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海寧的海鹽歷史是怎樣的?

海寧的海鹽歷史是怎樣的?

海寧

海寧是良渚文化的發源地之壹。據考古資料顯示,6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海寧。春秋戰國時期,海寧是越國、吳國、楚國、黎族和魚兒鄉的領地。秦在海鹽縣和右泉縣。東漢建安八年(203年),魯迅被任命為海昌屯田隊長,領導這裏的縣務。三國吳二年(223),海晏析,博興設郡。隸屬吳郡,遷都揚州,是海寧建縣的開始。唐武德七年(624)並入錢塘縣,貞觀四年(630)恢復為嚴觀縣。在鎮遠(1295)升為嚴觀府,在田麗(1329)改稱海寧府。明洪武二年(1369),降為海寧郡,屬杭州府。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復為州。民國元年(1912)改為縣,直屬浙江省,民國三十七年(1948)為第壹行政監察區。1949年5月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攻占,建海寧縣,隸屬嘉興地區。1949年6月,縣人民政府遷至石霞鎮。海鹽縣1958年6月並入海寧縣,1961年2月重建。1986 11月,海寧縣撤銷,海寧市成立,隸屬嘉興市。歷史上,寧縣曾長期被嚴觀鎮統治。在抗日戰爭期間,他搬到了原華周圍的農村和縣界之外,並在抗戰勝利後駐紮在石霞鎮。

海鹽

前222年,設海鹽縣。唐朝開元五年(717),縣衙遷至此地。

崧澤文化

海鹽縣是崧澤文化的發祥地之壹。5000多年前先民在縣城從事農、牧、漁、獵活動。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因“海濱廣拒,鹽田相對”而得名。建縣以來,海燕四次遷縣,六次析境。秦末,縣陷湖(胡哲湖),遷婺源鄉(今平湖市東門外)。

宋元時期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錢屠返宋,達道三年(997)。海鹽縣屬秀洲,轉良渚路。政和七年(1117),八月二十二日,秀洲定名為嘉禾縣。南宋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江後,海鹽縣仍屬秀洲,劃歸浙西道。慶元元年(1195)十月,秀洲升為嘉興府,海鹽縣升為商縣。嘉定元年(1208)十二月,嘉興府升為嘉興軍節。元十三年(1276),海鹽縣平南,屬嘉興府綏靖部,劃歸江淮省。其後三年,改為嘉興路總經理室。二十二年,輾轉江浙等地,遊歷於書省、江南、浙西路。貞元年(1295),海鹽縣升為海鹽府,仍屬其管轄。朱元璋第三年,即元二十六年(1366),平浙、嘉興路改為嘉興府。明洪武元年(1368),嘉興府直隸首府。次年,海鹽府降為縣。14年11月,海鹽縣隨嘉興劃歸浙江等地。清順治二年(1645),六月浙江成立,沿襲明制,海鹽縣隸屬浙江等地,承擔杭嘉湖路嘉興府(治嘉興)的宣傳。太平軍進駐海鹽時,建立了地方政權。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撤省縣政府。三年復道制,海鹽縣屬浙江錢塘道(省會及道印辦事處設在杭州縣,今杭州)。16年3月,道路廢棄,實行省縣兩級制。6月21屬於第二行政監管區(駐地嘉興)。26年冬,原二區所屬各縣大部分被日軍占領,故於2007年9月20日撤銷恢復,並以鐵路、公路線、錢塘江為基點重新調整了劃分。海鹽縣隸屬浙西行署第三行政監察區(駐地紹興)。29年改為第十行政監察區(駐地嘉興,32年65438+10月遷至嘉興、海鹽兩縣交界處,35年復置嘉興。2008年2月26日,日偽縣政府成立,隸屬日偽嘉興特區專員公署。31年,11月,縣政府被勒令離開縣境,32年,1月,隨省第十區署返縣重建區鄉政府)。37年4月,屬第壹行政督察區(駐地吳興)。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5月7日,海燕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時期。1950年5月,石嶺鄉3個行政村歸屬海寧縣,平湖縣10行政村歸屬海鹽縣。6月1958 165438+10月21海鹽縣建制撤銷,地區並入海寧縣,其中西塘橋、海塘、童淵劃歸平湖縣。1961年12月15日,海鹽縣恢復,下轄兩鎮16公社。石嶺鄉仍屬海寧縣。1983,撤銷公社,建立鄉鎮。8月,1985、甘浦、童淵、西塘大橋撤鄉建鎮。隨著經濟的發展,虞城、百步、秦山都建起了城鎮。1999調整鄉鎮行政區劃,轄9鎮3鄉。2001,10,鄉鎮行政區劃再次調整優化,覆蓋婺源、沈蕩、澉浦、秦山、童淵、西塘橋、虞城、百步八個鎮。

  • 上一篇:大數據板塊有哪些龍頭股?
  • 下一篇:與景德鎮齊名的磁州窯發展如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