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中国对联演义·第十二回

中国对联演义·第十二回

北宋时有一位著名人物——王禹偁。 此君字元之,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公元九八三年)进士及第。 ,王禹偁行高辈尊,颇受后代学人推重。 晁说之《嵩山集》十五卷云:“本朝来,王元之之后晏公,晏公之后欧阳公,欧阳公之后东坡,皆为一时之龙门,而门下洒扫迎之士,其后为卿公将相者类不可数也。”

王元之五岁已能诗。一次太守赏白莲,随从向太守介绍说,王禹偁是个于是就叫他过来作一五绝,诗云:“昨夜三更后,姮娥堕玉簪。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又云:“佳人方素面,对镜理新妆。”守曰:“天授也。”(《诗话总龟》宋·阮阅编)

王元之七八岁已能文。郡从事毕士安询问其家境,知他父母依靠磨面为生,于是让他以磨作诗。元之随即吟道:

但心中存正,何愁眼下迟。

得人轻借力,便是扭转时。

诗中的“心”,指磨盘的中心;“眼”,指磨盘上用来灌料之窟窿。诗意为:只需磨盘安得正,不怕眼下得慢。如若有人稍稍使劲,盘自能不停转。这诗磨一语双关,让毕文简十分明白,于是便允许王禹偁跟自己的弟子一起念书。

一日,太守请毕文简赴宴,席间太守出句:

牡马能言争似凤

坐客中没人能对,毕亦未想好下联。回家后,即将上联写于屏风上。王禹偁见后,在其下书云:

蜘蛛虽巧不如蚕

文简赞叹道:“真是经纶之才啊。 ”以后就称呼王禹偁为“小友”,两人成为忘年之交。

王禹偁诗学白居易、杜甫。

有句云:“弟弟声名文集草,画面衣食簿书堆”。“泽坂色人正憔悴,道旁山鬼谩揶揄。”与乐天句非常相似。

某日,他在商州作《春日杂兴》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事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他儿子嘉佑说道:“老杜曾经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这样的句子,你的句子和那很相近。” 于是请求王元之起源。王禹偁高兴地说:“我的诗精粹成熟,竟然能暗合杜诗吗?” 于是又作云:

本与乐天为后进,

敢期杜甫是前身。

最终也未更改先前的那首诗。

王禹偁在去蕲州做官前已患哮喘,到任谢上表有联句曰:

宣室鬼神之问,绝望生还;

茂陵封禅之书,付之兄弟

皇上见之惊愕,问身边侍臣:“禹偁安否?以此语?”不料未及一月,王禹偁竟去世,年仅四十八。遗表曰:“岂知游岱之魂,遂协生桑之梦。”

王禹偁其人品文章于后世影响必然,欧阳修称“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书王元之画像侧》) 》),苏轼称其“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王元之肖像赞》)。

王禹偁经常提携后辈。有刘少逸者,北宋人,年方十一,文辞精敏。他潘阆老师带着他去见长洲县令王禹偁、吴县县令罗思纯,他们前辈就以联句试之,刘少逸反应敏捷,令人惊叹。

罗思纯:无风烟焰直;

刘少逸:有月竹阴寒。

罗思纯:日移竹影侵棋局;

刘少逸:风送花香入酒卮。

刘少逸:风送花香入酒卮。 >

王元之:风雨江城暮;

刘少逸:波涛海寺秋。

王元之:一回酒渴思吞海;

刘少逸:几度诗狂欲上天。

他们由此惊异。后刘少逸名声远扬,进士及第。

男女所及文化王禹偁之人毕士安,一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景德初,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二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此君为人正直,勤于政务,治学严谨,知人善任,真宗拟用为宰相,毕士安则谦让寇准,向宋真宗上书曰:“寇准忠义两全,善断大事,以为是宰相之材。”后毕士安与寇准同时升为宰相,毕士安兼修国史,位在寇准之左。

  • 上一篇:黃土高坡 歌詞
  • 下一篇:求助各位達人nvidia quadro M500m顯示卡什麽水平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