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請簡單談談過年蘊含的歷史文化。

請簡單談談過年蘊含的歷史文化。

“過年”起源於我國殷商末年的祭神祭祖活動。最初的日期沒有確定。秦以前規定“過年”的第壹天是65438+二月、165438+十月、65438+十月,直到漢武帝實行“太初歷”,才正式確定在正月初壹。從殷商到清代,中國新年有許多名稱,如陳元,隋朝,元日和元旦。

1912年,民國宣布將陽歷改為1+0為“新年”,但在民間實施遇到障礙,民間仍將農歷正月初壹視為“新年”。中科大教授、天文史學家史雲禮介紹,5438+0914,1年6月,時任內務府首長的朱啟鈐順應民意,提出農歷元旦為春節,端午節為夏令,中秋節為中秋節,冬季至日為冬令。所有公民都要休息,公職人員也允許休假壹天。“經袁世凱批準,這奠定了陽歷初壹為元旦,農歷正月初壹為春節的共存格局。”

直到1914,“大年初壹”的名稱才移到陽歷的1,農歷正月初壹改名為“春節”。2013年到來的龜茲蛇年正月初壹,是自1914以來的第100個春節。

100年以來,春節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民國初年20年,政府壹直試圖把拜年、祭祖、春聯等活動挪到陽歷的元旦。是人民群眾強烈的傳統意識在守著春節。”安徽省民俗學會秘書長王先友說,新中國成立後,壹些封建迷信習俗被去除。改革開放後,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也在改變源於傳統農耕社會的春節,如傳統春節儀式的簡化,壹些人去餐館吃年夜飯,以及通過電話或網絡訪問新年問候。“雖然形式在變,但春節祭祖的內涵沒有變,家人團聚、強化家庭意識的功能沒有變。”王顯友說。

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春節已經走出國門,成為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就像西方的聖誕節壹樣,春節已經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史雲麗認為,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如何進壹步加強對春節等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通過多元文化增添民族魅力,是春節百年之際值得深思的課題。

  • 上一篇:因為寒冷,壹個王朝滅亡了。古代有多冷?
  • 下一篇:付瑤的人物原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