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骨木嵌體的發展歷史

骨木嵌體的發展歷史

寧波的骨木鑲嵌技術歷史可以追溯到龍山文化時期。例如,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鑲嵌棺材上,可以發現動物骨骼和珍珠母的混合圖案。據記載,骨木鑲嵌在殷代時已被列入“六工”之壹(即土、金、石、玉、獸草)。骨木鑲嵌技術在中國流傳很廣,新疆流傳很廣的樂器“熱瓦普”就流行骨木鑲嵌裝飾。揚州漆器也出現過骨嵌;在北京、漢族、廣東等繁華之地,埋骨更為頻繁,但能代代相傳、盛行不衰、推陳出新的還是寧波。隋唐時期,骨木鑲嵌在寧波開始流行。南宋時期,寧波以其便利的水陸交通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商業和手工業繁榮。木家具制造業迅速擴張,浙東沿海有豐富的魚膠、牛骨、貝殼等原料,促進了寧波骨木鑲嵌制造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寧波骨木鑲嵌工藝。

寧波位於浙江省東部沿海。歷史上,舟山群島是著名的海鮮之地,盛產魚膠。寧波平原主要生產水稻,到處種植朱;河塘湖泊盛產貽貝,而竹木產於山區。骨木鑲嵌必不可少的魚膠、竹骨、貝殼和木竹,價格便宜,易得。在此基礎上,經過漫長的歲月和數次失敗,終於吸收了寧波木雕和民俗繪畫的精華,逐漸形成了固定的骨木鑲嵌風格。這種技術在乾隆至道光年間達到了鼎盛時期。清代乾隆以後,寧波骨木鑲嵌成為宮廷重要貢品。《寧波地方誌》中曾有記載:“圖案與漢畫幾乎相同,工藝精湛,雕工合璧。”

明末清初,銅鋸絲的應用,木嵌的發展,紅木原料的輸入,促進了骨嵌的快速發展。經過木雕、實木雕刻、鑲木、骨木鑲嵌等幾道工序,骨木鑲嵌技術在清代乾隆時期日趨成熟,很快在寧波民間家具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那時候,寧波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件嵌骨家具裝點生活。在當時,嵌骨家具的經濟價值極高。寧波的骨嵌產品除了暢銷省內各地,還大量銷往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地區,流傳甚廣。1840以後,寧波成為五個通商口岸,許多保存完好的骨、木嵌流向海外,甚至壹些歐美國家也來寧波購買。清末,其工藝逐漸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組織藝人,恢復了骨木鑲嵌的生產。60年代開始批量生產,技術水平也有所提高。高級組合包埋、化學填充包埋等新技術得到發展,優秀作品不斷湧現。

  • 上一篇:中考學生的誓詞氣勢磅礴,充滿活力。
  • 下一篇:內蒙古多倫湖在哪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