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炎陵道的歷史

炎陵道的歷史

炎陵刀作為中國古代的壹種軍刀,它的形成與中國的歷史是分不開的,它是從環頭刀到唐刀再到炎陵刀逐漸演變而來的。延陵刀的形制最早可以追溯到盛唐時期,唐代大畫家吳道子(公元680~760年)在長安景雲寺繪制了著名的壁畫《地府變相》。從畫的角度來看,這把刀用的是繩子和繩索。無獨有偶,在陜西省Xi市鄧家坡村的楊思旭(唐玄宗時期的宦官)墓中,也出土了壹件雙手和身上都帶著兩把彎刀的泥人,與古畫中描繪的彎刀十分相似。這種刀的整體設計與環首刀、唐大刀有較大區別,接近明清流行的腰刀。當北宋遼金戰爭達到白熱化的時候,出現了壹種更接近明清腰刀的劍類武器。當時宋軍裝備的短柄戰刀多為“手刀”,刀刃多為斜鋒短背長刀,但也有部分手刀有類似金鐵刀的弧形上翹刀尖。在李的古畫中,有與金鐵刀相同的刀兵器,但都沒有正式的名稱。直到大道元年(公元1165),靖康之恥三十余年後,南宋軍器監才開始制作新式刀兵器。因其形似大雁的羽毛,這把腰刀終於有了壹個正式的名字——雁翎。

明清延陵大刀的基本特點是刀身較直,刀尖略上翹呈弧形,從刀尖到15 ~ 20 cm的刀背有多處刀刃,壹般稱為反刃(明初部分延陵大刀無反刃,形態更接近金戰刀;有反刃的延陵大刀是明代中後期定型的,而清代的壹些延陵大刀甚至貫穿刃背。刃寬4 ~ 5厘米,脊厚0.6 ~ 0.7厘米(最厚處為1厘米),刃截面為等腰三角形(此刃截面稱為“平”),全長約90厘米,刃長70 ~ 80厘米,柄長15 ~ 20厘米,刃總重6544。明代延陵大刀有壹條血槽,清代延陵大刀有多條血槽,且血槽形狀復雜。古代流傳下來的炎陵腰刀很多。比如沈陽故宮博物院有壹把唐太宗、皇太極的皇家寶刀,全長94.5cm,刃寬4.5cm,脊厚0.7cm,反刃長約10cm,兩面四條血槽,直木繩繞柄,雙弧頭帶鏟。此外,中國國家博物館還有壹把炎陵腰刀,長70 ~ 80厘米,寬3.5 ~ 4厘米。“平”刃兩側有四道血槽,刃上刻有“萬歷十年登州”字樣。因此,博物館確定這把腰刀是抗日名將戚繼光的佩刀,但這把腰刀上的刻字比較粗糙和輕,沒有掌握感。

  • 上一篇:覺醒時代妳最討厭哪個角色?
  • 下一篇: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髓是什麽?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