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 抗戰到底多少年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 抗戰到底多少年

是14年。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壹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十四年抗戰。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人們往往把政府宣戰作為敵我雙方交戰的開始,並以此作為“八年抗戰”的依據。

但這忽略了另外壹個事實,即當時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的時間不是在七七事變後,而是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的1941年12月。作為壹場反侵略戰爭,中國抗日戰爭與兩國兩軍間的普通戰爭有很大不同,這是壹場弱國反抗強國、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

這就決定了抗日戰爭不是壹場簡單的政府和軍隊之間對決的戰爭,而是壹場由人民群眾廣泛參與並發揮了巨大力量的人民戰爭,是壹場促進民族覺醒民族團結的戰爭。

人民群眾由戰爭的旁觀者躋身於重要的參與者,人民性是這場反侵略戰爭的獨特特性。這決定了抗日戰爭的進程不是由軍隊的壹兩個大的作戰行動所決定,而是由人民群眾的動員和參與程度來決定的。因此,在界定抗日戰爭的起點問題時,就不宜單純以政府是否宣戰作為“標準”。

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在局部抗戰的六年中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把精力主要放在“剿***”上,極力壓制廣大群眾的愛國熱情,甚至調集十幾萬大軍對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進行圍剿破壞民眾抗戰,還捏造罪名逮捕了沈鈞儒、鄒韜奮等救國會領導人,造成轟動壹時的“七君子事件”。

但國民黨的倒行逆施並不能阻止廣大愛國民眾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

中國***產黨代表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意願,站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最前列。

自1931年9月20日至1932年4月15日,中***中央與中華蘇維埃***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分別發表了《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為國民黨反動政府出賣中華民族利益告全國民眾書》《對日戰爭宣言》等十多份文件,堅決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號召收復失地、抗日救國。

在中國***產黨的號召和推動下,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城鄉蓬勃興起。九壹八事變後,各種形式的抗日義勇軍,在中國***產黨的影響和推動下迅速遍布於東北各地,拿起武器英勇抵抗日本的侵略。

全民族抗戰爆發後,與國民黨堅持單純依靠政府和軍隊的抗戰路線不敢發動人民群眾不同,中國***產黨堅持全面全民族抗戰路線,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把發動群眾武裝群眾放在抗戰重要位置。

正是堅持了人民戰爭的思想,充分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武裝群眾,中國***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才能在敵後堅持抗戰並獲得巨大發展,到抗戰勝利時,中國***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到近100萬平方公裏,人口近1億,從而證明了“兵民是勝利之本”。

“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壹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十四年抗戰”概念,可以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人民群眾在抗戰中發揮的決定性作用,理解全面全民族抗戰路線和人民戰爭思想的重要意義,理解抗日戰爭在促進中華民族覺醒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擴展資料:

確立“十四年抗戰”的重大意義:

1、有利於完整還原抗日戰爭的歷史過程

“十四年抗戰”是指,中國抗日戰爭開始於1931年的“九壹八”事變,結束於1945年日本簽訂投降書,經過了14年艱難曲折的鬥爭歷程。

其中,以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戰時期,後8年是全國抗戰時期。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

壹方面,局部抗戰與全國抗戰各自具有鮮明的特點。局部抗戰時期,就全國範圍而言,雖然軍事行動主要發生在東北、華北及上海等局部地區,抗戰的規模、範圍、投入都比較有限。

它卻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相互推動、***同發展,並為全國抗戰準備著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特別是人心、人力等方面的條件,對於喚起民族覺醒,發動全國抗戰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國抗戰時期,中華民族空前覺醒,舉國團結抗戰的局面業已形成,與日本侵略者不僅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更加激烈的軍事較量,同時也在其他各領域進行了全方位的抗爭。全國抗戰的範圍之廣、規模之大、投入之多、影響之深,都是空前的。

另壹方面,14年抗日戰爭是壹個連貫的、發展的歷史過程。從日本方面看,自“九壹八”事變發動蓄謀已久的、大規模的侵華戰爭後,無論日本在侵略的具體目標、政策、步驟和手段上如何變化,但其實現先征服“滿蒙”、再侵占整個中國、進而稱霸世界的大陸政策的戰略企圖始終沒有改變。

其侵華戰爭由局部侵略擴大到全面侵略的罪惡步伐始終沒有停止。從中國方面看,自“九壹八”事變開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正義戰爭後,無論面臨的形勢多麽復雜,遇到的困難多麽巨大,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鬥爭從未中斷過,中華民族團結覺醒的潮流從未滯緩過。

