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懷寧縣秀山中學校史

懷寧縣秀山中學校史

“此山有靈,牛人以此命名。五四運動的總指揮、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陳獨秀,對獨秀山尤為熱愛和敬仰,並自詡為“獨秀山人”。獨秀先生最初並不叫這個名字。據傳,獨秀先生(中伏)風雅俊朗,風華正茂。有壹天,他遊覽了獨秀山,眺望山川。他看到這座山從所有的山中脫穎而出,它發源於斯裏蘭卡的景甜河,壹直流到不歸河。感動現場,大興感慨道:“這山獨壹無二,好有名!”由於對桑子祖善的欽佩,辛亥革命後,獨秀先生寫文章時經常使用“獨秀”的署名。

就在獨秀先生走過的獨秀山南麓,1958,當地群眾積極捐款捐物,支持政府辦學,將壹座破廟“方安塔”改造成壹所學校——懷寧縣秀山初級中學。從此,獨秀山因人、因地而名,名聲遠播。就連偉大領袖主席在1953年2月訪問祖國,路過安慶時,也不停地問時任安慶地委書記的傅:“有沒有獨山第壹?還是陳獨秀先?”

1979,那是恢復高考後不久的壹天,學校孤零零地矗立在壹片荒蕪的黃泥崗上。校園裏雖然有大門,但卻是敞開的大門。穿過大門就是壹排梧桐樹下的林蔭大道。雖然路徑很短,但它是我們通往知識殿堂的階梯。道路西側是學校操場,東側是大規模煉鋼後廢止的煉鋼窯,還有壹些簡單的碎礦機器。出了商場,右轉往南走,就是教學區。路中間是壹面鏡子,鏡子上面是各種喜訊,隱約能看到文革語錄。高壹只有兩個班,背靠操場。我的教室在路的西邊。東側,高壹(初壹)教室後面是發電機房。依次是初中教室和高二教室,還有老師的辦公室和生活區。最南邊是學生宿舍。南邊的校門很小,和農村的田地相連。牛經常從這裏走進校園,它們在吃水草。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秀山中學達到了她歷史上的巔峰,以超過36%的高考升學率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學。省革委會主任張勁夫為秀山中學簽署“授獎令”,省教育局授予秀山中學壹臺電子管黑白電視。

此後,經過幾代人的精誠合作和努力,代代相傳50年,終於發展成為今天令人刮目相看的秀山中學。

  • 上一篇:俄羅斯小夥愛吃中國菜,賣魚香肉絲。妳覺得中國美食裏什麽好吃?
  • 下一篇: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他的二哥朱劉沖怎麽樣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