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桐廬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桐廬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中醫鼻祖童軍是個老人:童軍是中國古代早期的藥劑師。關於童軍的文獻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古史《史本》。後來,雖然歷代醫書中不乏對童軍的回憶,但關於童軍生活的時間,卻有四種不同的說法,因為他的時代早在周朝,當時沒有關於他的傳記的文字。比如神農時代,神農和童軍在藥學方面的學術成果是同時舉行的。即:◇陶弘景:“古神農作《本草》。.....後來雷公、童軍加《本草》,二藥皆對,廣泛主治,數不勝數。”(陶弘景《醫學通術概論》,見:金陵叢書集B) ◇顏念秘籍:“神農與童軍藥性深厚,故其對立、恐邪備於本草”。(據唐代《延年密錄(方)》所引《藥心方》卷二佚文)黃帝時代,說此話的人以為童軍、少師、雷公等人是黃帝時代的大臣。比如《黃帝內經》:“(黃帝)命烏鵬、童軍處方、餌、汗、針治病人多年。”(見:米羅《道史》卷四《四庫全書》)徐春福:“少師、童軍為黃帝之臣。”(見:徐春福《古今醫學體系全集》第壹卷《歷代聖賢名醫姓氏》)李時珍:“童軍亦為黃帝之臣。”(見:李時珍《本草綱目》第壹卷序言)◇兗州正史記載:“或(童軍)在黃帝時嘗與吳顯同方藥餌。是未知嗎?”(見:盧長明著(續)兗州正史,卷十八,《外錄壹》,萬歷四十壹年,據萬歷六年版)▽《唐堯時報》說,說這話的人指出:童軍是唐堯時代的大臣。如:◎《詩本》:“唐堯大臣童軍,與吳憲同處方餌。”◇在古代,說這話的人以為童軍是古代的人,只是時間不詳。如:◇《兗州縣誌》:“不知道古代童軍是誰,也不知道他姓什麽。試采藥求道,止於桐廬縣桐樹下(即彎桐樹下)。它的桐樹、枝椏、樹枝都被遮住了,遮蔭好幾畝,遠遠看去像壹座房子。或者有人問他姓什麽,他就指童以示之。因為他名叫童軍。”此外,在13的結尾,日本醫師魏宗世君所寫的《醫師千字文》還引用了隋唐時中國所寫的《本草抄義》壹書中關於童軍事跡的不朽傳說:“童軍每次乘絳雲之車,喚來各種藥精,送去其功用,故以口錄,名曰《童軍藥記》。中國畫壇巨匠、中國美術家協會(1907-1995)副主席葉,桐廬縣桐廬鎮(今童軍街道)人。這位大師壹生向往革命和藝術。年輕時目睹上海五卅慘案,激發了強烈的民族正義感,奠定了愛國反帝的世界觀。曾參加北伐戰爭,參加革命宣傳工作。大革命失敗後,他拿起畫筆批判時代弊端並借鑒外國連續漫畫的形象,產生了中國現代漫畫的第壹部傑作。他通過塑造“王先生”和“兩個典型形象,幽默地鞭撻了社會生活中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惡習,對當時買辦官僚的貪官生活進行了精辟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由於他敏銳的批判意識和生動的藝術造型,他的作品已成為全國各地的流行和知名書籍。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積極參加抗日救國宣傳,擔任漫畫宣傳隊隊長,編輯抗日漫畫,在周恩來、郭沫若領導的政治部三館做了大量工作。石建武(780-861),唐代狀元,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狀元,今浙江桐廬縣分水鎮賢德村人。他的名字叫生,他的名字叫董宅。他入道後,人稱戚貞子。780年,唐德宗出生於周目分水縣賢德鄉石家村(今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鎮賢德村)。他是唐代著名的詩人、道士,開發澎湖的第壹人。李顯宗、穆宗、景宗與文宗朝。