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蛇口風波的歷史淵源

蛇口風波的歷史淵源

1988 65438+10月14、座談會的第二天,以李燕傑為主任的北師大青年教育研究所出示了壹份文件,給人的感覺是,座談會自始至終充斥著“明顯的錯誤言論”,蛇口青年誤入歧途。

2月1日,《蛇口通訊》以《蛇口:過時說教與現代意識的激烈交鋒》為題報道了這次座談會,隨後連續發表多篇文章,批評三位記者的思想僵化。2月12,羊城晚報報道了此事,“蛇口風波”的影響從南到北開始。

8月6日,1988,《人民日報》發表了7000字長文《蛇口風波答問實錄》,並開設專欄進行討論。從8月8日到9月4日,專欄以14結束,1531的稿件從全國各地甚至全世界湧入人民日報,其中只有17.4%傾向於或贊同三位專家的觀點。165438+8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全國各地數百家報刊就此問題發表文章,大多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改進。

時隔20年,人們仍然願意咀嚼它在這壹事件的記憶中所散發出的變化和發展的意義。鄒認為事件包含兩層意思。單從事件本身來說,它所透露的信息就像壹股清新的空氣。當時三位老師是青年思想教育的權威。他們在全國巡回報道,觀眾完全受到了教育。但在蛇口,他們受到了年輕人的挑戰。蛇口的年輕人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與三位權威人士發生碰撞,甚至進行辯論,這在當時乃至現在都是非常大膽的。因為那時候蛇口的年輕人不像內地年輕人壹樣在國企或者體制內單位工作,他們質疑,他們不怕被貼上“落後青年”的標簽,也不怕被當成幫扶批判的對象,更不怕丟掉工作。他們的行為有著深刻的制度原因。現在想來,那些站出來反對專家的年輕人,在思想譜系上,延續了某種五四傳統,重估了自己的價值觀,敢於挑戰舊的條條框框。

從更深層次看,蛇口青年與三位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爭論,說明他們對人生的理解、對事物的看法,甚至人生觀、價值觀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說明以前的說教在當時已經不合時宜,甚至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沖突。這種矛盾在當時的社會中其實是存在的,只是“蛇口風波”加劇了這種矛盾。引發了人們的新思考:新形勢下,如何做才能讓青少年的思想教育更有成效,如何讓新壹代青少年聽得進去?什麽樣的人生觀、價值觀才是正確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確實需要壹個機會,來突破舊的思想藩籬,為自己未來的生活開辟新的價值支點。其實都是這種背景下思想突破的催化劑。

  • 上一篇:介紹張西女王的短文(約300字)
  • 下一篇:人類進化的六個階段,展現了六種不同的進化。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