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獻縣的由來和歷史

獻縣的由來和歷史

獻縣的由來和歷史如下:

西漢置樂為郡,治今獻縣東南,屬河間。東漢改稱樂陵郡。三國魏府成縣。晉改名為樂城縣。北魏太和十壹年(487),遷今獻縣。隋開帝十八年(598年)改稱廣城縣,仁壽元年(601)改稱樂壽縣,隸屬河間郡。唐本是潁州人,後來被調到深州。

宋屬河間府。金天惠七年(1129),樂壽設壽州,天德三年(1151),壽州改為周憲。明洪武初年,樂壽縣並入周憲。洪武八年(1375),周憲降為獻縣,屬河間府。清乾隆《河間府新記》:“金天德獻漢水,獻王封國,獻墓,故以州名為獻。”祭王是劉德,漢武帝劉徹的弟弟。獻縣以此為名。明確原因。

1913屬直隸渤海路,次年屬金海路,1928屬河北省直屬。1938屬於晉察冀邊區。1949屬滄縣地區,1958屬天津地區,同年改天津,1961屬滄州地區(由1968改)。1993分配到滄州市。

詳細介紹

獻縣位於河北省東南部,隸屬滄州市,北依京津,東臨渤海,西接南通中原和石家莊,距離雄安新區不到80公裏。是京津冀都市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縣(市、區)之壹。總面積1174平方公裏,轄7個鎮,11個鄉,1個國營農場,500個行政村,總人口66萬。

獻縣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獻縣歷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歷史。西漢武帝之弟劉德封國,劉德延攬《毛集》、《關公》等經學博士,搜集整理先秦儒家經典,使《尚書》、《禮記》、《詩經》等儒家經典得以流傳後世,為“秦劫楚火”後儒家文化的復興和中華文化的弘揚做出了巨大貢獻。劉德死後,漢武帝追悼他的智慧,故名獻縣。

獻縣是實事求是的發源地。

東漢歷史學家班固在《韓曙·王獻傳》中評價劉德“古為今用,實事求是”。這就是“實事求是”這句成語的出處,後來被毛澤東主席引用,成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

獻縣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華北第壹座張莊天主教堂、國家級文物保護的漢代墓葬、世界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馬本齋紀念館,相得益彰。壹代文人紀曉嵐、周恩來入黨介紹人張申府、民族英雄馬本齋、哲學大師張岱年等傑出人才都從這裏走出。

  • 上一篇:我喜歡400字的歷史人物。
  • 下一篇:青州古城怎麽樣?壹天能完成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