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征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征

清朝應該對這個結果負主要責任,因為差距的擴大主要是在這個時期,但它是從明末開始作為走向衰落的轉折點的。這場悲劇告訴我們,壹個長期處於強勢地位的國家,也必須居安思危,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密切關註世界發展的新動向和趨勢,自覺主動地吸收外國先進的物質文化成果,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不斷充實自己。

3.國家政權應該積極支持代表發展總趨勢的新事物,盡管它們還年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並始終保持民族的活力和國家的繁榮。如前所述,明朝出現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因素,但明朝統治者不僅不積極扶持,反而加以阻礙和肆意破壞,使其難以進壹步發展。比如萬歷中後期派出的大批礦監和稅務員是當時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再比如,明朝朝廷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基本采取冷漠的態度,而不是借助國家的力量積極引進、普及和全面普及;再比如,實行了長期禁止民間海外貿易的政策。雖然隆慶在未來有所放松,但仍然是基於限制,這導致中國失去了海上優勢和巨大的海上貿易利益。等等,等等。如果明朝統治者對代表發展大勢的新生事物不加以阻礙和破壞,而是積極支持和推動,那麽當時和此後的中國就不壹樣了。

給清史壹個準確的歷史定位。

自1911清朝宣布荀國,以《清史稿》和蕭壹山《清代通史》的編纂為標誌。到現在已經90多年了,清史研究從未停止,近20年來異常繁榮。後來,鄭天挺的《清史》、中國人大歷史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合著的《清史全史》(10卷)、杜嘉機的《清史略》、李治廷的《清史》(兩卷)等書相繼問世,是之前70年的數倍之多!論文有幾萬篇。改革開放20多年來,清史研究蓬勃發展,遠超此前70年的總和。

清史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很大分歧。在“文革”之前,尤其是文革期間,極左思潮泛濫,聲討大清歷史,不足為奇。直到改革開放時期,人們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原來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包括對清朝歷史的評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清史研究中壹直延續下來的傳統觀念依然根深蒂固,不可能正確解讀清史。當初努爾哈赤起來挑戰明朝,說他“作亂有罪”。滿族人離開居住地進入中原,是對中國的“侵略”和“入侵”,是滿族貴族對漢人的“民族征服”。說清朝統壹全國“是以極大破壞民族生產力為代價的”,這“代表了落後的生產方式”,“耽誤了中國壹百年的發展”;說到清初減輕農民負擔,“很大程度上是口惠而實不至”,即使康熙朝“宣布減免稅實際意義不大”。所謂康熙盛世,完全是子虛烏有,“被某些學者所稱贊”!

至於近代,清朝就更沒用了,幾乎沒做什麽好事!除了國內反抗清朝統治,反抗西方和日本列強侵略中國的仁人誌士和先烈,幾乎沒有好人!

學術爭議是學術研究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持有不同的觀點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我們仔細分析上述觀點時,我們不難發現,在這些觀點的背後,隱藏著壹種之前已經指出的民族偏見或舊的歷史觀,對清史做出了不恰當的評價。

那麽,應該如何認識清朝的歷史,給它壹個正確的歷史定位呢?

評價壹個人的對錯永遠是比較性的,就是互相比較然後才知道。這是比較的方法,而且簡單。這也適用於對清朝的理解。壹方面是從中國的歷史發展來比較:清朝與之前的明朝和歷代相比,在哪些方面達到或超過了自己的發展水平,做了哪些“前無古人”的事情?它做了哪些不如上壹代甚至倒退的事情?另壹方面,與當代中國相比,它給我們留下了哪些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或者說對後世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只要仔細對比壹下,清朝的真實歷史面貌就會顯露出來。

眾所周知,清朝的前身,歷史上稱為後金,是由女真滿族建立的,在統壹漢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過程中,成為壹個強大的清朝。滿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居住在東北的蘇申族,後來,其他民族,如布吉族、投婁族、匈奴等相繼居住在黑龍江。是滿族的直系祖先。17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女真族在明末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統壹,滿族共同體形成。不爭的事實是,滿族及其祖先壹直是壹個世代生活在東北的古老民族,他們無疑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壹員,並將其視為“外族”、“異國”。就像鮮卑、契丹、女真、蒙古各自建立了壹個王朝(北魏、遼、金、元)壹樣,滿族也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政權。和他們壹樣,馳騁中原,統壹全國。明清兩代爭奪近半個世紀,壹個勝利,壹個滅亡,是明末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評論兩個朝代的興衰,既不能站在明朝的立場上斥責清朝不合理的奪權,也不能站在清朝的立場上為其辯解。我們需要的是壹個客觀的定位,從明清之際的社會發展趨勢來看。探究這壹巨變的內在原因。當我們肯定農民起義直到明朝被推翻是自然合理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肯定壹個弱小的少數人反抗明朝的統治,甚至爭奪其主權也是合理的。這其實是對社會變革的認同,讓我們的認識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看問題就會少錯壹些。

自清朝定都北京,退位至今已有268年。在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發動罪惡的鴉片戰爭之前,近200年的時間裏,清朝所做的壹切,都是歷代的傑作。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前代,將中國封建社會推向了發展的最後壹個高峰。概括地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清理明制,建立壹套完善的高度集中的權力。六個滿漢復生系統其實是它的獨創;集軍政於壹體的八旗制度發揮著獨特的作用。系統幹凈、嚴密、完整、有序。到了清代,宦官謀反、後宮幹涉、外戚專權、任人唯親、國難等災難基本不再重演。最高統治集團保持了長期穩定,社會安寧。

堅持以農治國方略,大力開墾土地,不斷擴大耕地面積。雲幹之時,全國耕地已達654.38+0億畝,為歷代之最!大規模治理黃淮,興修水利,投資巨大,還不如明朝。儲糧備荒,減免錢糧,康乾兩朝五次免除國家錢糧,創下中國歷史之最。自康熙五十年起,“盛世滋生之人,永不賦稅”,人頭稅廢除;雍正時期,賦稅的改革和土地的擴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經濟長期保持繁榮,人口迅速增長,財政穩步上升,繁榮程度達到頂峰,最高儲存8000萬兩,常年在7000萬兩左右。清朝建立了發達的封建農業經濟。

清朝有壹支強大的軍隊,以獨特的八旗制度為組織,綠營為補充。在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維護國家統壹的鬥爭中,顯示了威力,如鎮壓吳三桂叛亂,收編臺灣省,攻俄,驅逐保存,在西北激戰七十年(康熙二十九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揮師西南消滅土司割據勢力,等等,對內反對分裂,對外反對侵略,對內反對國家。

文化昌盛,遙遙領先於前代,主要集中在康、雍、甘、賈四個朝代。160年間,詩歌創作流派各異,直追唐宋。以《紅樓夢》為代表的小說和戲劇的新發展,堪稱千古絕唱!國劇比元雜劇好,字畫獨樹壹幟。經學、理學、史學、考證等。,流派很多,作品也很多!《四庫全書》是古今的傑作,是傳統文化的總結,是文化繁榮的突出標誌。

清朝最深遠的歷史變革之壹,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儒家“大壹統”的理論指導,將國家的“大壹統”發展到極限,突出體現在國家觀念的飛躍上,即摒棄“區分中外”、“夷內夷外”的傳統國家觀念,並以康熙皇帝廢除之。

  • 上一篇:保定周邊的古鎮有哪些值得壹去的旅遊景點?
  • 下一篇: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保持* * *生產黨的先進性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