四十年後,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石堅吾參加科舉考試,被任命為狀元。學《禮記》有詩題。趣尚蒙蒙,羨仙輕學。詩人張繼稱他為“飄渺的客人”。元和十五年(820年)在唐穆宗,他成為壹名學者。長慶年間(821 ~ 824)隱於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學仙(或“文宗太和中學自鄢陵來遊西山”)。他在《與許寧書》中聲稱“雖幸名,知命薄,故居玄門,養其性。“賴先生之托,雖年迫死,挺過了龍鐘,所得也不過如此。”《敘靈香序》中說“我向往道學已久”,讀完三靜經,修習“三靜俗”之法,以致三年(838)正月初壹,閉門自修,無酬人事,而後“三應盡”。著有《西山集》10卷,隱逸詩100余首。《全唐雯》收錄了《易迅集》,其詩作中也收錄了《全唐詩》。他的養生理論也可以在《道術》中找到。施建武是桐廬地區唯壹的秀才。他是臺灣省第壹位集詩人、道士和民間先驅於壹身的歷史人物。東漢隱士(生卒年不詳),原名莊,後人避漢明帝劉莊而改姓。壹個是尊,名叫,余姚人。與劉秀同行的少數名人。東漢建武元年(25),劉秀登基為光武帝,嚴光隱居在浙江桐廬富春江邊,天天打魚。後來,這個地方成了嚴子陵桐廬的釣魚臺。劉秀思賢懷念過去,使畫尋找。齊當地的報紙報道說,壹個人穿著羊皮在澤河裏捕魚。皇帝懷疑是嚴光,於是派使者準備了壹輛車,雇了他三次,才到達京都洛陽。當時,老朋友侯霸被任命為司徒雷登,他發來問候,並向使者口授:“懷仁助天下樂,阿諛奉承為上。”劉秀芝參觀博物館,躺不起。皇帝撫著光溜溜的肚子說,妳為什麽不幫我?沒有,時間久了,也熟悉了。答,讀書人有誌向,何必勉強?劉秀上車後嘆了口氣。後來,他被請到宮裏來討論舊事的原因,因為他是壹起躺著的。根據傳說,嚴光加到皇帝的肚子裏足夠了。第二天,太史公奏“客星急違皇位”,皇帝笑著說,這是我和老朋友紫菱躺在壹起的耳朵。他給大夫出主意,不服,退居富春山(今桐廬縣)讀書打魚。建武十七年(41),復征仍不足。有壹本代代相傳的書《劉秀與嚴子陵》說:“古時候有偉大有為的君王,也有不召自來的大臣。我怎麽敢當部長?然而,如果這項偉大的事業涉及到春冰,它將需要壹棒打破瘡。如果易有很多高皇帝,紫菱怎麽會少了我?稷山水影之風,出乎我的意料。”他回到家鄉,80歲在家中去世。趙郡已賜百萬元,數千古胡為葬,墓在陳山(柯興山)。嚴光以他的“大風和明亮的節日”而聞名。北宋範仲淹《顏氏宗祠》曰:“雲山蒼蒼,江海茫茫,君子之風長,山高。”桐廬縣有嚴子陵釣魚臺,余姚有嚴子陵廟、柯興山、柯興橋、柯興寺、高楓亭、“高楓永恒”石牌坊、故裏碑亭、紫菱亭等文物古跡。東漢清官陳雲,吳縣富春縣桐溪鄉(今桐廬縣)人。任余杭縣令,黃門侍郎,將軍,侯。東漢西平元年(172),陳雲被任命為余杭令。當時縣內的苕溪承載著天目山系的水,奔流而下,水勢十分兇猛,溪流狹窄得令人無法忍受,經常泛濫,甚至壹年數次淹沒天祿,危及鄰近各縣。陳雲到余杭上任後,懷著解除民憂的心,急於親自觀察地形,派數百人在縣城西南的湖周圍築池,以疏導苕溪的水勢。湖分上下,上遊南湖順流而下。這個池塘高10英尺,周長32英裏。依山的是下南湖。池塘高10尺,群山環繞14裏,湖面占地6000多畝,統稱南湖。在湖西北挖壹條石涵洞,引溪水入湖;在湖的東南面建了壹個大壩,讓水平靜地流出。沿河增加了幾十個隧道門和水閘,使壹千多公頃的農田受益。至今,杭嘉湖地區仍從中受益。縣民稱陳雲此舉為“永生不易,萬古長存”。陳雲在任期間,還將余杭縣由西南遷至西北,修建護城河,保衛人民。四年,他在余杭城南修建興隆橋,以跨苕溪出行,於是城南逐漸成為商貿之地。當時的人們,為了感謝這位好縣令,在南湖池塘裏建了壹座祠堂供奉。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余杭人使陳雲、師洋,唐寶歷元年(825)任余杭縣令,余杭八年(1075)任宋寧溪,共祭“三仙”。