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秭歸的歷史變遷

秭歸的歷史變遷

秭歸是商朝的還鄉之地,西周是紫葵之國,戰國末期稱為還鄉。秭歸縣位於西漢(公元2年)。

秭歸是大詩人屈原的故鄉,縣名來源於屈原。

《水經註》說:“屈原有個賢惠的姐姐,聽說他被流放,就回來了...因為他名叫秭歸。

“子”由“姐”演變而來。

西漢第二年(公元前205年),建立秭歸縣。

這片土地是楚國醫生屈原的故鄉。“屈原有壹個賢惠的姐姐。當他聽說原版發行了,他回來了...因為他名叫秭歸。”

北周建德六年,設立秭歸縣,避重名縣,改秭歸縣為長寧縣。

黃凱三年後,長寧縣改為秭歸縣。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歸州,轄秭歸、巴東兩縣,次年轄秭歸、巴東、興山三縣。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巴東縣遷址,治秭歸。

甘元年(公元758年)還於州。

到了宋代,名歸州。

元十四年(1277)升為貴州道,蠡湖廣升為中書省。十六年(1380)降周。

明洪武九年(1376),棄於秭歸縣,劃歸夷陵府。

十年(1377),秭歸改為長寧縣,十三年(1380),恢復長寧縣為州,轄興山、巴東兩縣。

清雍正七年(1729),升為直隸州,劃歸湖北省,轄長陽、興山、巴東、恩施四縣,收編榮美、龍潭土司19人。

十三年(1753)降為縣級州,隸屬宜昌府,不再管縣。

民國元年(公元1912)改為秭歸縣。

(上述消息來源)

1949屬於宜昌地區,1959屬於宜都工業區,1961屬於宜昌地區,1970屬於宜昌地區,1992屬於宜昌市。

1991 6月15日,民政部批復(中國人民銀行批復[1991]第18號)秭歸縣* * *駐地由歸州鎮遷至尖刀峪(今茅坪鎮)。

1998秭歸縣正式遷至茅坪縣。

2000年,秭歸縣轄7鎮7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為398,043人。各鄉鎮人口(人):茅坪鎮77966香溪鎮35643屈原鎮21472沙溪鎮37831兩河口鎮31848郭家壩鎮36208楊林橋鎮28155水田壩鄉36899泄灘鄉15439梅家河鄉669。5磨坪鄉13130文化鄉18314周平鄉13479蘭芝鄉12194。

截至2004年底,秭歸縣轄7個鎮、5個鄉、6個居委會、186個村委會。

  • 上一篇:“跳槽”是古代妓院的暗語?
  • 下一篇:電影《妳的名字》中的隕石墜落是真實事件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