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孫臏最後的結局是什麽?

孫臏最後的結局是什麽?

孫臏病逝或隱退後病死。

孫臏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家和代表人物。孫臏原名不詳,因被鞭笞而得名孫臏。龐涓以前的同學孫斌被龐涓折磨得身體殘疾。後來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前往齊國,被任命為軍師,幫助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稱霸的基礎。

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在《孫子兵法》上。在戰爭觀上,孫臏主張重視和慎重對待戰爭。他強調,戰爭是壹個國家政治生活中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只有強大的武力作為保障,國家才能穩定繁榮。

但他反對好戰,指出作戰勝利可以拯救瀕危國家,但戰敗也會失去土地,危害國家,好戰必然導致滅亡。所以,自取其辱壹定要慎重對待,切不可利用或濫用。孫臏主張積極備戰打贏,以戰壓戰。

他指出,政治經濟條件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礎,“強兵”首先必須是“富國”,有了強大的政治經濟後盾,才能“有備而動”。他還指出,民心、軍心是贏得戰爭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戰爭必須符合民心、軍心,要“得民心”、“取民心”。

在戰爭認識論方面,孫臏提出將帥要知道,這是戰爭的規律。孫臏認為,人多、糧食充足、武器精良等因素不足以確保勝利。只有掌握戰爭規律,了解敵我形勢,指揮得當,才能確保勝利。

為此,他詳細闡述了積疏、盈缺、輻動、病弱、損勞六對相互矛盾、相互轉化的矛盾,還對“奇正”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他認為,將軍們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些矛盾的作用,掌握這些矛盾的轉化規律,才能利用微妙的變化出奇制勝。

在戰略思想上,孫臏強調“要攻不守”。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積極進攻敵人防禦的薄弱環節,不僅可以有效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而且可以改變攻防形勢,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戰術上,孫臏提出了“借勢”和“造勢”的思想。充分利用敵我條件,創造對我有利的局面,從而扭轉敵眾我寡的不利局面。

在具體戰術上,孫臏專門對陣法進行了論述,然後分析了攻擊各種戰鬥陣法的對策。他還專門論述了攻城的問題,把不同地形的城市分為難攻的雄城和易攻的城城兩種,論述了當時攻城的策略和技術。

百度百科-孫斌

  • 上一篇:荷馬史詩的主要內容是什麽,在當時的地位如何?
  • 下一篇:如何理解中國社會轉型的基本經驗和歷史意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