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頤和園現在還剩下多少文物?

頤和園現在還剩下多少文物?

世界遺產-頤和園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頤和園,北京的皇家園林,是清朝皇帝處理政務和夏季休息的皇宮。它也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花園。1961年2月4日,頤和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2日,在日本京都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2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作為中國皇家園林的頤和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登記號為C880。對頤和園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評價有三個結論:

1.北京頤和園是中國風景園林的傑出代表,它將人工景觀與自然和諧地結合在壹起。

2.頤和園是中國造園思想和實踐的集中體現,對整個東方園林藝術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以頤和園為代表的中國皇家園林,是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征。

代表了中國古代園林的最高成就。

頤和園的前身——萬壽山清漪園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建於清代北京西北郊皇家園林區“三山五園”中的最後壹座。它的建成,填補和豐富了從長春園、圓明園到玉泉山景明園、香山景逸園京郊數十裏的景觀,最終完成了中國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皇家園林景觀群的建設,標誌著清朝的綜合國力進入了百年前建立後最強大的高峰期。

真山真水在三山五園中,清漪園是唯壹以真水為主要景觀,整體規劃,連續建造,建有大型亭臺、長廊、長堤、大島、長橋,具有很高的造景和觀賞價值的園林建築。結構宏偉,色彩斑斕,金碧輝煌,處處刻意凸顯至尊皇家風範。萬壽山的佛香閣、園內主要建築和湖上景點形成幾條中軸線,向東延伸至圓明園,向西延伸至景明園。經過苦心規劃,它們被設計成大致相等的空間距離,在平面布局上,它們也是三山五園的景觀構成中心。

與圓明園同時被毀的清漪園建成後,曾被乾隆、嘉慶、道光、鹹豐皇帝參觀。據清宮《居註》記載,乾隆皇帝遊覽清漪園132次,留下了1500多首贊美清漪園的詩詞,其中有“燕山何處最浪漫?”京郊三山五園中的清漪園等園林只完整存在了100年,在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的侵略戰爭中全部被毀。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掌握清朝實際政權的慈禧太後,挪用大量海軍經費等資金,開始全面修復三山五園中的萬壽山清漪園。光緒十四年(1888年),改稱“頤和園”。此時三山五園已燒了28年。距離中國最後壹個封建皇朝滅亡只有23年。頤和園是中國延續幾千年封建帝制的最後壹次,是壹個世紀前中國大地上最大的工程,最大的工地。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頤和園工程告壹段落。當花園的主人慈禧太後準備60大壽時,清朝的掘墓人孫中山成立了中國第壹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在風雨飄搖的清朝,在甲午戰爭的炮火中,頤和園的重建工程才勉強結束。負責監督頤和園建設的海軍衙門,給世人留下了壹座宏偉的皇家園林——中國古代園林的壹類,再也不可能出了。完整保存至今的頤和園,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封建社會修建的最後壹座皇家園林。

見證近代史頤和園英文翻譯成夏宮,與故宮宮殿不同。公園的主人慈禧太後不僅在公園裏享受暑假,還在公園裏聽政治。這座美麗的皇家園林,其實是晚清政權的代言人。從光緒十七年(1891年)到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的17年間,中國歷史上發生的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1900年“義和團”、八國聯軍入侵等,都與頤和園有關。這壹時期,清政府制定的重要對策,大部分都是由慈禧在頤和園決定,並從頤和園傳遞或電報。清政府六部大臣和外省官員的任免和升遷,也是由慈禧在頤和園決定的。頤和園的仁壽堂、玉蘭堂高大的廳堂裏,康有為、袁世凱等人曾為戊戌變法做過演講,無數晚清政要在頤和園留下足跡。現存的玉蘭堂囚禁光緒皇帝的磚墻,就是那個時期的歷史見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遭到八國聯軍的野蠻破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再次修復後,慈禧開始在園中進行外事活動,頻繁召見和宴請各國大使和夫人,並在園中享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在光緒和慈禧即將辭世的前壹個月,慈禧太後和皇太後還分別在頤和園接見了達賴喇嘛。當時的情景和頤和園的美景都是畫家在西藏羅布卡的壁畫上畫出來的。1911年的革命結束了清朝的統治,頤和園在1924年變成了公園。

