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福州廊橋發展歷史

福州廊橋發展歷史

“閩中大橋天下第壹”。在福州市郊的閩侯縣白沙鎮,有壹座橫跨大木溪的廊橋——元極橋。建於清光緒年間的元吉廊橋,曾經是附近居民每天必經之路,也是當時福州通往京都的必經之路。不知道有多少進士經過這裏趕北京的考試。隨著近代高速公路的大規模鋪設,見證了福州商貿繁榮的古橋大多失去了實用價值,日益孤獨,直至成為危橋。然而,去年當地政府招募了壹批當地流傳下來的廊橋工匠,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重現了這座珍貴廊橋的風采。福州人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新舊的態度。■《老福州》記錄了古橋舊貌,元極廊橋舊貌。記者在壹本名為《福州十壹古橋》的畫冊上看到的。其作者是退休高級工程師陳振國。退休後,他花了三年時間,在福州十壹所範圍內,包括古田、屏南等地,遊歷了246座清代以前修建的古橋。他為古橋拍攝的照片和收集的信息被匯編成這本書。福州東臨大海,溪流眾多,河網密布。為了方便生產和生活,福州人根據環境條件就地取材,建造了大量各種形式的橋梁,其中廊橋是中國十幾座傳統木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壹座,而中國完整的虹橋結構的廊橋只有86座左右。陳振國向記者描述了他7年前第壹次看到元吉廊橋時的印象:“壹座典型的福建傳統建築橫跨在達木河上20米高的地方,高高懸掛在青山綠水之間的瓊樓,就像壹幅山水畫。但光緒年間,杉木爛了,白蟻把木頭都啃光了,橋面的木板也是千瘡百孔。雖然很少有人離開這裏,但附近連坑村的人出於安全考慮,還是在橋頭立起了‘危橋禁止入內’的牌子。”解放後,福州已建成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水路不再是福州人出行的唯壹選擇,袁集廊橋也不再是福州人進京的必經之路。就像福州街頭巷尾的木橋、石橋壹樣,漸漸淡出了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但很多像陳振國這樣的老福州人,都忘不了這些橋。對他們來說,橋是福州最重要的風景之壹。■81歲工匠帶隊改造去年春天,元吉廊橋“病危”的消息壹經當地媒體報道,便引發廣泛關註。閩侯縣政府和白沙鎮政府籌集了30萬元啟動改造計劃。81歲的鄭多金,國內唯壹能主持廊橋建設的“廊橋孤匠”,是專門從附近的壽寧請來主持廊橋大修的。閩侯博物館館長曾江見證了整個大修過程:“元極橋是杉木造的。歷經100余年風雨,約需更換1/3梁,共計100余根,其中6根梁需為平苗,長12米,尾徑16厘米以上。而且所有保留的原木都要消毒。與橋墩相鄰的梁根部要剝去黃泥層和梁頭發黴部分,再撒上石灰,裹上壹層水泥,以防螞蟻啃食。”當陳振國在當地報紙上看到元極橋的修復將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用傳統工藝恢復原貌時,他松了壹口氣。今年年初,元吉廊橋修復工程竣工。除了廊橋的屋頂,結構上沒有鐵釘,只用竹釘。與原來相比,唯壹的變化是在橋兩側原有的鏤空護欄外加了壹層杉木板,防止雨水打橋,浸泡木材。修復後的古橋飛臨峽谷,再現山澗彩虹景觀。"城裏的人們開始專門開車去看這座橋."曾江告訴記者。■古代廊橋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家裏最近迎來了大孫子的誕生,壹直惦記著元極廊橋的陳振國,還沒來得及看看改造後是什麽樣子,卻聽到了壹個好消息:古廊橋最集中的福建、浙江等地的多個縣(市)都召開了學術會議,研究廊橋的保護與發展,11縣市* *簽署了《》。
  • 上一篇:歷史上趙雲和姜維有沒有正面交鋒?
  • 下一篇:第壹次工人運動與五四運動的比較與異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