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山西晉祠的歷史

山西晉祠的歷史

晉祠,原名唐叔虞祠,是為紀念晉國開國皇帝唐叔虞而建。由於他的努力,當地的天氣很好。

虞書死後,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了這個依山傍水的美麗地方,修建祠堂祭拜他,並命名為“唐叔虞廟”。的兒子謝的父親繼位後,因境內有水流,國名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現在山西省太原市也叫“晉陽”,因為它在水的北面,水的北面叫陽。

“晉祠”不是“晉祠”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 * *來參觀王進寺。遊了壹圈,他說現在人民當家作主,中國沒有太子,就把晉祠的“王”字去掉,改名晉祠。

晉祠建於北魏以前,是為了紀念周武王的次子虞書。吳王滅商朝後,分封諸侯,封次子虞書為唐朝。虞書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因為晉江,他把唐朝改成了晉國。後人在懸甕山麓和金水河源處建廟祭祀於叔。李道元《水經註》記載:“國際山上有唐叔虞廟”,即現在的晉祠。歷代都在修建和擴建晉祠。南北朝天寶年間(550-559),晉祠擴建為“建大建築觀,建池塘”。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遊覽晉祠,題寫《晉祠銘及其序》,並再次展開。太平興國九年(984),大雄寶殿建在山枕上,供奉唐叔虞。到北宋天盛時(1023-1032),唐叔虞被追封為汾東王,其母蔣易也被供奉在正殿。在熙寧年間(1068—1077),蔣易被命名為“紀靈·趙霽聖母”,所以它被稱為聖母院。後來,唐叔虞祠堂北遷,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在漫長的歲月裏,晉祠多次新建、擴建,面貌不斷變化。南北朝時,文宣帝高陽推翻東魏,建立北齊,定都晉陽,天寶年間(550-559)擴建晉祠,以“擴樓觀,築池”。隋朝黃凱統治時期(581-600),在寺廟區的西南方修建了壹座舍利塔。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赴晉祠,題寫《晉祠碑記》並重新展開。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趙光義在晉祠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建築,修繕完成後還刻有碑文。宋仁宗趙真在天盛年間(1023—1032)立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弋江修建了宏偉的聖母院大殿。自從北宋天盛時期修建了聖母院大殿和魚塘飛梁之後,廟區的建築布局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後鑄造了鋼鐵俠,又增加了紀念館、鐘樓、鼓樓、水鏡臺。就這樣,以聖母院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第二次完工了。原本位於正確位置的唐叔虞神廟位於它旁邊,退居次要位置。

  • 上一篇:武漢大學藥學院的歷史沿革
  • 下一篇:2020年,10,10,歷史總是在某種東西中前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