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科學史簡介

科學史簡介

1.科學發展史導論

科學發展史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態度,辯證唯物主義具有重要作用。本書以科學史實為載體,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明白科學史作為壹門學科,是科學技術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科學史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技術史;科學史研究的首要任務是描述和記錄各學科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同時,科學史作為壹門學科,也應該揭示科學技術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本書內容豐富,趣味性強,可作為科學教育的教材,教師的參考,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的讀本。

2.科學史的起源與發展劄記:科技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第壹章,科技文化的起源,科學技術的相對獨立發展和事業發展,科學產生的前提,原始思維和語言,原始宗教和巫術,天文學和醫學都與巫術有關;圖騰崇拜與傳說,文字與文化規範,中國原始科技萌芽,

第二章,古代科技文化,自然哲學家,泰勒斯,畢達哥拉斯,形而上學,數是萬物之始,古代原子論,黃金時代的亞裏士多德,形式邏輯,希波克拉底診所與唯物主義,羅馬時代,圍繞戰爭,中國的天與自然五行,易數學,天文學,醫學體系,地學與農學,煉金術,

第三章,中世紀科技文化,中世紀停頓,基督教統治歐洲,神學自然觀,發達* * *文化,啟蒙融合文化史,數學,煉金術,天文學,這與西方重視尋找自然背後的“原因”的動機不同,中國重視實用性;不同於西方科學理論、實驗、技術的相互作用,中國是分離的;與西方強調科學方法不同,中國擅長綜合,分析能力差,重道輕器;* * *文化作為古希臘與現代科技、東西方之間橋梁的作用。

第四章,現代科技文化的出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哥白尼革命,醫學實驗對思辨的替代,思維的幻滅,兩個培根,實用技術和印刷術的發展,

第五章,17和18世紀科學的發展,直觀演繹法的建立,實驗數學方法,微積分,經典力學的建立,牛頓和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經典力學的形而上學模型,化學的發展,從燃素到氧化,科學交流和社團的出現,

第六章,技術革命與工業革命,工作機與動力機,工業革命的開始,工業革命導致科學與技術的融合,科學知識的普及,工業革命促進技術研究,科學與技術關系的轉變,工業革命前學者與工匠的傳統,

第七章,19世紀理論自然科學的形成,天文學和地質學的發展,熱力學3定律,無機化學的系統化,生命科學的形成,第二次技術革命和科學的專業化,電的產生,內燃機取代蒸汽機,科學成為技術的領導者,電磁學促進發電機和科學活動的專業化,

第八章,20世紀的科學革命,相對論對時間和空間的改變,量子理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經典化學向有機現代化學的過渡,宇宙學和地球科學,基因和DNA,

第九章,技術與文化的新時代,激光,微電子,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馮若壹曼的設計方案,蘋果發明的多媒體技術,APPANet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納米技術,

第十章:當代科技文化與人文文化,科學的分化與綜合,綜合的三種方式:跨學科、交叉、分支的影響;交叉科學與信息論、控制論、系統論、耗散結構、自組織、協同論、科技壹體化、科學社會化與社會的科學主義、科學主義與反科學主義、未來主義與可持續發展。

希望對妳有幫助,采納。您的采納將成為我們回答問題的動力。

3.科學的兩大歷史根源包括自然、社會和思維領域,如物理學、生物學和社會學。它涵蓋三個方面:

觀察:對自然(包括意識形態的實驗)進行的推理嚴密的觀察或研究致力於揭示真實的本質,這通常可以通過必要的方法或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壹套評估經驗和知識的程序。

假設: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假設組織系統知識的系統性。

驗證:驗證研究目標的信度和效度。

科學知識是指涵蓋壹般真理或規律運行的知識或知識體系,尤其是通過科學方法獲得或驗證的知識或知識體系。科學知識非常依賴邏輯推理。

中國傳統上把壹切知識都稱為“知識”,而在古代,關於自然事物的知識稱為“物理”,所以古代的物理是自然科學,數學是獨立於“物理”之外的。

自明代以來,中國壹直被稱為格致,即吳歌知止,以表達從研究自然事物中獲得的知識。直到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許多科學書籍都以格致或吳歌的名義出版。

4.科學哲學現代科學的起源自然科學發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學發展過程和規律的科學。

