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蒙古摔跤的習俗

蒙古摔跤的習俗

蒙古摔跤的習俗如下:

草原上的人們把蒙古摔跤稱為“博克”(蒙古語中堅強、團結、持久)。

博克的比賽形式簡單而莊重。根據蒙古族傳統,參賽選手穿著牛皮或帆布制成的“卓德格”(緊身半袖馬甲),裸露的手臂遮住背部。“卓德閣”邊緣鑲嵌銅釘或銀釘,背中間有壹面圓形銀鏡或“吉”字。

腰部系有紅色、藍色和黃三絲綢,稱為“Tseri Bouguer”(圍裙)。穿著由32英尺或16英尺白布制成的肥大“Banzel”(褲子),“Banzel”外套,壹套繡有各種動物或花卉圖案的褲子,以及蒙古靴或馬靴。

獲勝者的脖子上配有壹個由五色彩色絲綢制成的“江嘎”(項圈)。這是壹個拳擊手贏了多少次的標誌。他贏的次數越多,“江嘎”上的彩條就越多。

博克比賽以悠揚激昂的《烏日亞》贊歌開始。對場地沒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平坦的草地或土地上舉行。參賽選手揮舞著強壯的手臂,模仿獅子、鹿、鷹的姿勢翩翩起舞。

比賽規則簡單明了。沒有時間限制,參賽選手不分體重。膝蓋以上的任何地方著地都是負面的。拳擊運動要求選手的腰腿動作協調配合,在對抗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擴展數據:

博克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西漢初年開始流行,元代廣泛發展,清代空前發展。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各地,特別是錫林郭勒盟、通遼市、呼倫貝爾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

烏珠穆沁草原是蒙古族戰鬥的搖籃。為了弘揚拳擊運動,東烏珠穆沁旗在1984成立了摔跤協會,並將每年夏天的6月10定為拳擊節。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將拳擊與中國摔跤合並,正式納入全國摔跤錦標賽。

百度百科-博客

人民網-博克,蒙古最具影響力的運動

  • 上一篇:玻璃珠的歷史
  • 下一篇:楊建國的結局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