因而,中國抗日戰爭經歷了壹個由局部抗戰演變為全國抗戰的歷史過程。局部抗戰是全國抗戰的基礎和準備,全國抗戰是局部抗戰的延伸和擴大,盡管二者不能等量齊觀,卻***同構成壹個連續的歷史鏈條。

從這個角度說,“十四年抗戰”不僅對8年全國抗戰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而且也肯定了6年局部抗戰的歷史地位,完整還原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真正體現了對歷史的尊重。

2、有利於客觀反映中國***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抗日戰爭的基本特點,壹是民族解放戰爭,二是人民戰爭。前者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力量,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後者要求充分地動員和組織民眾,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戰爭。

這既是處於積貧積弱、“壹盤散沙”狀態的中國免遭厄運的客觀要求,也是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必然選擇。

掌握國家政權的國民黨集團,曾在壹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誤國方針,推行對內武力“剿***”、對日妥協甚至“不抵抗”的錯誤政策,既削弱了抗日力量,也給了日本侵略中國以可乘之機。

在中華民族面臨空前危機的關鍵時刻,中國***產黨代表全民族的根本利益,首先高舉起武裝抗日的大旗,肩負起民族解放先鋒的歷史重任。

中***中央自“九壹八”事變後即通電全國,號召廣大民眾迅速行動起來,組織起來,建立反日武裝,驅逐日本侵略者出中國,並於1932年4月以中華蘇維埃***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名義正式對日宣戰。

在中國***產黨的號召、影響和領導下,東北地區的愛國軍民沖破國民黨對日“不抵抗”政策的束縛,相繼興起為數眾多的抗日義勇軍,壹度形成抗日鬥爭的高潮。

義勇軍鬥爭受挫後,中國***產黨直接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成為東北抗日鬥爭的主要力量。至1937年秋,東北抗日聯軍***組建成11個軍、3萬余人,活動範圍遍及南滿、東滿、吉東、北滿70余縣的廣大地區。

東北抗日聯軍和此前東北抗日義勇軍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抗日遊擊戰爭,沈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民族精神,擾亂了日軍進攻中國關內的計劃。

繼東北愛國軍民開始抗戰後,全國抗日救亡運動屢掀高潮,上海軍民進行了“壹·二八”淞滬抗戰,長城壹線和察哈爾、綏遠等地的愛國軍民相繼展開了英勇抗戰,從而使局部抗戰在曲折中不斷向前發展。

為了匯聚盡可能多的力量以抗日禦侮,中國***產黨秉持民族大義,積極倡導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

早在1933年1月,中國***產黨即發表了願在停止進攻紅軍、保證人民民主權利和武裝民眾三個條件下,與全國各軍隊***同抗日的宣言。

1935年8月1日,中***駐***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八壹宣言》,呼籲停止內戰,實現對日作戰。12月,中***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正式確立了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基本政策。

此後,為促使國民黨蔣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中央不斷調整政策,從“抗日反蔣”發展為“逼蔣抗日”“聯蔣抗日”,特別是力促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國***兩黨合作邁出了決定性的壹步,推動了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初步形成,準備了全民族抗戰的前提條件。

中國鄉村建設派領導人梁漱溟評價說:“自日本侵略中國後,中***提出壹系列的抗日主張,特別是國***合作,壹致抗日,深得人心”。

如果說抗日戰爭的歷史是靠全民族的力量寫就的,是靠中國人民的力量寫就的,那麽在局部抗戰時期,中國***產黨為凝聚全民族的力量,為動員和組織人民的力量所作出的重大貢獻,無疑是不可磨滅的。

如果因為國民黨政府在前6年局部抗戰中沒有起主導作用甚至還在壹個時期內阻撓抗戰,就否定這6年抗戰的存在,那也是不符合抗日戰爭實際的。

所以,以“十四年抗戰”來敘述抗日戰爭的歷史,不僅能夠涵蓋盧溝橋事變之前愛國軍民所進行的抗爭,比如東北抗戰、“壹·二八”淞滬抗戰、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綏遠抗戰以及“壹二·九”運動等重要內容。

而且能夠更好地反映中國***產黨率先號召並領導廣大人民開展抗日鬥爭,積極倡導建立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歷史事實,凸顯中國***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人民網——確立“十四年抗戰”的重大意義

人民網——於興衛:為什麽是“十四年抗戰”

  • 上一篇:漢明帝尊師的原文
  • 下一篇:易學典點讀機E580的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