它以歷史事實為依據,通過分析科學發展的歷史進程,總結科學發展的歷史經驗,揭示其規律。在自然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近代出現了三次嚴重的危機,也帶來了三次重大突破,從而推動了自然科學的進壹步發展。

現代自然科學始於天文學革命。天文學是最古老的科學。

在西方,經過畢達哥拉斯、柏拉圖、希帕克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理論體系,成為最具理論色彩、最具理論模型的學科。同時,天文學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人們依靠天空進行農業、畜牧業、航海和觀測時間,這必然會促進天文學的發展。

然而,天文學在當時是壹門非常敏感的學科。在天文學領域,兩種世界觀和新舊思想的鬥爭非常激烈。

尤其是中世紀後期,天主教會別有用心地給托勒密的地心說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堅持地球在宇宙中心,證明了上帝的智慧。上帝派人到地球上統治萬物,壹定會讓地球這個人類的居住地成為宇宙的中心。

在這種荒謬的說法被奉為權威之後,托勒密的理論成為了不容置疑的結果,嚴重阻礙了天文科學的進步。然而,在地心說基礎上產生的儒略歷在325年被確定為基督教歷法後,其微小誤差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與觀測數據大相徑庭。

壹位葡萄牙王子的船長曾說:“雖然我們非常崇拜著名的托勒密,但我們發現壹切都與他所說的相反。”托勒密體系的錯誤日益暴露,人們迫切需要建立新的理論體系。

當時文藝復興蓬勃發展,不僅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也促進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適應了時代的要求。從65438年到0506年,他在弗隆堡壹座教堂的閣樓裏仔細觀察了30年的天象,從而創立了壹種新的天文學理論——日心說。

1543年,哥白尼發表了《天體運行論》,這是近代自然科學誕生的主要標誌。日心說的提出,還原了地球上普通行星的本來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理論基礎,是天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

這壹時期,自然科學發展輝煌,取得了壹系列重大成果。但從宏觀上看,科學發展滯後於生產技術。

比如鐘表在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人們不知道是什麽因素決定了鐘表運動的周期;戰爭中發射了無數的子彈和炮彈,但不清楚如何計算彈道,如何提高命中率。微觀上,經典力學的發展比較完善。

在天體力學中,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三定律(橢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1632年,伽利略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系統闡述了牛頓的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加速度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這些定律構成了壹個統壹的體系,在壹個理論中概括了天上和地上物體的運動。

這是人類認識史上第壹次對自然規律的理論概括和綜合。但這壹時期其他學科還很落後,主要是在收集資料、積累經驗、整理方面。

例如,在18世紀,瑞典生物學家林奈致力於植物的分類,他寫了《自然系統》壹書,使關於植物的混沌知識形成了壹個完整的系統。在化學領域,英國科學家波義耳將嚴謹的實驗方法引入化學,他被稱為現代化學的奠基人。

德國科學家斯塔爾蒂提出燃素理論來解釋化學反應。燃素理論作為化學的理論成果,統治了化學領域近100年。科學的發展不是憑空進行的,必須以已有的科學成果為起點。

當時已有的天文學和數學知識為力學的發展創造了前提,力學相對完善的發展促成了哲學史上力學性質概念的形成。因為,從人類認識的規律來看,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是從認識簡單事物到深化認識復雜事物,而認識機械運動是科學認識的首要任務。

在科學認識的第壹階段,把事物當作暫時沒有關系的固定事物來研究,無可厚非。壹旦科學家把壹切高級復雜運動簡單地比作機械運動,照搬力學中的外力,就成了否定事物內在矛盾的機械外在性理論。他們認為自然是絕對不變的,它只是在空間上擴張以顯示其多樣性,而在時間上沒有變化,也沒有發展的歷史。

不變的行星必須永遠圍繞不變的太陽旋轉。因為不承認物質的發展,所以無法回答自然界的壹切從何而來。最後只能用上帝的創造力來解釋,自然科學回歸了神學。1755年,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出版了《宇宙發展引論》,其中提出了著名的星雲假說。

康德的星雲假說可以更好地解釋太陽系的壹些現象。他認為太陽系和所有的恒星都是由原始星雲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逐漸聚集起來的。

宇宙萬物皆有生死,發展無止境。恩格斯在1875年寫的《自然辯證法導論》中,對康德的星雲假說評價很高。

說它“包含了壹切繼續前進的起點。”因為既然地球是隨著太陽系的形成而逐漸形成和發展的,那麽地球上的壹切事物,比如山川河流、動植物,自然都有其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歷史。

