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中國人吃肉的歷史是怎樣的?

中國人吃肉的歷史是怎樣的?

中學課文《辯》中有壹句話叫“肉食者鄙”,直接翻譯過來就是所有的肉食者都是傻逼,變相罵所有的魯貴族。為什麽這麽說?因為當時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吃肉。按照周朝的禮制:“皇帝吃得太快,牛羊貘壹應俱全。諸侯吃牛,大清吃羊,大夫吃貘,士吃魚,吃菜。”可見,每個班級對於吃什麽都有明確的規定。事實上,直到晉朝,只有60歲以上的人才能吃肉。然而,這不是絕對的。《禮記》說:“諸侯不無故殺牛,大夫不無故殺羊,士不無故殺狗,庶人不無故吃寶。”可見在“理智”的情況下,庶人也能吃壹些肉。這個“理”壹般是指犧牲。

南北朝時期,隨著少數民族的大量進入,肉類逐漸進入民間。但是從隋唐到宋代,老百姓主要吃豬肉。羊肉是那個年代的上品肉食,皇室和士大夫基本不吃豬肉。著名美食家蘇東坡任北京官時,曾說“十年京,國厭食羊”。但當他被送到惠州被監視居住後,作為罪犯的他已經不能吃羊肉了,卻又忍不住弄了些羊骨頭回去烤著充饑。他在杭州修蘇堤造福百姓,百姓給他帶來大量豬肉,於是發明了東坡肉。水滸傳中殺豬的鄭屠是威州有名的企業家,但在營官魯達眼中卻壹文不值。

牛肉在當時相當於吃熊貓肉。因為在農耕時代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很多朝代都禁止私自宰牛,即使是諸侯沒有重要的事情也不能隨便殺牛。在漢代,牛已經受到立法保護,中國法律規定“幼牙不得宰殺”。《漢律》中殺牛的懲罰是很嚴厲的,違反禁令的人會受到懲罰,要付出生命的代價。唐宋時期,牛不論老弱病殘,壹律禁止宰殺。只有自然死亡或病死的牛才能剝皮出售或自己食用。所以武俠小說裏經常出現的“英雄套餐”——壹壺好酒,兩斤牛肉,是不會被任何酒店公開出售的。水滸傳中,英雄們經常吃牛肉,以示反抗精神和政府對民間管理的失控。

經過元朝中華民族的洗禮,豬肉進入明朝後逐漸流行起來,可能是因為明朝皇帝出身於民間,皇室食譜中已經見到豬肉。到了清代,豬肉終於反轉,成為中國的主要肉類,而牛羊肉在雜祭單中被列為“牛羊鹿”,這在南方家庭中並不常見。但是,配方壹定要知道。列壹個“雜項犧牲清單”。“雖然飲食習慣逐漸扭轉,但牛羊肉的高地位已經無法撼動,所以現在牛羊肉普遍比豬肉貴。

  • 上一篇:金魚最多能長到多大?
  • 下一篇:六安霍邱概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