雖然是人做的,但也是無窮無盡的。

頤和園分三個區域,占地290.13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占四分之三。萬壽山和昆明湖構成了園林的主體框架。7萬平方米的各類宮殿、寺廟、風景建築,因地制宜地分布在景觀框架中,既氣勢磅礴,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中國園林“雖是人造,卻充滿自然之趣”的造園原則。全園100多處景觀,分為宮殿、生活、園林三個區域。其規模龐大,建築精美,景色宜人,自然典雅與壯麗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皇家園林風格。

宮殿區位於東宮門,以仁壽殿為中心建築,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從事內政、外交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建築格局規整,體量巨大,陳設豪華,顯示了皇家宮殿的莊嚴雄偉水平。藍灰色的屋頂和庭院中的花樹與花園相得益彰,透出壹種質樸自然的風格。生活區位於皇宮區和園林風景區之間,主要由三個大庭院組成,即樂壽堂,玉蘭堂和易雲堂,慈禧太後,光緒皇帝和他們的皇後居住。這壹帶背山臨湖,所有建築由遊廊串聯,東有同德、花園劇場,西有長廊。建築布局和室內陳設多為方向正確,左右對稱,以體現皇室的富麗堂皇和莊嚴肅穆。慈禧寢宮前的“水木秦子”碼頭是慈禧太後從水路進出頤和園的門戶。庭院中的疊石、假山、雋永的陳設、花草樹木,是中國皇家園林所追求的理想居住環境。

園林景區占公園總面積的9/10,由千山、昆明湖、後山、後溪河組成。萬壽山前山平緩伸展,面對昆明湖的廣闊水面,景色開闊。山峰轉身後,山腳下壹條後溪蜿蜒曲折,極為幽靜。千山半山,以佛閣為中心,層層上升的建築組成了壹個宏偉的中軸線群,氣勢磅Y!,突出皇家園林的主題。佛香閣八面三層,高41米。亭內有八根長鐵木柱,屋頂由84,654,38+072三種琉璃瓦拼接而成。是中國古代建築技術中的瑰寶。亭的東側有壹個隱藏的輪子和“萬壽山昆明湖”的巨大紀念碑;西側有由207噸青銅制成的吳芳亭和寶雲亭,兩者都是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傑出代表。周圍還有許多亭臺樓閣,樓閣,可供登船遠眺昆明湖風光。湖光山色之間,連接千山建築群的彩畫長廊長728米,彩畫4000余幅,是中國園林巨擘畫廊的代表。1990年,長廊因其長度和豐富多彩的繪畫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昆明湖,壹潭三山,自然秀氣,有江南風光的韻味。湖中的三個大島代表東海的三仙山:瀛洲、蓬萊、方丈。“海上三仙山”是皇家園林的壹個獨特主題。其中,南湖島以壹座長1.50米的17孔大橋通往東岸,在昆明湖的水景中營造出極為壯麗的景觀。昆明湖西部的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宋代著名的蘇堤而建的。堤上有六座形態各異的橋梁,景色與公園外的西山鑲嵌在壹起,構成了壹幅美妙的景觀畫卷。北京西山起伏的山脊是頤和園西面真正的天際線,是頤和園結構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頤和園借西山外景入園,被認為是中國現存古代園林中借景的最佳範例。萬壽山中部是仿照西藏著名古剎桑園寺而建的漢藏寺廟建築群。後湖中心仿照江南水岸市場交易街,東部仿照無錫私家園林建造的園中園幽默園。從中國西部高原到江南水鄉的自然風光高度和諧地濃縮在壹幅山水畫卷中。工程檔案保存至今。

