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龍門石窟大佛的背景

龍門石窟大佛的背景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其後在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四百多年間不斷大規模修建。大約始於北魏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遷到洛陽的時候。當時南北兩朝混戰。孝文帝深感都城偏北,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開始修建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經歷了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北宋四百年,其中北魏、唐朝大規模修建時間超過140年。所以龍門所有洞穴中,北魏占30%左右,唐朝占60%,其他朝代只占10%左右。據統計,東西兩山共有洞穴2345個,佛塔70多座。龍門石窟被稱為古代碑林,是中國古代碑刻數量最多的石窟,共有碑刻2860多處。其中,廣為人知的龍門二十品和楚壹闕佛龕碑分別是魏碑和的典範,堪稱中國書法藝術的精品。龍門山共有佛像11000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65438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每尊只有2厘米長,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是歷代皇室貴族許願和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室意誌和行為的體現。北魏和唐代的雕像反映了非常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失去了這裏雲岡石窟造像粗獷、雄偉、渾厚的特點,但生活氣息逐漸濃厚,趨於活潑、細膩、溫柔。這些北魏造像面部細長,肩細胸直,衣紋用直刀雕成,剛健古樸。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像雕塑也追求秀骨清象的藝術風格。唐代人喜歡以胖為美,所以唐代佛像的臉是圓的,肩是寬的,胸是鼓的,服裝花紋的雕刻是用圓刀做的,自然流暢。龍門石窟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吸收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剛健生動、古樸自然的寫實風格,達到了佛像雕刻藝術的頂峰。

  • 上一篇:史書是嚴肅的,不能輕易更改,但唐太宗和李世民為什麽堅持要更改史家寫的史書呢?
  • 下一篇:聯盟壹度因為他而改變規則,隆多條款載入NBA史冊。隆多到底有多強?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