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陳寅恪先生寫了什麽?

陳寅恪先生寫了什麽?

陳寅恪(1890-1969),中國近代最著名的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者、語言學家,江西伊寧(今修水縣)人。著名詩人陳之子,湖南巡撫陳寶楨之孫。省長唐的孫女夫人也是壹位女教師。她在清華校園相識,37歲結婚。他們誌同道合,65438到0928在上海結了婚。陳寅恪年輕時在南京的家塾讀書。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從小就能背誦四書五經,廣泛閱讀歷史和哲學經典。

光緒二十八年(1902),陳隨弟遊歷日本,入日本巢雅弘文學院。1905因腳病休學回國,後就讀於上海吳淞復旦學院。1910獲得公費留學,先後赴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學習。壹戰爆發,1914回國。1918年冬,由江西官費補助,後出國留學。他先在美國哈佛大學跟隨蘭曼教授學習梵語和巴利語。1921年轉到德國柏林大學,師從Ludsch教授研究東方古文字。同時向苗秦學習中亞古文字,向黑尼學習蒙古語。留學期間,他勤奮學習,積累了各種知識,具備了閱讀八種語言的能力,包括梵語、英語、法語、德語和巴厘語、波斯語、突厥語、西夏語等等。寫作是研究史學的工具。他有深厚的國學功底,精於歷史,又有大量的西方文化,所以他的觀點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重視。

1925年,陳寅恪回國。此時,清華大學轉型為大學,成立了國學研究院。其“基本理念是用現代科學方法整理民族遺產”。王國維,梁啟超和趙元任,當時最有聲望的學者,被任命為導師。當時的研究所所長吳宓非常看重他,認為他是“中國最有學問的人”。梁啟超也很尊重他,謙虛地向人介紹說:“陳老師的學問比我好。”他們都試圖向學校推薦他。1926年6月,年僅36歲的他與梁啟超、王國維壹起被招為研究院導師,被稱為“清華三巨頭”。他在1929年的王國維紀念碑題詞中,首次提出了追求“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學術精神和價值取向。當時在國學院指導研究生,在北大兼職。同時,他研究和撰寫佛教經典和邊疆史。清華大學開設漢語、歷史、佛學等課程。當他講課時,或者引用許多語言時,他證明了歷史;還是引詩為史,從《連宮洞》到《琵琶行》《長恨歌》,都是隨口說的,而且文字出處全都準確,附帶的解釋更是準確的驚人!在他的大名聲下,他憨厚、謙虛自信、真誠不做作,被稱為書生。1930年,清華國學院關閉,陳寅恪任清華大學歷史、語文、哲學教授,中央研究院院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第壹組組長,故宮博物院院長。

陳寅恪繼承了清代乾嘉學者研究歷史重視證據和事實的科學精神,也吸收了西方的“歷史進化論方法”(即從事物的演變和聯系中考察歷史,發掘史料)。他運用這種中西結合研究比較的方法,對壹些材料追根溯源,準確考證。並在此基礎上,註重對歷史事實的綜合分析,從諸多事物的聯系中找出重點,從而解決壹系列問題,得到歷史風貌的真實。他嚴謹的考證方法超越了乾隆嘉慶年間的學者,發展了中國的歷史考證學。

陳寅恪在佛經的翻譯、整理和解釋,以及音韻學、蒙古語起源、唐力氏族起源、官制和軍制起源、中蒙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重要發現。在《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學報》和《清華學報》上發表過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論文,是國內外學術界公認的博學多聞的歷史學家。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日軍直逼北平、天津。陳寅恪的父親憤而絕食,猝死。葬禮後,尹柯隨學校搬到了南方,過著流浪的生活。1938年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遷至昆明,他隨校抵達。

1942年春,有人被日方請到已被日軍占領的上海任教。他再次拒絕接受他的命令,然後離開香港,經廣州灣去桂林。他曾是廣西大學和中山大學的教授,不久後搬到燕京大學任教。當時面對民族危亡,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消極抗日,積極反* * *,尹柯感到痛心。然而,桂林的壹些帝國文人居然發起了壹個無聊的活動,向蔣介石獻上九鼎,並勸說他參加。他寫了《春情賦》:“九鼎明辭辯訟,百年糙總傷貧。”作為諷刺的標誌。在此期間,他在繁忙的教學之余,仍致力於學術研究,先後出版了《隋唐制度源流》和《唐代政治史》兩部著作,對隋唐史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為後人研究隋唐史開辟了新的途徑。

抗戰勝利後,陳寅恪再次申請到牛津大學任教,並前往倫敦治療眼睛。經英國醫生治療後,手術不僅無效,眼疾反而加重。最後,她寫了壹份診斷,失明是必然的結果。帶著失望,尹柯辭去了聘用合同,於是於1949回到祖國,在清華校園任教,繼續他的學術研究。解放前夕,他前往廣州,拒絕了國民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的邀請,到廣州嶺南大學任教。院系調整,嶺南大學並入中山大學。他轉到了中山大學。

