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古城遺址浚縣城墻

古城遺址浚縣城墻

古城遺址浚縣城墻

浚縣古城墻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浚縣西側,是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浚縣古墻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當時,廢棄的狀態被稱為浚縣,縣城在丘福山北坡。城墻分東、北、南三面,西有渭河險要。弘治十年(1497),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壹次大規模的修繕,歷時兩年完成。城周長七裏壹百五十步,高二十八尺,建四翼廊拜樓。鄭德五年(1510),知縣陳馳修築西城墻,西至山下,以浮山為界,縣城在丘福山東北。嘉靖十壹年(1532),知縣邢汝模鑒於城西有浮山,向西南擴展,舊城改為磚砌。嘉靖二十九年,知縣盧光祖重修城墻,加高十尺,寬五尺。他建了壹座敵塔,開了壹家駐軍商店,城墻都是磚砌的。萬歷二年(1574),知縣楊蓉重修浮山,在城中圈了壹半。當時城墻周長壹千三百余尺,寬二十余尺,底部青石,高壹尺二尺。經過多次改建和擴建,浚縣古城已逐漸完整。東、西、北、南四座大城門,額上寫著“東望雲”、“西望青翠”、“南控劉皇”、“北對紫極”等字樣。正門有兩座高樓,東有長春,西有長慶,南有疊翠,北有公基。每個城門都裝有壹扇沈重的門,南北門都是用藍色的石頭建成的。在城市的每個角落都將建造壹座城鎮角建築。四門外將建石橋,橋頭建石坊。西面以渭河為屏障,另外三面挖護城河,長八十裏,寬二尺。它從丘福山南引出渭河,繞過東部和北部,在西北部匯入渭河。河內到處是清澈的水和綠色的荷葉;劉成興岸青,鳥鳴。

古城墻高5.7米,寬7米。基礎外部用青石鋪砌,高4m,上部用青磚砌成,磚墻厚1.3m,內部配磚,用夯土填實,用摻桐油的白灰灌漿,堅固異常。城墻南北兩側有券形門洞,北面是觀瀾門,南面是雲書門。雲舒門高4.75米,寬5.48米。大門左側是壹塊碣石,建於崇禎十四年(1641)。古城門外有兩座城門,兼有城防和防洪的功能。

浚縣古城墻西臨渭河,南有浮山,東有大仙,北有原野。它構造精巧,簡單而壯觀。歷經400多年滄桑,古城墻見證了浚縣的興衰。

視覺(文軒提供)

部分城墻(文軒提供)

觀瀾門(文軒提供)

  • 上一篇:歷史論文200
  • 下一篇:有哪些已經停止在騰訊遊戲拿分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