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滿族的文化特點是什麽?

滿族的文化特點是什麽?

滿族,原名滿人,原名旗人。1635年,皇太極將居住在中國東北的各民族收歸八旗之下,滿族的雛形形成。191辛亥革命爆發後,滿語改稱滿語。

滿族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漁獵民族。據推測,滿族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肅慎新文化和茶文化時期。素身、倨傲、晦氣、孤獨、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的祖先。

滿族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是開放的、兼收並蓄的。

早期文明:據推測,滿族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肅慎劉欣文化和茶沖文化時期。

有專家認為,肅慎、頭樓、布吉、莫宏、渤海、女真是現代滿族的祖先。

擴展數據:

民族發飾:20世紀以來,滿族經濟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傳統服飾已經非常罕見。但是,從電影、電視劇、博物館裏,我們常常可以領略到老國旗服飾的優雅。

其中,寬長、扇狀、冠狀的女性頭飾,漢語稱為“旗頭”,滿語稱為“達拉赤”,是全世界滿族女性特有的,因而成為典型的民族服飾特征,十分引人註目。

滿族男人的傳統發型是把前腦殼和太陽穴的頭發全部剃掉,只留下後腦殼的頭發,編成長長的辮子垂下來。萬歷二十三年(1595),朝鮮使臣沈路過赫圖阿拉,在《建州史註》壹書中詳細寫道:“女真風俗皆剃發,只在後腦勺留少許頭發,垂下兩條辮子。

清初的發型壹般都是錢鼠尾。清中葉以後有頭發越來越多的趨勢,但仍遠不如清末清宮戲中半個頭的發式。

以前滿族女性年輕時要像男孩子壹樣學習騎射,發飾也和男孩子差不多。他們剃掉了頭頂周圍更多的頭發,只留下壹部分頭發編成兩條少女辮子,壹直垂在太陽穴上,直到16歲成年。

婚後開始戴大盆頭,架子頭,兩個壹等包子,其中兩個頭比較典型。兩頭是把頭頂的頭發紮起來,分成兩綹,每綹做壹個發髻,然後後面剩下的頭發做壹個“燕尾”長扁發髻。通常在發髻中橫插壹根長20-30厘米,寬23厘米的發夾。當慶祝吉日或接待貴賓時,妳應該戴壹頂多拉帽。

百度百科-滿語

  • 上一篇:人類歷史上第壹個無產階級政權的雛形是:[] A .國際工人協會b .巴黎公社c .人民委員會。
  • 下一篇:新疆人能歌善舞的歷史原因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