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開平碉樓的歷史與文化

開平碉樓的歷史與文化

開平碉樓的歷史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有著密切的關系。開平地勢低窪,河網密布。以前水利年久失修,每次臺風暴雨,總有被淹之憂。此外,所轄領土原是新會、臺山、恩平、新興四縣的邊遠邊境,歷來以“四顧”著稱,社會秩序混亂。因此,在清朝初期,村民們建造了了望塔,以防止洪水和土匪。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更加腐朽。開平人民因為開平碉樓的計劃,開始大批出國謀生。經過壹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他們逐漸有了壹些產業。到了民國時期,戰爭更加頻繁,土匪特別猖獗。由於山水交融,開平水陸交通便利,同時海外華僑和歸僑的生活相對舒適,所以土匪集中在開平壹帶作案。當時,張韶、朱冰、胡楠、侯萬、譚欽、吳進法、張展和黃寶是縣裏的大土匪。他們到處掠奪,造成了無數的悲劇。據粗略統計,從1912年到1930年,開平發生搶劫案約71起,殺死100余人,捕獲牛210余頭,掠奪其他財物不計其數。當時的縣城滄城三次被攻陷,連縣令朱也被俘。稍有風吹草動,人們就收拾起金銀,四處躲藏,常常是夜出幾驚,徹夜難眠。華僑回國,往往不敢呆在家裏,而是去集鎮或親戚家,並經常更換住宿地點,否則會有家破人亡的危險。民國元年(1912)至民國十五年(1926)的14年間,土匪搶劫學校8次,俘虜師生100余人。其中,民國十壹年(1922),赤坎地區多名土匪搶劫開平中學時,被營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個鄉團及時攔截,攔截校長和學生17人。這件事在全縣引起轟動,華僑聽到消息也很驚訝。他們覺得瞭望塔起到了防止盜匪的作用。於是,他們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匯款回老家建瞭望塔。後來,壹些華僑為了家人的安全和財產的保護,在回鄉蓋新房時,建起了各種塔。就這樣,塔的數量成為僑鄉開平的壹大特色,最多時達到3000多座,現存1833座。目前,開平碉樓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已獲批。這將給開平帶來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 上一篇:羅定歷史
  • 下一篇:歷史悠久,被人遺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