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成都的糧菜輪作歷史和現狀是怎樣的?

成都的糧菜輪作歷史和現狀是怎樣的?

成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蔬菜生產經驗。蔬菜80多種,300多個品種,形成三大季節套種復種形式,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土地資源。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初,成都第壹農學院和西南農學院園藝系分別對成都郊區的蔬菜栽培體系進行了調查。20世紀80年代初,發現成都蔬菜套種形式有數百種,分為架間套種和田間套種兩大類,其中架間套種類型較60年代更為復雜,總結出10種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套種類型。最高復種次數可達壹年六至八茬,復種指數為4.5 ~ 6.1,高於60年代初的復種指數4.0 ~ 5.0。每667平方米產量9200 ~ 12000公斤。平原地區間作套種13種,其中菜糧間作4種。常見的間作形式有:①油菜+莖芥菜→水稻,②野豌豆+蘿蔔→水稻;丘陵地區:①小麥+芥菜→玉米+紅薯,②豇豆=紅油菜=玉米=紅薯。(註:辣蓼和辣蓼都是四川方言,辣蓼是綠肥作物紫雲英,辣蓼是紅薯;“+”表示間作,“=”表示間作,“→”表示整地後換茬。下同。糧菜間作的形式與60年代相比變化不大,面積很小,分布在農業區。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郊區以蔬菜生產為主,遠郊以糧食為主,郊區村莊完全分為常年蔬菜生產基地和糧食區。1981年,成都常年菜地2100公頃,保證了成都近1.3萬人的蔬菜供應,人均菜地只有16.7 m2,每667 m2產量5000斤。為了保證蔬菜的年供應量,需要搞間作套種等復種形式,提高復種指數。雖然這種蔬菜種植方式在新中國成立後的30多年裏,對保障成都蔬菜供應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蔬菜基地常年單壹種植,很難實行同科、同種蔬菜輪作,更不要說糧菜輪作、水旱輪作,改變了菜地生態。城郊菜地的壹些蔬菜病蟲害,如番茄病毒病、晚疫病、冬瓜枯萎病、姜腐病等,已經成為毀滅性的病害,從而降低了城郊地區的蔬菜產量。

同時,成都中遠郊農村的耕作制度是平壩壹年兩熟,丘陵地區壹年三熟。總的氣候條件是三季兩熟以下,秋季休耕田(土)面積約44萬公頃。但稻麥(油)作物復種輪作(60-80天)潛力大,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在這種情況下,成都市第壹、二農科所及各縣區農業推廣部門,在市縣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推廣地膜、塑料大棚等保護性栽培設施,大力開發早春、早秋溫光資源,充分利用占全年20%左右的稻麥(油)間隙積溫(1000),以及油菜移栽後至油菜開、閉株前65,438+00 ~ 65,438+02行間隙內的溫度、光照、水分、氣體等資源。通過采取正、增、間作,提高復種指數,發展稻菜輪作稻田新三熟制,農區發展蔬菜,取得良好效益,面積逐年擴大。耕作制度改革的關鍵是采用生育期短的早熟稻麥(油)品種,縮短占地時間,騰出空間種植蔬菜,變壹年兩熟為三熟。這樣,雖然糧食產量略有下降,但種出了壹季產值高的蔬菜,經濟效益大大提高。

  • 上一篇:信陽十大網絡名人打卡地
  • 下一篇:誰來幫我出歷史知識競賽,還是選擇題(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