解放後,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先後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文史館副館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常委(據陳寅恪先生年譜,僅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 請陳寅恪為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史研究所第二任所長,並註明婉言謝絕未如願,推薦陳元接替。 以上職務按修水縣誌稿),繼續擔任中山大學教授。從1956開始,陳毅、陶鑄、周揚、胡喬木等中央領導先後看望過他。陶鑄尊重他的知識和人格,親自關心他的輔助設備和眼病治療65438至0957。1962年,他右腿骨折,被安排護士輪班照顧,這在廣東的知識分子中是壹段美談。1962年,胡喬木看望並關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說:“棺材合上了,就要出版了。”胡喬木笑答:“蓋棺尚早。”在助手的幫助下,他將除《隋唐制度的起源》、《唐代政治史》、《白元詩話》以外的舊文編入《賽流堂集》和《金銘閣手稿集》,並撰寫了專著《劉傳》,最後撰寫了《冷流堂夢》。他的助手黃軒曾感慨地說:“在失明的晚年,不畏勞苦,刻苦鉆研,隱姓埋名,才作出此稿(即《劉別傳》)。其堅忍不拔的精神,真是驚天動地,泣鬼神。”

十年動亂期間,陳寅恪受到殘酷的折磨。最讓他傷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書籍和詩歌被洗劫壹空。1969 10 10月7日在廣州去世。

陳長期致力於的教學和歷史研究。他熱愛祖國,認真研究,實事求是,在歷史研究中寫出了高水平的歷史著作,開闊了人們的歷史視野,為中國的歷史研究做出了貢獻。壹直受到人們的崇敬。尹柯不僅是壹位偉大的歷史學家,而且是舊體詩的傑出代表。他崇拜陶淵明和杜。雖然他喜歡李白和李義山的詩,但他不認為它們是上品。他特別喜歡通俗詩,所以最崇拜白居易。在他關於重生的論述中,有壹句“我也玩詩的風格”。有《史存》出版。他壹生的著作都是由他的學生、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蔣天柱整理、校訂的。壹部兩卷二百萬字的《陳寅恪全集》編於1979,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編輯此段]學術哲學

1920年代,陳寅恪主張人在學習上要有“自由的思想和獨立的精神”。1953,決定他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任所長。他在給科學院1953 12 1的回信中,提出了當董事的兩個條件。第壹條:“允許中古歷史研究所不崇拜馬列主義,不研究政治。”第二條:“請公毛或公劉給個準證當擋箭牌。”並說:“這意味著毛公是黨的最高政治權威,公劉是黨的最高負責人。我認為最高當局應該分享我的觀點,從我自己開始。否則就沒有學術研究了。”所以我不能就職。仍在中山大學任教。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公之於眾。

陳寅恪的“四不說話”

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留學日本、德國、瑞士、法國、美國等國,通曉梵語、突厥語、滿語等東西方語言。回國後曾在清華國學研究院、嶺南大學等多所高校任教。陳寅恪壹生為人們留下了大量著作,涉及歷史、文學、宗教等領域,為後人開辟了新的學術領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民國以來受到學術界的廣泛推崇。

陳學識廣博,對宗教、歷史、語言、人類學和校勘學都有獨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說:“前人說過的話,我就不說了;我不說鄰居說了什麽;外國人說過的話我不說;我自己過去也說過,我不說了。現在只說沒人說過的。”於是,陳寅恪班上學生雲集,甚至北大的朱自清、馮友蘭、吳宓、德國漢學家岡和泰等許多著名教授都風雨無阻地聽他的課。

此外,陳寅恪還註重自然靈感,並試圖重新發現。只指導學生學習,從不罵人,從不參加小測驗;就連大考也只是按照學校的規定進行,沒有壹個人不及格。他常說:問答式筆試不是觀察學生知識的最佳方式,所以每次他都要求學生寫短文,而不是大考。但陳寅恪也強調:寫論文壹定要有新的信息或新的觀點。如果信息和觀點都沒有可取之處,寫論文就沒有任何好處。

陳寅恪在傳授歷史研究經驗時,常說:“最重要的是根據史籍或其他材料來證明史實,了解史實,對史實有新的認識或新的看法。這是歷史和歷史知識的表現。”他的學生曾回憶說:“陳老師在談到歷史研究時常說:我們更容易證明有前人留下的歷史發展的記錄或回憶,因為只要能找到壹兩個其他的記錄作為旁證,就能證明它“在那裏”;要想證明是‘沒事’,真的不容易,所以要小心。因為如果只查壹兩個相關的文檔,沒有看到,還是不確定的,因為信息很難完整。雖然現有的文件都查過了,但妳還能證明地下還有未被發現或即將被發現的物質嗎?”陳寅恪對待學術研究的嚴謹態度由此可見壹斑。難怪傅斯年這樣評價他:“陳老師的學問,近三百年來只有壹個人!”

[編輯本段]姓名發音

根據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增補版),“可”應讀作“可”(拼音:Kè)。但根據壹些資料,由於陳寅恪是客家人,但“客”在客家話中有“quó”,而普通話(稱“官話”)中沒有這個音,所以到了中國北方後自然被稱為“Yinque”。繼承,成為習慣。因此,有學者認為“陳寅恪”應讀作Chen Yinque。

但是,在使用漢語的人群中,知道這壹點的人顯然是少數,包括陳寅恪本人。所以,我們在使用普通話的時候,不妨把陳寅恪的“可”讀成“Kè”。況且陳寅恪5月1940給英國牛津大學的親筆信署名是“Tschen Yin Koh”。

[編輯本段]作品參考書目

陳·《魏晉南北朝史講義》(非本人所寫,後由學生根據筆記整理而成)

淺談隋唐制度的起源

唐代政治史研究

“白元的詩和筆記”

小邏輯

劉傳

金銘館手稿的初步整理

金銘館手稿本第二版

寒柳堂收藏

陳學術文化隨筆

陳寅恪文集

  • 上一篇:五位中外探險家的探險故事(要求:每個真實故事約100~200字)或寫出五位以上探險家的名字。
  • 下一篇:應該從小教孩子春秋戰國的戰術嗎?孩子會學壞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