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雙節棍的起源是什麽?

雙節棍的起源是什麽?

雙節棍的由來:壹、來自西北遊牧民族。北宋兵書《武景宗要》雲:“鐵鏈夾棒,原自西戎,即用之。倭寇漢之步兵,形如農夫打麥之枷,飾以鐵,利於從上擊之,故善用漢兵者,巧於戎人。”所謂鐵鏈夾棒,就是雙節棍的前身。亞洲中東遊牧草原地區的民族,如突厥、維吾爾等,在騎兵中經常使用這種連枷棍。他們把棍子做得更短,頂端用鐵包裹,有的還配有尖刺,或者用鐵做的,橫著甩在馬上,用來攻擊馬下的步兵。以馬的沖力和高速揮舞的壓力,步兵壹旦打中棍子,就足以擊碎它的腦殼,威力巨大。鐵鏈夾傳入中原後,改良為步兵武器,用於掃馬、止馬、打馬腿,也有不錯的效果。

另壹方面,雙節棍起源於中原。連枷是中原農業民族的農具,被廣泛使用。直到現在,在秋收時節的麥田裏,還能看到農民揮舞連枷打麥的場景。這種連枷由兩根棍子組成,底部較長的壹根稱為柄,用於握持,頂部較短的壹根稱為尖。農民上下擺動手柄,用尖端擊打谷物,然後擡高田地晾幹。武器的發展來源於實踐的探索,連枷可彎。它是古代中原人民在實踐中創造的,用來作為保衛城市的武器。試想壹下,城墻上守城最忌諱也是最危險的動作就是探出城墻。壹旦出現這種情況,必然會在大門口遭到敵人弩等遠程武器的攻擊,不俯身,根本無法攻擊攀爬的敵人。所以在女墻中持連枷,不用俯身就可以用尖端拍子打擊敵人,真是妙用,使連枷成為守城利器。早在先秦時期,中原人民就采用連枷守城,稱為“連寶”。意思是壹樣的。《墨子備城門》雲:“兩步是立高蹺、長斧、長椎;二十槍,壹周兩步。”意思是在守城時,每兩步配備壹個連,以其密集的火力打擊敵人。唐·督郵《將軍典》也說:“連高蹺如連枷,擊敵於女墻外。”從先秦到唐宋,連亭壹直是中國人保衛城市的必備武器之壹。

也有人說,雙節棍是宋太祖趙匡胤創立的,最初叫大盤龍棍(現代北方也叫大掃)和小盤龍棍(小掃)。不過,當時的大盤龍棍有短有長,專門用來掃清敵人的蛛絲馬跡,擊破甲兵或硬兵器,使其失去戰鬥力。後來,這種武器從南方傳到菲律賓,又從東方傳到日本。由於歷史變遷,雙節棍被改成了現在的樣子:全長72CM,每節省30CM,中間就有壹條鐵鏈或尼龍繩,長約12CM。李小龍雙截棍是標準的72CM雙截棍,不同於傳統的盤龍棍。

  • 上一篇:松山戰役的日軍指揮官是誰?軍事能力呢?
  • 下一篇:中國歷史上哪個省份產生的名人最多,依據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