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移民求順治8年的歷史境遇

移民求順治8年的歷史境遇

1651年(順治八年),清廷頒布《遼東招民墾荒條例》,規定:“凡遷入此處的農民,每月發給糧食壹桶,每耕地給種子六升,耕種者每百人借牛二十頭,其中糧食、種子於秋收後全額償還……”這是順治八年的東北遷徙事件。

在這23年間,“有大量的魯瑉(今山東)移民到東北”,許多遼東地區因移民而“得天獨厚,戶戶眾多”。山東大部分人遷到遼寧省的大連、丹東,其他省份大部分人遷到遼西(錦州是遼西的中心城市)和遼北。

擴展數據:

1668年至1860年,為維護東北固有風俗,保障八旗生計,康熙七年(1668年),清廷下令“遼東招人任官,永停”,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這壹時期關內外的移民,以及文化交流突然停止,實際上是清政府閉關鎖國的表現。

從1861到1911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對邊疆的控制日益削弱,俄國不斷蠶食黑龍江邊境。清政府采納黑龍江將軍特普金的建議,於鹹豐十年(1860)正式開荒。從此禁止開荒,鼓勵移民定居邊疆,以振興關外經濟。闖過關東的人已經大規模遷移到黑龍江。

19世紀,黃河下遊連年災荒,但清政府仍禁止通關。數以千計的破產農民不顧禁令,冒著被懲罰的危險“沖進”關東,這就是“沖關”的由來。清末,俄國入侵中國東北。清朝1860年關東部分禁絕災荒,1897年全面禁絕。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萬。

民國時期(1912—1949)“闖關東”風起雲湧,新中國前夕有近4000萬人。民國38年,山東人到關東的人數平均每年達到48萬人,總數超過654.38+08.3萬,約占總人口(3700萬)的壹半。

全國解放後,渡關東後留下的山東人達到700多萬,約占當時全國人口5.4億(第壹次人口普查1953)的東北總人口(4000萬)的17%。

百度百科-去東方

  • 上一篇:蒼南縣邱智中學的辦學特色
  • 下一篇:八年級歷史第壹課怎麽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