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超級歷史化

超級歷史化

編輯陳雷

世界上獨壹無二的政羊、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世界上最富有的鏟齒象、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上最大的真馬——艾瑪、世界上最早的第四紀長毛犀牛...

走進甘肅政和古動物化石博物館,猶如打開了壹扇通往遠古的窗戶,這裏陳列著距今3000萬年至250萬年間埋藏在政和及其周邊地區的3綱8目150多件古動物化石。初來乍到的人,無論是地質古生物專家,還是普通觀眾,都驚呆了。

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目前,我國自然博物館的產權單位和主管部門各不相同,但都面臨著類似的困境:本應免費向公眾開放,但由於運營資金不足,只能通過收門票來抵消水電、人工、折舊等成本,更不用說更新設施和展品,進行相應的營銷和品牌包裝,從而陷入“收門票的人越少,運營越困難”的惡性循環。

幾家歡樂幾家愁。

今年國慶假期恰逢中秋,在各個博物館場館打卡成為越來越多的公眾出行選擇。

浙江自然博物館杭州館、安吉館,8天假期接待遊客超過65438+萬人次。雲南玉溪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今年剛剛開館,國慶期間吸引了6萬遊客。

此外,北京自然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重慶自然博物館、中國古動物學博物館等。沒有公開披露客流量,但從各大旅遊網站的評價來看,也收獲了可觀的客流量。

超級黃金周期間,陜西文化文化廳共有654.38+04.36萬人次體驗傳統文化。成都各大博物館總參觀人數超過654.38+0萬;蘇州博物館采取實名登記制預約參觀,每小時800個名額,8天長假天天爆滿;南京自然博物館在黃金周開啟夜遊模式,共吸引接待遊客22.7萬人次...

除了上面提到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還有大量的博物館仍然處於無法進入的狀態。

壹家化石博物館的館長說,如今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類似於20年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缺乏運營經費的支撐,體制機制不暢,展示手段落後。以前中國的歷史文化博物館是靠收門票來支撐場館運營的,比較困難。長期以來,遊客稀少,影響力較弱。隨後,通過專項資金保障,解決了運營費用,解決了文化博物館運營的“死結”。

那麽,自然博物館的出路在哪裏?

多“婆婆”引發的產權亂象

但由於自然科學種類繁多,這些博物館由不同的部門和機構管理,其產權也各不相同。如遼寧古生物博物館由國土資源部門管理,中國古生物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為科研院所中的二級部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鄭和化石動物博物館由地方政府投資管理,還有壹些化石博物館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如四川尹田博物館、遼寧北票翼龍博物館等。

不同的“母體”有不同的主業,導致博物館的建設水平、經費來源、內容設計參差不齊。科協等部門主要開展科學普及工作,有專業人員和專項經費建設和維護博物館運行;地方政府、國土資源部門和高校主要負責行政管理和科研教學,科普工作處於邊緣化地位;私人博物館在設計和運營上別出心裁,善於滿足市場需求。但企業的根本屬性是盈利,其參與國有博物館運營缺乏相應的政策機制支持和運營渠道,國有博物館引入民營企業的動力不足。

是什麽束縛了公益場館的手腳?

作為中國科學院和江蘇省的合作項目,南京古生物博物館2005年建成時是全國唯壹的大型古生物科普場館。不僅背靠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國家級科研團隊,還位於玄武湖、雞鳴寺、臺城景區。應該說天時、地利、人和壹應俱全,那為什麽15年之後,只能在周六、周日、節假日對外開放呢?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作為研究所的二級部門,工作人員都是研究所的,整個博物館長期只有四五個正式工作人員。由於人員不足,資金有限,無法滿足每天正常開放的要求。”王永東說,研究所的性質決定了研究所裏的財力、物力都是投入到科研中的,考核目標也是科研成果的產出。2020年之前,博物館長期沒有專項運營經費。以前20元的門票收入,對於維持壹個中大型博物館的運營來說,是杯水車薪;更不用說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全職講解,銷售文化創意產品,舉辦專題展覽和開展調研活動等增值服務。

