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東陵,為什麽總有那麽多人惦記?

東陵,為什麽總有那麽多人惦記?

順治元年皇帝1663年在清陵下葬後,有14位後妃和皇後。這14座陵墓分為300多座單體建築,均以昌瑞山腳下的孝陵為中心,分布在東西兩側,依山而立,高低不壹,錯落有致,主次分明。皇陵區外的黃花山等地有10余座園林,是清代王公、王子、公主、朝臣、保姆的葬地。墓園的規定和後宮嬪妃差不多,都鋪著綠色琉璃瓦。

整個陵區沿燕山余脈昌瑞山而建,意式景觀的自然之美與建築景觀的人文之美和諧統壹,實現了“陵制與景觀相稱”的目標。昌瑞山呈東西走向,主峰向中間凸出,兩側山峰低矮,宛如壹道天然屏障。

明初出於戰略考慮,在山脊上修築了蜿蜒的長城,明朝中後期著名將領戚繼光領兵鎮守於此。清朝修建陵墓時,由於長城妨礙了“風水”的統壹和完整,清政府下令拆除山頂10多公裏的長城,開辟了壹個南北寬125公裏、東西長約20公裏的陵墓區。

整個陵區以昌瑞山為界,分為南北兩個區域。昌瑞山以北是“後龍”。這個“後龍”地區四面環山,山勢雄偉,壹望無際。它沿著武陵山脈,到達興隆和承德的邊界。可謂是千山萬水,氣象非凡。“後龍”地區有內、中、外三條消防車道,有重兵把守。

昌瑞山以南為“前圈”,以多山的昌瑞山為背,東有起伏的鷹在馬蘭峪飛翔,西有巍峨的薊縣黃花山,南有天然的翡翠屏,南有金星山。在陵區的最南端,有天臺和煙墩兩座山,形成壹個陡峭的陵口,叫興隆口,又稱龍門口。清朝修建陵墓時,興隆口有壹個無底的水池。池子裏的水是深綠色的,很深,即使在幹旱的年份,池子也不會幹涸。

相傳興隆口的煙墩山有壹口泉與渤海相通。池中龍王八子帶領魚、龜、蝦、蟹守護門戶,所以興隆口又叫龍門口。每當旱季西大河水勢減弱時,行人都能感受到這裏蕭瑟的氣氛和氤氳的冷氣,讓人膽戰心驚。

興隆口也是清朝皇後嬪妃葬在東陵時,運送自貢和彩棺或祭奠陵墓的必經之路。路過的時候,在這裏搭個木橋。欒家後,木橋將被拆除,防止其他人通過。所以,興隆口不僅是孝陵,也是整個清東陵的天然門戶。

  • 上一篇:八卦在中國歷史悠久,那麽妳知道哪些關於八卦的趣事呢?
  • 下一篇:重慶周邊的古鎮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