頤和園是由中國傳統的規劃設計程序、傳統的建築形式、傳統的建築材料、傳統的工藝做法、傳統的大型工程管理制度和傳統的工匠精神完成的。值得註意的是,現存的清朝檔案完整地保留了修建頤和園的工程清單,從光緒十六年(1890年)末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每五天記錄壹次頤和園工程的進度。還反映了樓名變更、兩季停工、春節前後停工、外包工程木材廠(施工廠家)等細節,都有明確記錄。檔案材料除了項目清單,還包括核銷賬冊反映的具體信息,如項目撥款、金額、來源、建築材料價格、運輸費用、不同工種日工資等。但散落在中國第壹歷史檔案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和各高校圖書館、資料室的大量有關“風格雷”和“計算房高”家族的圖紙和文字資料,已經全面反映了頤和園建造過程的規劃設計程序和大量有關工程測量數字的信息。這壹切都集中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到二十年(工程清單壹直延續到1895年初)近10年的時間裏。頤和園現有當時古建築6.67萬平方米,加上民國時期拆除倒塌的建築和景區外的附屬建築。總建築面積不低於7萬平方米,接近明清故宮400多年建築面積的壹半。10年,在中國古代園林建築史上建造如此規模的建築是非常罕見的。博物館式皇家園林

頤和園有“博物館式皇家花園”的美譽。公園裏現在有4萬多件文物,都是清朝皇後用過的,是世代相傳的皇家珍寶。這些文物的年代,從商周到清末,跨越了中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文物種類涵蓋青銅器、玉器、瓷器、木制品、漆器、字畫、古籍、琺瑯、鐘表、竹器、樂器、根雕、雜項等。,幾乎涵蓋了中國傳世文物的所有門類,國外文物也不少。其中被列為國家壹、二、三級珍貴文物的有2萬多件,包括郭萱之子丁白、三祭、繅絲長軸佛像等。這些傳世的皇家藏品以歷代精美的手工藝品而聞名,同時還以大量與皇太後生活密切相關的清代宮廷日用品,尤其是清末的手工藝品為特色。文物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是上乘的,就其集中性和完整性而言,在中國皇家園林中是首屈壹指的。從內到外的三級保護

位於首都的頤和園得到了妥善的保護。長期以來以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以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利用為基礎。在保證山體水系完整和安全的前提下,借用園外風光、植物配置、園林建築、文物展示,實行三級保護。核心區在園墻之內,以保護皇家園林景觀原貌為原則,保護整體布局、建築、石雕、古樹名木、大氣、水質、環境以及山水系統的地面和館藏文物。在花園圍墻外,有壹個二級緩沖區。只允許綠化和消防通道,不允許對原有建築任意加建或改造,以保護頤和園的重要借用環境。三級外圍控制地帶內的建築形式、體量、色彩必須與文保單位相協調。北京市政府已經制定了專門的法律法規來控制頤和園周邊的規劃。20世紀80年代以後,經國家文物部門批準,並在專家充分論證的指導下,頤和園完成了四大洲、蘇洲街、景明樓、單寧堂等壹批遺址的重建工程,不僅使園林更加完整,而且在實施過程中還刻意保留和傳承了傳統工藝,成為古代園林建築的技術儲備。目前,古代園林建築的維修基本進入了定期維修的良性循環,擺脫了緊急大修的過程,每年維修費用約為10萬元。1990年冬的昆明湖清淤工程,將湖中堆積了240年的淤泥全部清除,改善了昆明湖的水質,保持了最佳的景觀水位和水深。之後萬壽山得到了徹底的治理和記錄,突出了景觀樹的補植,改變了古樹名木近200年沒有得到補充的代溝。1998年建成地下文物庫和文昌書院博物館,從根本上改善了園區文物的保存和展示條件。十多年來,在“以文化建園”的政策指引下,公園內新建的商業設施逐步清理,凈化了景觀環境。園中亭臺樓閣更輝煌,湖光山色更美。

  • 上一篇:天門龍海旅遊景點介紹天門海龍島旅遊景點
  • 下一篇:求以色列文化,政治,歷史,地理,經濟等方面的信息。感謝提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