據專家介紹,國家沒有統壹的財政扶持資金項目來支持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建設、運營和更新。目前,大多數國有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建設和運營資金缺乏穩定的支持機制。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事業編制,有的是市場招聘,基本沒有形成“專業人做專業事”的導向,也不利於形成優勝劣汰的人才流動機制。

“無中生有”的恐龍園人氣爆棚。

知名旅遊網站“驢媽媽旅行”發布的2020年國慶旅遊報告顯示,中秋國慶黃金周TOP10熱門景區中,常州恐龍園排名第壹;常州恐龍園在中秋國慶黃金周華東地區TOP10熱門景區中依然排名第壹。

嚴格來說,常州恐龍園的中華恐龍博物館是壹個“無中生有”的化石科普博物館。位於長江下遊的常州,至今未在地下發現恐龍化石。

中國恐龍博物館的大部分化石來自原地礦部地質博物館,其中很多是後來購買的,包括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始祖鳥,以及中華鱘、鱷魚、蜥蜴等珍稀化石。

常州恐龍園的成功無疑給其他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帶來啟示:壹個博物館受歡迎與否,取決於運營者如何練好“內功”,為觀眾提供更精準、更有品位的增值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換來客流,好評,回頭率。

相比之下,自然科學博物館不僅需要專業的內容設計、精美的展品和大量的靜態展覽,還需要3D電影、AR虛擬、AI講解等互動手段幫助觀眾了解高深的科學知識,甚至可以在館內設計迷妳體驗場館,讓觀眾尤其是兒童感受科學的神秘和自然的奇觀。這些都需要專業的團隊設計和策劃,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展示手段普遍落後,內容有限。

科學與文化的融合能否闖出壹條新路?

澄江化石地成功申請世界自然遺產8年後,2020年8月10,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在雲南撫仙湖東北岸開館。

這座博物館投資6.3億元,歷時6年建設,占地近20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擁有國內先進的展覽設備和壹流的化石資源。“我們收集了世界各地各種地質年代的珍貴化石,還有澄江特有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化石。”博物館館長陳太民表示,博物館自投入運營以來,壹直免費向公眾開放。

陳太民之前壹直在歷史文化博物館工作。從他這個“局外人”的角度來看,自然科學館要想讓更多的人進來,壹方面要充分發揮其公益屬性,爭取免費向公眾開放,同時普及科學知識,所以要結合文化旅遊的思路,建設網上名人館。

澄江生物群記錄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激動人心的過程。從較低等的海綿動物到較高等的脊索動物,幾乎所有現存的動物,以及許多已經滅絕的動物類群,都能在澄江動物群中找到各自的代表。

以前澄江也有化石博物館,壹年遊客也就幾萬人。現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壹天能接待壹萬多人。為什麽曾經冷門的地方變成了科研、旅遊、度假的新地標?

“在設計新館時,古生物學家建議我們只展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動物化石,但我知道澄江出土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化石體積小,直觀,離我們太老了。比起恐龍和大象,沒有多少人願意去看。”因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讓公眾喜歡這個博物館,從而親近化石,認識化石,就成了施工隊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陳太民說。

如今,這座建在撫仙湖旁的博物館,是陳太民夢寐以求的。主館共三層,如地球生命進化之樹,層層展開,向參觀者講述生命進化的每壹步:壹層以生命大爆炸為主題展示澄江化石的獨特價值,二層以生命進化的脈絡展示各個地質時代的生命進化,三層以生物多樣性為主題展示世界各地的珍稀動物標本,讓觀眾直觀了解地球生命進化的宏大故事。

博物館裏最受歡迎的恐龍化石。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供圖

“因為澄江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我們要用最好的手段講最好的故事。”陳太民說,VR、智能體感交互等現代科技手段在國內自然博物館更多,同時博物館還收藏了6萬多件珍貴的古生物化石和活體動物標本。“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講述‘生命大爆發、生命進化、生物多樣性’等地球上生命的宏大進化故事,為遊客提供有趣的參觀體驗。”

