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禪院之盟,白溝為界。白溝在今天的保定嗎?

禪院之盟,白溝為界。白溝在今天的保定嗎?

壹個是在遼闊的冀中平原上,曾經有壹條發源於淶源縣萊山的河流,流經淶水、定興、高碑店。那時候,河裏波光粼粼,悠閑的魚蝦在歡快地嬉戲。荷花盛開,香氣陣陣,引來許多水鳥跳躍歌唱;在河的兩邊,草是綠色的,花是壹點點的,蝴蝶在跳舞...這條河就是古時候的白溝河,白溝河也以它的美麗和善良孕育了古鎮白溝的輝煌。白溝,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因河中白芙蓉眾多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早在1800多年前,白溝就有了強大的水運能力和商業城鎮的雛形。在宋代,她已經成為壹個繁榮的水陸碼頭,數百年來,她壹直保持著“穿越千帆,聚集商賈”的繁榮景象。到了清朝,她逐漸成為“貨通長江南北,商流九州東西”的商品集散地,極為繁榮。因此,白溝被稱為“北京南部的大都市”。白溝歷史悠久。宋遼時期,上演了兩國以白溝河為界的歷史。宋真宗景德鎮元年(公元1004年)九月,遼朝皇帝盧野隆緒率領契丹軍隊大舉進犯宋朝。十壹月,其主力到了與汴梁開封幾乎平起平坐的命名州(今河南濮陽)。宋朝驚恐於朝野,得知政治家王欽若提議南遷金陵。當時的宰相寇準主張抵抗。他排除公開討論,並敦促宋真宗親自遠征。宋真宗最終采納了他的建議,接近前線督戰。宋朝的將領看到皇帝親征,士氣大振,奮勇作戰。他們開槍打死了遼軍使者蕭達蘭,大獲全勝,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尊嚴,在中華民族反侵略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可惜宋真宗害怕敵人,在軍事勝利的情況下,他堅持講和。他派遣使節與遼國締結和約,每年損失遼國幣銀65438+兩百萬枚,絲綢20萬匹,以白溝河為雙方分界線,史稱“愛媛聯盟”。當時白溝河的老河道從白溝鎮向北流去,是著名的遼宋界河。單源聯盟後,由於社會相對穩定,南北經濟發展,遼宋開始頻繁互派使節。大遼國南部有深山峽谷,北部有大漠戈壁。路途艱難而遙遠。為了方便雙方使者往來,還專門修建了驛道,每隔壹段距離還修建了驛舍,供使者住宿和食宿。因此,壹條長長的驛道把南北兩朝聯系了起來。李倩郵路上的第壹個郵局位於白溝河北面。在聯盟後的100多年裏,遼宋兩國互派官方使節1600多人,兩朝使節均為高官。當時的遼國皇帝效仿中原,以漢族禮儀迎接宋國使節。宋使南返後,還將遼朝的地理、風俗、內政等作為“語錄”呈獻給宋帝。眾所周知,範成大作為使者,描述了良鄉板栗和劉立河石橋的風景和地理情況。宋朝有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曾經是遼驛道上的路人。富弼、當時的太常成、包拯、監生“包青天”、大文學家歐陽修、著名科學家沈括、蘇轍、蔡京、高俅、童貫等。都是宋朝皇帝派往遼國的使節。相對和平的局勢也給遼宋邊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因此白溝河兩岸的合法貿易異常繁榮。壟斷市場,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邊貿。據史料記載,當時白溝河的邊貿非常繁榮。宋朝每年從專賣貿易中獲得40多萬兩白銀。現在我們可以想象;白溝河上每日商船頻繁的熱鬧景象。遼二十六年(公元1008年)正月,燕京因大旱向宋朝請購麥種,很快得到了宋朝的批準,保證了燕京農民的及時播種。壟斷貿易不僅溝通了白溝河兩岸各族人民的物質交換,也使政府從中受益,包括馬匹交易。如宋代景德鎮三年(公元1006年)規定:“凡官府庫舊如舊者,加帛、漆器、米,入者為錢、布、羊、馬、駱駝,歲或四十萬以上。”當時從邊貿購買的馬匹數量驚人,壹定程度上緩解了北宋軍馬短缺對部隊的影響。總之,1000多年前修建在白溝河畔的“巴紮”,不僅進壹步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加速了遼國契丹人的漢化進程,對推動當時社會的文明進步具有非常積極的歷史意義。其次,白溝河自古以來就涉及很多歷史事件和人物。比如宋太宗雍熙三年,遼軍以654.38+萬大軍入侵北宋,宋軍兵分東西迎敵。東路總司令曹彬率領的65438+萬宋兵,被遼國率領的數萬騎兵擊敗,在白溝河壹帶被遼消滅。總司令曹彬獨自逃回。當時,白溝河被宋軍的屍體堵住了,斷絕了!這是壹場多麽慘烈的戰鬥啊!歷史上還有壹場著名的白溝河上的戰役。明朝文健二年(公元1400),燕王朱迪和他的侄子文健爭奪皇位。當年4月,楚帝率領的燕師部在白溝河與李景隆之間展開了壹場前所未有的激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溝河戰役。李景龍有60萬大軍,火器精良。偃師只有654.38+萬馬步軍。經過幾天的激烈戰鬥,偃師打敗了李俊,死亡人數超過65,438+萬。白溝河戰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戰役,以少勝多。