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與西域交流的過程和意義是什麽?

與西域交流的過程和意義是什麽?

與西域交流的過程:

西域在玉門關和陽關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區。天山以南有幾十個小國,主要是樓蘭、龜茲、疏勒、於謙、焉耆、莎車。在北方為烏孫人建立的政權。再往西,中亞國家有大宛、大嶽、大夏等。

建元三年(公元前139年)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首次出使。雖然他的初衷沒有實現,但他在西域傳播了漢朝的威望,獲得了聞所未聞的地方物資,因此被稱為“空心化”。元壽四年(119),赴丁原二年(115)第二次傳教。此時匈奴已被擊敗,所以第二次西遊比較順利。此後,漢朝逐漸與西域建立了更加頻繁的聯系,並與匈奴展開了爭奪西域諸國的鬥爭。

元豐三年(前108),王惠破樓蘭,破舅媽。太初元年(前104)三年,李光禮攻大灣。征大宛後,在輪臺和渠犁設置使者和校尉負責看管,這是西域設置行政機構的開始。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設西域,保護城和南北路各國,各國與漢的宗藩關系由此確定。元初元年(前48年),在車市設都尉烏雞,管理墾荒防務:元帝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副都尉陳堂發,派遣西域各國士兵遠征安樂窩,殺死挾持西域各國人質,與為敵的直可汗。 誰回漢,匈奴的勢力在西域消失,使得漢與西域的通道非常安全。

與西域交流的意義:

西域經過後,天山南北地區第壹次與大陸融為壹體,逐漸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乃至更多西域的交通要道——著名的“絲綢之路”,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中原、西域乃至更遠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豆類、亞麻、葫蘆科、大蒜、核桃等植物陸續移植到東方。西域的良馬、駱駝、各種珍禽異獸、價值不菲的毛織品也從東方傳來。

後來佛教和佛教藝術也通過中亞傳到西域,再傳到東方,對中國文化影響很大。另壹方面,中原向西域輸送了大量的絲織品和金屬工具,並向西域傳播了鑄鐵和鑿井(包括水井和運河)的技術。這種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西域的社會進步,豐富了中原漢族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 上一篇:德芙巧克力背後的故事
  • 下一篇:華帝屬於什麽檔次?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