然而,陳太民建造新博物館的夢想只實現了壹半。如何利用好這壹珍貴的世界級化石資源和博物館的硬件,讓博物館發揮綜合效益,創新文旅融合的理念,提升服務和管理思維,疊加自然博物館有趣神秘的科學基因,努力建設壹座大眾喜歡的化石博物館。

陳太民為此呼籲,各級政府、各部門應就如何發揮化石博物館的綜合效益采取積極措施。比如,中央財政補貼博物館免費開放運營資金,讓更多的參觀者進入博物館接受自然教育和科普教育;比如,支持化石博物館提升展覽效果,給參觀者帶來更好的體驗;比如,支持和資助化石博物館通過科普書籍、科普電影等形式講述好的化石故事,鼓勵博物館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開展豐富的科普研究活動,通過各種文化旅遊服務充分利用我國珍貴的化石資源。

延伸閱讀:

企業如何讓科普場館走出“閨房”

十年前,王還是華為的壹名員工。如今,他已成為專業的自然博物館公司北京偉創智伯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對於這壹巨大的身份轉變,王直言這是“科學教育”帶來的機遇。

2009年,由於工作原因,王與中國科學院古人類研究所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建立了聯系。他發現了壹個奇怪的現象。該研究所附屬的中國古生物博物館展出的內容有趣,信息量大,但遊客很少,反響冷清。

壹時沖動,他做了壹個大膽的決定:壹方面,與中國古動物學博物館簽訂合作協議,成立“達爾文俱樂部”;壹方面,與北京相連的中小學依托博物館等資源開展研學活動。

2012利用晚上的空閑時間,在國內首創“博物館奇妙夜”的活動模式。“我們下午5點接手入駐博物館,晚上7點開始活動,介紹古生物知識,放科普電影,講晚上恐龍會不會復活。然後,孩子們參觀了博物館,尋找寶藏,並制作石膏化石來組裝恐龍...之後是10點半。我們帶著孩子睡在展廳,第二天壹早起來自己做早飯,8點準時離開。”王表示,這種夜遊模式為自然科學館創造了壹種全新的體驗,而且不影響博物館白天的正常開館和科研活動,在市場上迅速走紅。“去年,我們在中國古生物博物館舉辦了100多場精彩的夜間活動,平均三天,場場爆滿。”

十年過去了,微創博客與中國古生物博物館的合作不斷深化。服務內容擴展到九大項目,也給博物館帶來了明顯的變化。年旅遊人數從2009年的5-6萬人增長到2065年的40萬人,438+09。

2020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終於獲得了中科院的壹筆展覽改造和扶持資金,並通過招標與微創智伯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博物館的運營合作。對於這樣壹種全新的合作模式,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館長王永東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專業運營團隊的加入,將提升場館的運營效率。未來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展覽內容的設計和更新、科普課程的開發、專題展覽的舉辦,把時間投入到博物館的專業建設上,而把市場運作留給企業。”

根據合作分工,南靖古生物博物館的科學咖啡館、達爾文實驗站、科普影院、研究活動、品牌建設、市場拓展都委托給了威創智伯。展覽內容的設計、專業知識的培訓、科普課程的建設、化石標本的收集和展示、科普活動的組織,仍然由博物館專業人員負責。

“解說接待、衛生安保、調研活動、市場開發等工作將由專業運營團隊承擔,有望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王永東表示,博物館將在中科院和地方科普場館補貼的基礎上免費向公眾開放,古生物學以外的運營事宜由企業承擔,既讓科普場館回歸公益,又符合市場需求,有利於積極推動科普教育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本文圖片除標註外,均由視覺中國提供。

科技日報?神童工作室出品

微信編輯|劉壹陽

審計|朱莉

終審|冷文生

  • 上一篇:《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的外貌描寫、性格特點和主要事跡。
  • 下一篇:《飛躍,再飛躍》高考作文800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