天黑,宋軍大獲全勝,殺金軍數十裏。

嶽家軍向前推進,到達開封朱仙鎮。北方人民的反金情緒高漲。嶽飛請求宋高宗下令北伐。

和朝鮮叛徒害怕抗金勢力壯大,威脅到自己的統治,於是與金媾和,命令嶽飛退兵。嶽飛憤慨地說:“十年功勞,壹日毀於壹旦!”1141年,宋高宗解除嶽飛等抗金將領的職務。秦檜派手下誣陷嶽飛謀反,逮捕了嶽飛和他的兒子嶽雲。

另壹位抗金將領韓世忠去質問秦檜。據他所說,嶽飛已經合謀。秦檜拿不出任何證據,就厚顏無恥地說:“沒必要。”韓石”1142年初,宋高宗和秦檜殺了嶽飛。

當時嶽飛剛剛39歲。

7.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是怎樣的?嶽飛的英雄事跡在民間廣為流傳,給婆婆紋身的故事也很流行。

但是,婆婆紋身的故事在歷史上是沒有依據的。宋人筆記和野史都沒有記載,包括嶽飛的曾孫約克寫的《金拓歌編》。婆婆紋身始於元人編纂的《宋史傳》。書上說:“初鑄弓,飛脫裙,背鑄。‘精忠報國’四個字,深入肌膚。”但是書上沒有註明這四個字是我婆婆寫的。

到了明朝中葉,嶽飛的故事開始廣為流傳。成化年間寫的《仲晶紀》,只提到嶽飛背上有“以純心救國”四個字。嘉靖三十壹年(1552),熊大本《吳鐘傳》記載,嶽飛看到湯陰故裏有人為生活所迫,聚在山中勉勵自己和他人,於是去請工匠在背上深深紋上“精忠報國”二字。明末由李梅創作、馮夢龍修訂的《仲晶旗傳說》中說:“石燕飛背上有四個字,為張喜安所刺,為淩飛所刺。”果真如此,“精忠報國”在嶽飛當上將軍後被張喜安捅了壹刀。

“婆婆紋身”最早見於清朝乾隆年間。杭千才評《仲晶說約》,全書第22回,題目是《化名誓入王佐,刺死仲晶婆婆授意兒子》。內容是嶽飛不是楊幺的使者王佐之所聘,其母怕日後有不法之徒前來勾引嶽飛。如果她壹時受騙,壹時不忠,她的名聲就毀了。於是他向神靈和祖先祈禱,並在嶽飛的背上紋上了“精忠報國”的字樣。這本書敘述的是婆婆紋身的時候,先用毛筆寫在費姬的背上,然後用繡品針刺,再用醋墨塗抹,使其永不褪色。詳細描述壹下。但也有學者認為,紋身是壹項有著嚴格操作程序和技巧的絕技,絕不是壹般人能做到的。婆婆是家庭主婦,不可能有這個本事。很明顯,作者是根據壹些元明傳記中對嶽飛背上文身的敘述,經過想象和藝術加工而創作出來的。所以,嶽飛背上有紋身嗎?紋身是什麽?誰的手捅的?至今仍是壹個謎。

8.精忠報國的故事嶽飛年輕時勤奮好學,練就了壹身好武藝。19歲參軍抗擊遼。不久後,因喪父,退伍回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嶽飛再次從軍,開始了對抗金軍、保護家人的軍旅生涯。傳說嶽飛離開的時候,他的母親石堯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成為嶽飛壹生遵循的信條。

嶽飛參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被提升為兵義郎。此時,汴梁開封被金軍圍困。嶽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大敗金軍,得到宗澤的賞識,稱贊他是“智勇雙全之才,壹個古代武士也過不了”。同年,金軍攻破開封,俘虜惠帝、秦帝,北宋滅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趙構為高宗即位,遷都臨安,建立南宋。嶽飛上書高宗,要求收復失地,被駁回。嶽飛隨後轉戰河北都統張索,任鐘君都督,在太行山區抗擊金軍,屢立戰功。回到東京後,留在宗澤,他轉向功夫郎與戰功。宗澤死後,繼位東京,留在杜沖守開封府。

建言三年(1129),晉將軍兀術率金軍再次南侵,杜沖率軍棄開封而逃,嶽飛無奈南下。那年秋天,兀術繼續南侵,被建康(今江蘇南靖)留守的杜充不戰而降。金軍得以躲過長江天險,很快攻占臨安、越州(今紹興)、明州等地,高宗被迫流放海上。嶽飛率領壹支孤軍深入敵後作戰。先攻廣德金軍守軍,六戰六勝。金軍攻常州時,領兵相助,四戰四勝。次年,嶽飛在牛頭山設伏,金兀術被破,收復建康,8金軍被迫北撤。從此,嶽飛的名聲傳遍大江南北,聲震大江南北。7月,嶽飛升任通州鎮知事兼泰州,兵力壹萬余人,建立了壹支紀律嚴明、驍勇善戰的抗金部隊——嶽家軍。

紹興三年,嶽飛因剿滅李成和張勇,被高宗授予“忠誠嶽飛”的大旗。次年四月,嶽飛發兵北上,粉碎金朝偽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嶽飛也因功被提拔為清原軍。同年十二月,嶽飛大敗金兵廬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返。紹興五年(1135),嶽飛率軍鎮壓楊幺起義軍,從中招募精兵五六萬,大大增加了嶽家軍的實力。

紹興六年,嶽飛再次北伐,攻取益陽、洛陽、商州、,進而圍困陳、蔡地區。然而,嶽飛很快發現自己孤身壹人,沒有援軍,也沒有糧食,只好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這次北伐,嶽飛壯誌未酬,寫出了《滿江紅》壹詞,這是千古絕唱。

  • 上一篇:陳羽凡再次發誓:生孩子真勇敢!在所有離婚的人當中,濤哥撕得最嗨。
  • 下一篇:浦江旅遊景點大全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