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舍生取義的人物和事例有哪些?

舍生取義的人物和事例有哪些?

舍生取義的人物和事例有:

1、文天祥

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範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誌。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終年47歲。

2、蘇武

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須發皆白。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3、吉平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視為國賊。壹位洛陽名醫名喚吉平,忠漢室,與漢國舅董承等人***謀誅曹。他打算在為曹操送藥時下毒,卻不慎泄露了天機。曹操命人痛打吉平,逼他招出何人指使。吉平血流滿階仍只是痛罵曹賊,後撞階而死。在羅貫中筆下,他是有名的忠義之臣。

4、屈原

屈原,看著楚國的大好河山壹點點地被吞嚙,看著那壹群奸佞小人為了壹己榮華諂媚楚王,至國家於不顧。此情何堪?他決不願同流合汙,最後在絕望之中毅然決然的投入汨羅江。我理解此時的屈原,他是帶著對楚國的無限眷戀,帶著對楚國人民無限的愛離開了這個他曾熱戀過的世界。他知道與其卑躬屈膝的活還不如轟轟烈烈的死!是的,屈原的軀體是隨著滔滔的江水流逝了,可他的浩然正氣卻永遠激勵著壹代又壹代的中國人。

5、孟子

孟子周遊列國,卻並非求官,而在於行“道”,因此有《孟子將朝王章》,對於齊王的非禮之召給予回擊,表現出傲岸的個性。孟子雖然不視金錢如糞土,卻也不追財逐利,而是清醒地認識到“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千古多少文人雖然在封建專制的重壓下卻都能保住氣節,殺身成仁,舍身取義。

  • 上一篇:佩拉杰群岛的说明文
  • 下一篇:畢業生登記表班級鑒定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