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古代滿族民間藝術八角鼓

古代滿族民間藝術八角鼓

八角鼓,又稱單鼓。滿族、白族、漢族人打樂器。因鼓身八角形而得名。流行於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雲南大理、劍川等地。“八角鼓,鈴兒響叮當,八旗插四方。在大國旗的旗幟下,士兵們在行進,我的愛紮根於黃征。黃馬的黃色頭盔、黃色盔甲、黃色襯衫、黃色馬鞍和黃色鈴鐺。……"?

有壹首滿族情歌叫《愛根》,描寫的是清朝滿族八旗子弟在保衛祖國領土的戰鬥中英勇擊敗羅剎(即俄羅斯),妻子凱旋歡迎丈夫回家時所唱的歌曲。八角鼓是滿族最具特色的民間樂器。相傳早期的八角鼓是古代滿族人自娛自樂的伴奏樂器。換句話說,它是由滿族八旗八位首領各出壹塊最好的木頭鑲嵌而成,它的八面象征著滿族八旗的團結。八角鼓之所以叫八角鼓,是因為它是由八塊木頭做成的。

滿族是壹個古老的遊牧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生活在中國東北長白山和黑龍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如今,它已擴展到河北、山東、內蒙古等省區,以及北京、Xi安等城市。勇敢的滿族人民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民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宗教祭祀歌舞歷史悠久,氣氛熱烈。幾乎所有的民間樂器都是薩滿在祭祀儀式中使用的,只有八角鼓用於歌唱伴奏和歌舞表演。

明朝中葉以後,八角鼓開始在北京流傳。明代《神榜萬部雜註》中記載:“八角鼓絕絕:劉擊鼓,重而緩,隨人之願而發,或絲竹混奏之間的節奏,能助其清雲氣。”當時,打八角鼓的技術非常高,劉雄被稱為首都八大奇跡之壹。隨著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大批滿族入關。清朝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八角鼓作為鼓寫、彈弦等民間藝術的伴奏樂器,由專業藝人演唱。曾風靡朝廷,京津冀,東北。清代中葉,北京八角鼓沿運河傳入山東,在聊城、臨清、濟寧等地,演變為“山東八角鼓”。

鼓身扁平小巧,鼓面呈八角形。鼓框由烏木、紫檀木、花梨木、骨屑八塊制成。規格不壹。通常鼓面角度為16.5 cm ~ 19 cm,鼓框高4.8 cm ~ 5.5 cm。壹面覆蓋蟒蛇皮、驢皮或馬皮,以小鱗蟒蛇皮為佳。四周邊緣還鑲嵌有骨塊作為裝飾。鼓的七個邊框中間有海棠花瓣形通孔,中間用銅釘穿了壹對銅鈸。另壹側架板上裝壹個小銅環,飾以鵝黃色或大紅色絲繩結,垂下兩個黃色或大紅色長絲穗,表示五谷有兩穗,象征豐收。外形小巧精致,制作精細,不僅可以作為樂器演奏,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演奏時,將鼓面垂直放置,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放入鼓框內,無名指、小指持鼓,右手各指敲擊鼓面發音。音色清脆優美。有很多玩法。過去有“十種敲鼓方法”和“五種敲鼓方法”。現在有坐、打、墊、輪、搓、敲、分別打、簸。民間有句話:“抱月不偏。穩住,避免聳肩。抖腕抖臂,坐墊輪要扭。”演唱時只用坐法,曲調的腔部多采用揚(抖)法,叉、曲的前奏、間奏部分多采用彈、墊、輪、揉、叩等技法。也可以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敲擊鼓皮背面。特別是擊打鼓面和搖動鼓身相結合產生的聲音更有特色。

八角鼓早期用於滿族古老的民間藝術“八角鼓”。20世紀50年代,這種民間藝術在曲牌的基礎上發展成為“滿族戲”。現在,八角鼓主要用於北京、天津、東北、河北等地的說唱音樂《鼓書》、《旦弦》(又稱《旦弦排子歌》或《八角鼓》)。歌手自己拿著八角鼓打節奏,伴奏彈三弦。

八角鼓不僅為滿族和漢族所使用,還流傳於大理、劍川等白族集中居住的地區。白族八角鼓又稱錢鼓,有八角形和六角形。演奏時左手提鼓,右手拍擊,用於民間歌舞伴奏。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八角鼓的面,其中壹面已被收入中國樂器大型畫冊。

  • 上一篇:匯率變化的過程
  • 下一篇:上海馮靜古鎮的歷史人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