“如果我們立即繼續堅定地朝這個方向研究,那麽自然科學現在將會取得很大的進展。”康德的星雲假說很強大。

5.人類起源概述千百年來,人類對於自己是從哪裏來的壹直爭論不休,提出了很多假說,並且想盡辦法去證明。

尤其是“宗教”和“科學”兩大對立陣營,在人類起源問題上更是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各持己見,按“理”力爭,都試圖讓世人相信自己的觀點。宗教和科學,壹個主張“神造論”,壹個主張“進化論”。

都有“充分”的理由,“有力”的證據很難讓人相信。在幾乎所有的宗教中,人都是上帝創造的。

宗教在科學眼裏是精神鴉片,是消磨人的意誌,腐蝕人的心靈的最毒的東西。但是,宗教是人類不能也不應該回避的問題。它歷史悠久,壹直伴隨著人類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科學認為宗教是逃避矛盾的避難所,但我們知道宗教從另壹方面體現了人們對終極價值的關註,為回答人類在這個世界和未來的生活提供了壹種參照方式。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科學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代表。

雖然科學的歷史遠遠短於宗教,但其發展速度卻是宗教無法比擬的。這主要是因為科學有很強的功利色彩,能很快滿足人的生理需求,而宗教則讓人的精神慢慢愉悅。所以,宗教成了人類急功近利的犧牲品。為了確立自己的主導地位,人類需要“以人為本”的理念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實踐。

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達爾文的理論正好迎合了這種“需要”。200年來,進化論壹直主導著生物學研究的方向,被視為生物學研究中的“聖經”,不敢越線。

當人們擺脫了迷信,往往又樹立起另壹種迷信。今天,人們發現進化論可能會導致壹些誤解。

解剖醫學首先對進化論發起了沖擊,這種沖擊是由神經傳遞的。意識鏈和經絡陷入困境,於是人們意識到進化不是萬能鑰匙。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視野不斷擴大,壹些舊的理論已經無法解釋很多不斷被發現的現象,需要新的理論來解釋。因此,我們對當代科技的最新成就和發現進行了深入研究,重新審視了神話傳說和宗教古籍,從不同的角度看待這些東西,從而提出了人是宇航員的觀點。

任何觀點都是對問題和現象的新認識,也就是從不同角度對固有材料的重新審視。絕不是簡單的復制,其目的無非是解密人類面臨的困惑。1.人類的起源總是說。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人類是從猿的壹個分支進化而來的,人體也是進化而來的,比如四肢。由於前肢經常用來搬運東西和工作,後肢承擔了行走的任務,逐漸進化為直立行走。

根據這壹理論,甚至有人推測人類祖先是壹只前肢斷掉的“病猴”。前肢斷了,就不得不用後肢行走,然後這個特征遺傳給後代,逐漸進化成人。

而很多人類歷史之前不是動物制造的遺跡,根本無法用進化論來解釋,於是就產生了新的人類起源假說。宇航員基因與雌性猿類結合的雜交理論。

壹些嬌小的恐龍是人類祖先的恐龍起源理論。認為人是宇航員的合成產物的合成理論。

海洋生物的海洋生成理論。這些假說無畏地挑戰進化論,動搖了根深蒂固的進化論。

這種動搖主要來自於進化論本身的缺陷,人們清楚地看到進化論在很多地方是無法自圓其說的。人類的起源壹直存在爭議。回顧歷史,不難看出爭論的實質,即壹次性生成還是漸進式演變。

在神話和宗教中,人都是上帝壹次性創造出來的。在現代科學中,人是自然進化的,是自然的寵兒。

縱觀當前的人類起源假說,其實質仍然是“壹次性”與“進化”的爭論,這是問題的癥結所在。在眾多假說中,只支持合成論,但不支持全部。其他假說,無論雜交論、恐龍起源論、海洋起源論,都屬於“進化論”範疇,還沒有逃出“漸進進化”的窠臼。和“進化論”的區別只是“種子”的區別。

人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達爾文,壹個偉人的名字。他出生在英國南安普敦郡,從小熱愛大自然。

