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包頭有偉大的歷史。

包頭有偉大的歷史。

“先有福生宮,後有包頭城”。過去“老包頭”經常用的這句話,說明“復盛公”這個事務所歷史悠久。

山西祁縣喬氏作為前清民國時期山西封建商業資本的代表,幾乎擁有喬氏在全國各大城市,尤其是北方大中城市開設的商號,當時生意最盛。由於喬氏家族起源於包頭的“福生公”商號,後來陸續開設的商號也都打上了“福”字,人們就把喬氏在山西祁縣的商號統稱為“號”。

乾隆初年,祁縣喬、秦在薩拉齊會館做了幾年學徒,後到新敖包賣草料雜貨,成為個體戶。乾隆二十年,他們通過低買高賣賺到了“第壹桶金”。隨著包頭的經濟中心從Xi的腦包轉移到東門街,兩人將店鋪搬到董倩街(現解放路)經營店鋪。除了雜貨,他們還經營壹家客棧和倉庫,並買了壹處房產,建起了壹家名為“廣生宮”的企業。這時,他們已經成了小財主。“天有不測風雲”。某年運氣不佳,欠了很多,差點倒閉。多虧了同伴們的支持,它才得以喘息和康復。因此,股東們在慶祝的同時,認為這是基金會復興的起點,壹致主張改名為“復生公”。

福生公在包頭興盛時,喬獨立資本為了擴大業務,追求更大的利潤,在包頭建立了福生泉、福生喜,業務全部是典當行、服裝店、錢莊、糧店。後來,他還把南龍王廟壹帶的280畝地還清了債務,設法復興了菜園,種起了蔬菜。

道縣與獻縣之間,包頭的商業日益發展,人口日益增多。除了經營“六陳星”,傅子豪還在包頭建立了壹個較早的商業機構“大銀行”。既然是“大銀行”的領導,“占便宜先得月”,復名就是利用其職能來方便自己的利益。生意蒸蒸日上。光緒末年到民國十年間,包頭的富裕商號和其他地方壹樣,都發券(券)。復字號在包頭穩固可靠,信用突出,所以人們寧願把復字號的收條作為儲存手段,也不願儲存銅錢。

民國十二年,京綏鐵路在包頭建成,黃河航運越來越發達。包頭成了名副其實的“水陸碼頭”。隨著業務的發展,任何行業所需的資金都大大增加。在這壹活躍時期,全市用於扶持九家銀行和十六家合作社的資金主要是復名,幫助了商業發展,增加了自身高利貸的利潤。包頭的復名發展進入了最繁榮的時期。

但民國15年,國軍西撤,俸祿由包頭商號提高。僅這壹劫,復名就損失了五萬多石糧食,從此開始走下坡路。22年就關閉了。1950解放初期,喬派人到包頭將剩余資產分給全體職工。1951,福字號店鋪倒閉,員工下崗1952。直到1953年春,福字號結束了在包頭200多年的發展,退出了歷史舞臺。

  • 上一篇:遵義會議的意義和影響
  • 下一篇:姜子牙的神祇名單上有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