說明了人們對這位為民做好事、辦實事的好官的敬佩和懷念。資料來源:余杭縣誌。徐寧,唐代詩人,生活在公元813年左右,唐憲宗元和中學。未知詞,周目人。唐分水白山(今桐廬縣分水鎮白山村)出生。和石建武同裏,我們天天在壹起唱歌。第壹次去長安,我沒有成名,是因為我不想炫耀自己的才華,也沒有祭奠權貴。回南之前,他寫了壹首詩送別侍郎韓愈:“白元是我這輩子唯壹遇見的人,天下再無衣冠。不欲先哭諸門,白頭遊子白歸。”他批判了當時只看重名聲,不看重真材實料的社會現象。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在杭州開元寺品嘗牡丹,看到徐寧的壹首牡丹詩,大為贊賞。他邀請他壹起喝酒,回來時已是醉醺醺的了。後來,他與以詩歌聞名的胡璋競爭,但他為自己感到羞愧。白居易授予《牡丹詩》最佳稱號,得到了白居易的獎勵,元稹也得到了獎勵,於是詩名在袁和何之間震蕩。到了長安,他不擅參拜。他只參觀了韓愈的大門,卻沒有成名。將歸,配詩韓愈,有句“欲先留朱門淚,白頭遊子白歸”。到了唐、元時期,他升任進士,官至財政部侍郎。然後我回了李,悠悠詩酒結束。(《唐詩年譜》引縣館曰:“官為侍郎”,完全不同。這是根據唐代才子寧寫的詩,全唐詩壹冊錄下來的。兩次加冕稱王的忠厚(975~1004),生於通江嵩山(今桐廬新河鄉嵩山)。我從小就很聰明,讀書也很久了。而龍、冼在武備方面,膂力過人,能左右開弓。我年輕的時候和爸爸哥哥壹起燒炭賺錢,或者做生意獲利,讓家裏生意興隆。那時,我被稱為“賽陶鑄”。宋真宗鹹平年間(998~1003),北方契丹入侵南方,忠厚大度地說:“君子盡忠報國,敢死!”他毅然放棄了富裕的家庭生活,投身於殿前都統高瓊,投入到抗擊契丹入侵的鬥爭中,以保衛國家安全。他作戰勇猛,屢建功勛,後來被授予遊擊將軍的職務。每次戰鬥中,忠厚總是沖鋒陷陣,士兵們都非常喜愛他,稱他為“偉大的先鋒”。真宗景德鎮元年(1004),契丹再次入侵,初騎劫掠。隨後,蕭太後、蕭塔蘭領兵合圍潁州(今河北河間縣),直搗周貝(今河北清河縣)、蔚州(今河北薊縣)、(今河南濮陽縣),中原震驚。真宗趙恒聽了宰相寇準和高俅瓊的話,決定用親征,忠厚也跟著去了。前軍到了命名州,契丹軍統帥蕭塔爾看準了自己的實力,直取宋軍,忠厚與主將李紀龍英勇作戰,擊斃、射殺契丹士兵數千人,其余逃往北方。為了避開宋軍的鋒芒,契丹主聲稱要派出使節向宋主求和,於是雙方休戰了十多天。此時真宗駐守周城,意欲接受契丹媾和,準備班師回朝。熟料就在宋軍放松警惕的時候,小塔蘭騎著千軍萬馬撲了過來,瘦得死在了城下。宋軍毫無準備,許多士兵會被殺。鐘侯聞訊,火率部前來救助。經過壹場不期而遇的戰鬥,他終於擊敗了契丹士兵,並在塔中殺死了箭頭,使真宗皇帝安全返回了首都。忠厚身負重傷,因失血過多而死。他只有31歲。當真宗的兒子任宗超到來時,契丹回到聯盟並入侵。清三年(1043),仁宗下詔“尊遊擊將軍鐘侯為忠臣救王”,說“我只尊德,行國禮,賜爵以尊,乃朝廷之盛事。先殺的是遊擊先鋒忠厚。皇帝親征的時候,正是契丹橫行的日子。微臣奮勇斬賊,代主分憂。雲雖然被殺了,但他的忠誠可圈可點,t恤也不好穿。我真的很哀悼。茲令汝忠救王,賜田禮,立廟享祭,送臣官上門。嶽《忠義門》。秦仔!所以!”宋三年十月十五日,中書省,追宋建言二年(1128),帝,改忠厚為“天官王銘”。其上諭曰:“吾頌大壹統,緬懷開國元勛,故封忠義救王忠厚。第壹,我以皇帝祖先的忠誠和勇氣在闞源打敗了契丹。現在,我助我攻淮浙的陸瑾,我的戰友們都恍惚地看到了忠義。生死不同。我非常感激。特改鐘救世王為天官賢王,授田頃,設廟享祭。我們還是派了壹個官員來迎門,說‘忠義之門’以示中華家的勸懲之典,並以此生為業,永世不得安寧,所以感激不盡。”中書省大臣李綱於2002年3月12日追緝。
  • 上一篇:最高人民法院歷任院長都是誰?
  • 下一篇:請幫我取個名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