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著名的都江堰有哪些主要的歷史影響?

著名的都江堰有哪些主要的歷史影響?

都江堰工程主要用於引水灌溉和防洪,同時具有輸水和城市供水功能。它把岷江水分成兩部分,壹部分引向雷宇山的東側,使成都平原的南半部不再受洪水的困擾,而北半部則沒有幹旱。

千百年來,岷江在這裏化害為利,造福農桑,把成都平原變成了“水旱靠人,無荒年”的“天府之國”,進壹步促進了整個四川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

都江堰初期以航運為主,灌溉為輔。《史記·河渠書》記載“成都中部,此渠可行船,用灌浸,綽綽有余,百姓從中受益。”正因為如此,岷江和長江可以通航,岷江上遊盛產的木材也可以運往成都,使成都成為自秦朝以來四川的交通中心。

除了水運的效益,都江堰在農業灌溉方面的效益也隨著灌溉渠系的發展越來越被世人所倚重。岷江左岸的水源從雷宇山東側的寶口口流出後,沿著李冰挖的兩條幹渠流向成都。西漢時,蜀郡太守文翁新開壹條幹渠,將岷江水引至成都平原東部。

東漢時“王川源”被“鑿通二十裏”,使灌溉渠延伸至雙流牧馬山高地上空。同時,岷江右岸的引水渠系在李冰時代開辟的楊沫的基礎上延伸至成都平原的西南部。

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到了漢代,都江堰灌區已經從秦朝的郫縣到成都,發展到彭縣、廣漢、新都,灌溉面積“萬余頃”(漢代的1頃,約為今天的70畝)。《漢書地理誌》指成都平原,說“民以食米魚,不愁年景,風俗不悲”。

唐朝時,益州刺史石在開鑿運河上花了很多錢。此後,經過多次整修,灌區的渠系越來越密,灌溉面積不斷擴大。都江堰的作用從此變成了農田灌溉。

宋代時期,都江堰灌區發展顯著。據王安石《魯君墓誌銘》,京東刑獄。COM”,當時的灌溉面積至少已達到兩州兩軍12縣,其中僅盧光壹人就負責灌溉面積17千公頃(約為今天的1377千畝)。清代灌溉面積達14縣,約300萬畝。

到民國時期,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灌溉面積為26375438+0,000畝;1938(民國二十七年)出版的《都江堰水利概要》描述了受益於杜江堰的田地“覆蓋川西14縣...約520萬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都江堰的灌溉系統繼續擴建和改革。1960年末,灌溉面積達到678萬畝;到20世紀80年代初,灌溉面積擴大到龍泉山以東,修建水庫近300座,灌溉面積858萬畝。

此後,灌區的進壹步改造使灌溉面積擴大到6543.8+00多萬畝,總引水量達6543.8+00億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灌溉工程。

擴展數據:

相關歷史遺跡

都江堰周邊古跡眾多,有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玉雷關、鳳棲窩、鬥溪臺等。

二王廟位於雷宇山腳下,被稱為“雷宇仙都二王廟”,是紀念李冰父子的寺廟。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原名崇德寺。後幾經復興廢立,清代重建後命名為二王廟。寺內有許多與李冰父子和都江堰工程有關的匾額、對聯、石碑。

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二雄寶殿、祝壽殿、聖母殿、老君殿、魁星閣等,依山勢布局穿插於山野之間,從所有寺廟均可俯瞰都江堰全景。全寺拜樓美閣,立於江邊,氣勢磅礴。2008年5月12日,二王廟古建築群在汶川地震中全部倒塌,並按照清朝建制進行了舊貌換新顏的修繕。

在塔北端的最高點有壹座龍符神廟。傳說李冰父子在治水的時候,降服了河裏的惡龍,鎖在了樁下的伏龍潭裏。後人立廟祭拜這壹舉動。

此觀創建於晉代,北宋初年更名為伏龍觀。現存的三重殿是清代重建的。大殿內有壹尊李冰石像,1974年在江新發現,東漢建寧元年(168)雕刻。它高2.9米,重4.5噸。這是壹件非常珍貴的文物,胸前有銘文和雕像。

安瀾橋,俗稱索橋,橫跨岷江都江堰。在過去,竹子被用作電纜,木樁被用作支撐竹電纜的橋墩。用木板和電纜鋪成,總長500多米。該橋建於宋以前,明末毀於戰亂,清嘉慶年間重建。

  • 上一篇:信徒們談論: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哪裏?
  • 下一篇:籃球史上誰贏過4對5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