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雲岡石窟的歷史

雲岡石窟的歷史

北魏時期,雲岡石窟的發掘始於文成帝和平初(460),歷時60余年,至明帝鄭光孝宗五年(524)。

此後,東魏、北齊、隋、唐初,平城改為雲中縣恒安鎮。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朝皇室對五洲山石窟寺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歷時十年。

石窟前建有樂瞳、靈巖、鯨拜、振國、護國、天宮、崇福、桐梓、華巖、鬥律十大寺,修復佛像1000余尊。

遼寶二年(1122),金兵攻陷大同,“廟被燒被搶,靈巖樓全被掃”(《大金西京重修華巖寺碑》)。

近代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主要洞窟及其前的木結構(5、6、7號窟)保存完好。

擴展數據:

雲岡石窟的遺產價值;

雲岡石窟造像雄偉壯觀,內容豐富。它是公元5世紀中國石雕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

按發掘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雕塑風格也各有特點。

早期的“譚瑤洞”雄偉壯觀,有著濃郁淳樸的西部氣息。

中期,石窟以精美的雕刻和華麗的裝飾而聞名,呈現出北魏復雜瑰麗的藝術風格。

後期石窟規模雖小,但人物纖細俊秀,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典範,也是“骨瘦如柴,像清如畫”的起源。

雲岡石窟生動地記錄了印度和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了中國佛教造像逐漸世俗化和民族化的過程。

多種佛教藝術雕塑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合。

  • 上一篇:白塔山歷史悠久。
  • 下一篇:miui首個內測版本發布時間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