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與桃花有關的典故

與桃花有關的典故

在與桃花有關的傳說中,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影響最久。

桃花源記出自陶淵明的詩《桃花源詩》。《桃花源記》詩的序言描述了壹個世俗漁夫偶然進入壹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的奇遇。

寫作背景:晉代學者陶淵明寫於雍初二年(421),文章描繪了壹個沒有戰爭,沒有壓迫,自給自足,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與當時黑暗社會的鮮明對比,也是作者和世人所向往的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了人們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

典故唐代葉蒙在《才情詩》中記載了壹個唐詩的故事:博陵名士崔護心情抑郁。清明節那天,他壹個人去城南郊遊,看到壹座桃花環繞的別墅,景色宜人。當他口渴時,他敲門去喝水。沒有——後來,壹個漂亮的女孩打開了門。崔虎壹見鐘情。第二年,清明節和翠湖重遊故地,發現院墻未變,大門緊鎖。若失戶口,便在門上題詩:“去年今日,在此門,桃花相映。”人們不知道去哪裏,但桃花仍然在春風微笑。從那時起,人們就用“人面桃花”來形容女人的美麗或表達她的愛情。

桃花,桃樹盛開的花,屬於薔薇科。葉橢圓狀披針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為果桃和花桃兩大類。桃花起源於中國中北部,在世界溫帶國家和地區廣泛種植,其繁殖以嫁接為主。

桃花可制成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文學創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的元素具有疏通經絡、滋潤皮膚的藥用價值。其華麗的語言和代表意義是:愛情的囚徒。每年3-6月,各地都會以桃花為媒,舉辦不同的桃花節活動。

桃花繁殖以嫁接為主,常用扡插或盾芽嫁接。桃(桃的壹種半栽培類型)在華東地區被廣泛用作砧木,而在華北地區則使用杏。而用山杏或山杏砧木嫁接的桃樹,樹齡短,病蟲害多。如果以杏為砧木,雖然嫁接費力,初期生長略慢,但壽命較長,病蟲害較少。秋播便於砧木種子;或者秋後用濕沙分層播種,第二年早春取出播種。

播種時,壹般行距40 ~ 50厘米,株距10 ~ 20厘米,溝5厘米,每處壹粒。春天播種時,如果芽已經發芽,用土覆蓋。芽接多在7、8月份進行,以壹年生全苗為砧木比較好,兩年生砧木勉強可用。芽接成活率很高,大多在95%以上;當年大部分沒發芽,春天要檢查壹次。活下來的會去掉砧木芽讓桃花接穗發芽,沒活下來的可以馬上補芽接繁殖。

  • 上一篇:張騫對西域有什麽貢獻?
  • 下一篇:橫濱水手vs新潟天鵝比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