白溝古鎮不僅承載著厚重的千年歷史文化,更珍藏著壹段趙巖文明的歷史記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文人和愛國誌士寫下了關於白溝的詩篇,這些詩篇見證了白溝的滄桑和變遷。多次擔任遼代表團團長的王安石,曾在歡迎遼代表團時寫下壹首《白溝行》詩,記錄了當年的接待情景:“白溝河占地,年年派使臣相見。使臣常來射狐兔,漢兵不傳兆。萬裏鋤鋤拾塞墻,幽燕桑葉滿平原。李牧和廉頗連說都不說。”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外交家蘇頌多次出使遼國。作為壹個長期生活在南方的使者,當他第壹次看到這絢麗多彩的北方風光時,就忍不住激動和陶醉。蘇頌剛剛進入宋遼交界的白溝時,曾寫下“初渡白溝北望燕山”的詩句:“青山如墻,如盤,千裏耕桑闊。禹帝趙州,疆域遼闊,漢家的書被封。繼天寶盛世繁華,遺憾雍熙難出。今聖朝遠,兵義。”公元1055年冬,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出使遼,寫了壹首《道中五言》詩,對白溝橋說:“新月野景慘,邊城滿角。過橋分水,回首欣賞南紅。地理山川相隔,天文日月同。孩子會走路,女人會鞠躬。”為什麽要“回眸壹笑,羨煞南紅”?這表達了深深的思鄉之情。歐陽修回南後也記下了這樣壹首詩:“白溝南望棕櫚,亭長十裏,長五裏。蠟雪賣得像春風壹樣輕,草長得像火。遠道而來的客人回家用茶來迎接,有壹次回家的旅程是壹種享受。人雖有四誌,不必勤遠征。”元代“北方二大儒”之壹的劉隱,也是壹個值得壹提的人物。劉寅,河北徐水人,3歲識字,6歲寫詩,7歲寫作文。他的兩首七律詩《杜白溝》和《白溝》壹直為人們所推崇和流傳。壹、讀《過白溝》:“薊門霜降水天悲,馬沖冷天過白溝。趙巖山川分城鎮,遼金風光與中州不同。黃雲守孤城晚古,西風落山雁落秋。四海皆知半枯,獨難投。”提交人出生於斯裏蘭卡。這首詩寫的是深秋的趙巖。在夕陽西下,蕭瑟西風的背景下,主人公壹個人騎著馬,闖過寒霜,最後壹句話是關於壹個人走在人間,知音散了。這首詩意境崇高,沈郁蒼勁,抒發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懷。讀這首詩,能讓人感受到燕趙英雄“慷慨悲歌”的魅力。清乾隆年間多才多藝的女學者王曾寫過大量的遊記詩,其中《白溝河之感》是壹首非常值得稱道的詩:“白溝河畔思不盡,日薄沙黃。石碣新墳多,戰場空。壹個殘破的人挖壹個農具,壹根斷骨會在秋天制造壹場鬼風。從呼喚到黑夜談前路,悲歌無限飛。”這首詩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感情基調沈郁,讀起來感覺很沈重。當年的“靖南之戰”,已經成為後人心中不朽的歷史記憶。石碣成了土堆壘,被砸成了農具。多少興衰的嘆息,多少歷史的變遷,都在壹曲悲歌和壹抹夕陽中慢慢逝去。第三,白溝,現在的中國箱包之都,歷史上曾經是中國著名的泥塑之鄉。據說白溝泥塑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發源於白溝鎮以西的北劉莊村,始於清朝乾隆年間。從幾戶人家最後的技藝,到壹方風行的特色手工藝,白溝地區其實在清末就發展成了北方的泥塑之鄉。當時白溝的南、北劉莊、絞盤柄等村,幾乎每個村都是以泥人起家,俗稱“泥娃娃”或“寸人”,形象生動,妙趣橫生。泥人底部還配有蘆笛或塑料哨子,價格便宜,在農村兒童中很受歡迎,並廣泛銷售。白溝泥玩具在清明節、端午節和廟會總是很受歡迎。後來藝人增多,不斷推陳出新,發展到泥人、佛像、鳥獸高達壹尺多。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人民文化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泥塑藝術家開始創作出壹批批富有戲劇性的人物,如穆、、西遊記、三國演義等,以及數百件反映現代生活的藝術作品,如拖拉機、卡車、汽車、慶豐豐收等。特別是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傳遍中國,黨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為了發財,白溝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這種極好的形式下,許多農民從事制作泥塑玩具,這是壹種家庭副業。當時的白溝老街幹石橋段是泥巴玩具的集中銷售地,後來成為全國著名的泥巴貨市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白溝泥貨市場最繁榮的時期,白溝泥塑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人們喜愛。不僅暢銷華北、東北地區,還被各國美術館收藏,甚至遠銷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
  • 上一篇:帕加尼品牌歷史?
  • 下一篇:CNNC鈦白粉的未來前景如何?如何計算CNNC鈦白的投資價值?核二氧化鈦有什麽最新進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