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山東煙臺福山孫家墳的故事

山東煙臺福山孫家墳的故事

轉自孫承江網站

歷史的記憶

——記煙臺市福山區“孫家墳”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中,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沒有被人們記錄下來,卻同樣是人類歷史的傳奇和寶貴財富。今天要記錄的是我之前聽爺爺說的壹個關於我祖先的故事。它就是“孫家墳”,曾位於煙臺市浮山縣城兩公裏處,被譽為浮山縣八大奇觀之壹。可惜,由於歲月的變遷,我們找不到它的歷史痕跡。

據說這個遺址建於北宋時期,占地約500畝。壹走進“孫家墳”,映入眼簾的是壹座高大的牌樓。牌坊壹側有壹塊長5米、寬4米、重50噸的巨石,稱為“壇石”。每年清明節都會在上面擺放水果、豬頭等祭品。過道的左右兩邊站著石羊、石馬、石人。在眾多的墳墓中,有三座高大的墳墓,每座墳墓前都有壹塊刻有碑文的墓碑。其他大多數墳墓都有橢圓形頂部的亭子。當時,有六個家庭照看這些墳墓。每年正月十五,清明節,農歷十月初壹,這六個家庭都會及時為自己掃墓做準備。他們給每家每戶立了兩個大鍋,殺了兩頭豬,蒸了幾十個大饅頭,好不熱鬧。大人小孩都要在那裏吃,每戶兩個人看著小孩不要被狼吃掉。因為墓地裏有100多畝直徑40多厘米的橡樹,裏面藏著很多狼。每次老人下葬,這六家都是負責夾河的渡口,因為當時沒有石橋連接夾河兩端,所以要擺渡過去。如果送葬者因為天氣原因或者路途遙遠需要步行壹兩天左右,這六個家庭還負責送葬者的食宿。當時孫家墳有十五座空墳,都是封閉的,前面只有壹個10-15厘米的小窗。據說人過了60歲之後(這些人被稱為“富家子”),他們家就要送老人上墳了。每家都要送49天的飯。如果有孝子,就送100天的飯。聽起來很殘忍。據老人說,如果有人因病去世,他會問老人是否葬在老墳區,因為老墳空間有限,去世老人的遺體已經葬在地下三層。

相傳,當時有壹群看當地風氣的南方人來到這裏,看到這個宏偉的墓地,震驚不已。他們感嘆道:“這裏能產壹桶芝麻(相當於30斤糧食),太神奇了!”最後,他們想出了壹個辦法:以煙帶火,結果兩只金鴿飛了出來,落在浮山縣城20公裏外的壹座山上,歇歇腳,然後飛走了。於是,那個地方就有了壹棵尚書,這座山就被命名為羅峰山。如果壹個家庭在衰落,當地有壹句歇後語——妳家是孫家墳的壹棵窮橡樹,因為這些橡樹沒有壹棵是直的,全都是歪的。

直到1956,這六戶人家才把幾十個菜和其他家用器皿送到村裏,分發給幾個大戶。他們說,“政府不允許我們保留墳墓。不好意思,我們要回河南老家。”

村裏有壹座孫氏宗祠,有兩個廳堂,分為前堂和後堂。前廳掛著壹張巨大的族譜,上面記載著祖先的名字,掛著他們的畫像。然而,這些畫像在文革中被燒毀。孫氏家族有嚴格的規定:如果妳娶了壹個有孩子的妻子,妳就不能進入孫氏宗祠。而且由於歷史原因,村裏不允許設立關公廟,因為三國時期,孫權和關羽是敵人。還規定孫氏的詞代譜為:嚴光應壽、萬物永昌、文聖德茂、季承藝龍、後十六,共三十二代。

如今,孫氏的後裔分布在煙臺100多個村落,主要是福山區的梁家莊村、芝罘區的朱妍村、北李村,以及徐霞家村、西黃山村、上官老村、松州村,甚至東北三省和海外。

如今“孫家墳”在文革中被毀,這座宏偉的墓地已經消失,留給後人更多的是歷史記憶。我之所以要記錄這個故事,是因為孫氏的後代將繼續探索它的歷史足跡,發現更多鮮為人知的史料。

  • 上一篇:揚州大學作物栽培與耕作考研體驗如何?
  • 下一篇:贊美祖國,家鄉河北作文800字!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