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新媒體表達為何新?

新媒體表達為何新?

新媒體這個詞在使用的時候往往是指相對於用戶來說比較新鮮的媒介,但在該媒介上的表達卻為何需要變新呢?比如報紙從紙媒到app為何不僅僅是內容的轉移而需要在形式上也做出改變呢?

在我看來。新聞永遠是壹項面向大眾的事業,只有適應大眾的需要,才能發揮它的活力。

中國過去是以農業為主,人們不需要知道其他地方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們只需要知道自家地裏的收成如何。甚至遠壹點的親戚也不甚來往。所以當時的信息傳遞大都發生於官員之間,也就是常見的邸報。

但是到了現在,商業貿易的繁榮使得遠距離的人們需要實時的交換信息,媒介也就需要更新,內容的傳播方式也需要更新。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新聞作為信息的壹種,新聞的傳遞需要適應信息傳遞的變化。信息需要如何傳遞則是根據人們的需要而改變。如果我需要了解用戶的需求,自然就需要數據,但是簡單的數據收集除非專業人員,否則企業老板也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含義,更何況是廣大層次不壹的股民。所以可視化的數據方式就被迫切的需要。

此外,隨著網民的擴大,網民對於信息的需求也擴大,同時由於網民的耐心下降,以及將思考的過程讓渡給媒體。媒體就需要用網民能理解的方式將收集的信息進行相應的處理。這就是新媒體的“新”表達。

常見的新表達有“數據可視化”、動圖、視頻、音頻等,多元融合。單純的文字需要讀者的思考,文字固有的抽象性,被焦急的網民所“唾棄”。(這不能說是網民素質不高,可能是解讀信息的過程需要大量的精力,而當代網民多“疲於奔命”。)

因此,新媒體要在報道新聞的過程中需要代替網民的大腦,對信息進行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容易出現“新聞失實”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大腦對信息的處理都是主觀的,誰能在用自己大腦的時候不帶主觀情緒呢?

所以,在新媒體從業者提高自身能力達到壹專多才的時候,網民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不能什麽信息都讓他人替自己處理,從而逐漸喪失掉自己的思考能力。批判思維是需要常常訓練的,如果在接受信息的時候常常將批判過程讓渡給他人,就會喪失批判的能力。

但是在“新表達”的過程中,網民可以從中學習到多維度的思考能力。不僅從文字的線性思維中思考問題,還需要從圖片、視頻中獲取文字所不能傳達的情感維度,以及在記者無法觀照的角落,也需要出現網民的身影。

  • 上一篇: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全日制会计专硕毕业校招企业有哪些
  • 下一篇:月亮的美稱雅號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