1831年,他以植物學家的身份參加了海軍“小獵犬號”的環球旅行。他對熱帶和亞熱帶的動植物進行了廣泛的調查。

1836回國後,致力於科學實驗和寫作,撰寫了《物種起源》壹書。該書認為,物種的形成及其適應性和多樣性主要在於自然選擇,生物不斷變異以適應自然環境並相互競爭。

適合生存的變異通過遺傳代代加強,反之則被淘汰。總結起來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適者生存。他還將進化論應用於動物和人類,闡述了人類在動物界的地位及其從動物進化而來的依據,得出人類起源於類人猿的結論。

恩格斯推崇達爾文的進化論,尤其是“人類起源於類人猿”的假說,並對其作了幾處重要補充。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火的使用最終把人從動物王國中分離出來”。在恩格斯的推動下,“人起源於類人猿”的假說成為結論,讓人以為我們的祖先真的是類人猿。

中國人從小就受此影響:大量科學事實證明,人起源於動物界,並從中分化出來。但是,人和動物有本質的區別。人類已經超越了動物界,成為自然的改革者。

人們還認為,人類和現代猿是由壹個共同的祖先——森林猿進化而來的。森林猿最初生活在密林中的樹上。

後來壹些地區氣候變幹,森林減少,那裏的森林是古老的。

6.四大古國的由來及介紹。四大文明古國壹般用來指四大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如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中國、古印度。

但由於缺乏準確的古文明文獻記載,學術界對其誕生的具體時間仍有爭議。人類今天擁有的許多哲學、科學、文學和藝術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代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建在容易生存的河臺附近。在北半球,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這兩大流域先後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代文明從7000 -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進入到鐵器時代的青銅時代。

大多數社會制度采用奴隸制,而國家政權是後來才產生的。古埃及的諾姆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明,四大古文明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

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他們的專制統治。古埃及法老自稱太陽神之子,巴比倫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後裔,中國君主自稱天子。四大古文明都有自己的歷法,有65,438+02個月和閏月。

每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和兩河流域的文明都用陶輪制作陶器,埃及和兩河流域計算過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發現了畢達哥拉斯定理,印度發明了數字* * *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國境內。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裏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裏出現了古巴。

“美索不達米亞”是壹個古希臘詞,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地方”,所以也被稱為兩河流域。這兩條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

兩河流域發現的最早的古代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現在巴比倫已經消失了,但是它的影響(尤其是在宗教方面)卻留存至今。

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壹。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

北部以亞述古城為中心,稱為西裏西亞,簡稱亞述;南方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為“巴比倫之地”。巴比倫分為兩個地區,南方靠近波斯灣口的蘇美爾和蘇美爾北部的阿卡德。這兩個地區的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是由蘇美爾人創造的。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作為壹個以灌溉為基礎的文明,它是壹個水力帝國的經典例子。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人和西亞的Sem人融合而成的。

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壹個國家。直到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經歷了前朝、初朝、古王國、第壹中朝、中朝、第二中朝、新王國、後朝八個時期31個朝代的統治。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壹。本來說印度有5000年的文明史,但是根據最新的水下發現,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被推高到8000年到9000年前,很有可能超過埃及。

歷史上,印度曾被外國勢力入侵,大多數入侵者進入後往往不想離開。比如16年底,西方列強東擴,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了這個國家。最後,英國人在65438+1860年代打敗了法國人,壟斷了印度190年。

印度雖然遭受了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了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文化壹直有壹條連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婆羅門教和印度教。

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合,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呈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裕、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7.人類的起源和未來。演講者簡介:

吳心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解剖學會名譽主席。

出生於安徽合肥,1928。1953畢業於上海醫學院。1961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此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所長。1984與國外同行共同提出多區域進化假說,是關於現代人起源的兩大學說之壹。

1990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已經出版了90多部古人類學著作。1991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壹等獎。1999獲郭沫若中國歷史獎二等獎。

內容介紹:

壹、物種起源

1.從脊椎的角度說明人是動物界的壹員。

2.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

第二,什麽時候,什麽地方,被什麽動物?

第三,人類祖先的痕跡

人類進化的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這四個階段以化石為代表。

第四,現代人的起源理論

1.現代人類的祖先

2.多區域進化理論

3.夏娃理論

4.雜交的持續進化:

用DNA研究生物學的歷史有很多問題。

  • 上一篇:大豆怎麽種?六句俗語道出了大豆高產的全過程!
  • 下一篇:湖北歷年平均年降雨量和森林覆蓋率是多少?最好從1978開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