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待別人。

根據自己的經驗對待別人。

更早的壹篇文章寫道,“這本書我還沒看完。剛看完《人民篇》,匆匆在桌前寫下這段話。或許是對作者有點不尊重吧。”這兩天,自從看完《歷史的溫度》之後,我又回去看了上壹篇文章的內容,看看我這麽匆忙寫的東西是不是和書上的不壹致。看完之後,我真想套用查理常說的壹句話“我發現沒什麽好修改的。”結論其實就在這裏。我還是想補充壹點,這本書越讀越讓人覺得,妳千萬不要“以己之道還治人之身”。

當然,我們現在所說的“以己之道度人”,已經不是當初的意思了。

韓嬰《韓詩傳》第三卷有壹句話“但聖人為何不可欺?”都說:聖人以己量人,以心量心,以情量情,以類量類,古今皆是如此。”這裏就是“以己之見人”這個詞的由來。按照這句話的理解,按自己的需要去對待別人的人,應該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別人,從自己的內心去考慮自己的感受,從自己的感受去考慮自己的感受,從同壹個範疇去考慮同壹個範疇。換句話說,老話“以己之需待人”,應該是指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現在根據網上各種版本的解釋,變成了“用自己的頭腦去猜測別人(指不好的事情)。"

兩種“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衡量別人”,很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但用自己的心思去猜測別人幾乎是人的本能。

我聽過壹個故事,美國著名主持人理查德?林克萊特曾經問過壹個孩子,將來誰想成為壹名飛機駕駛員。“如果有壹天,妳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燃料突然耗盡,所有發動機都熄火了,妳會怎麽辦?”林克萊特接著問道。“我會告訴大家系好安全帶,然後我就背著降落傘跳出去。”孩子們想了想,很認真地說。在場的觀眾都在笑,孩子放聲大哭。所以林克萊特繼續問他為什麽這麽做。孩子們真誠地說:“我去拿燃料,我回來了,我回來了!”"

當全場哄堂大笑時,這就是典型的“投影效應”,或者說“成人”邏輯。因為在成人的世界裏,機長不能丟下乘客逃跑,或者至少是不道德的。但是,大人不明白,在孩子的邏輯裏,這不是逃避,而是努力回來。

歐美還有壹句諺語叫“設身處地”。在這個故事裏,大人除非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世界裏,否則是無法理解孩子的。

歷史上有很多不被理解甚至唾棄的人。他們的行為令人憤慨,我們無法理解。但是,這種不可理解性是“我們”看待它,而不是從“他們”的角度看待它造成的嗎?

《歷史的溫度》的作者Theway在他的隨筆《1931皇帝離婚》中提到,有八個字據說最能體現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包容,其中壹個叫做“為妳好”。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大人”的口頭禪就是“為妳好”。不玩手機當然是“為妳好”,夏天蓋被子也是“為妳好”;多讀書看報,當然是“為妳好”,如果孩子吃不下飯,也是“為妳好”。問題是孩子不是魚,他知道魚的快樂和不快樂。

另壹個例子是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記得在越南看到武漢被封的消息。我老婆說:“還好市裏關門了,早該關門了。”我告訴她,那是因為我們在外國。如果我們在武漢,還會這麽想這麽說嗎?根據人們自己的需要來對待他們,這壹直都存在。

  • 上一篇:歷史劉忠然是劉誌丹嗎?
  • 下一篇:關於財神的歇後語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