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安妮的日記講了什麽內容

安妮的日記講了什麽內容

《安妮日記》作為自己第壹部獨立導演的戲劇作品,是在北京SARS瘋狂肆虐的時候。那時候,我突然面對死亡或者是空蕩的王府井大街或者劇場內80人戴上了白色口罩或者是我只能呆在家裏,我恐懼了。坐在21層樓房的窗口前,我常常會想生命的瞬間與無期。那是壹場無硝煙的戰爭。我想,真正的戰爭無非是把我們內心的恐懼放大再放大吧,因為,我

們還是在“和平年代”裏直視著伊拉克、阿富汗等國家從大到零星的戰爭。我們隔山望去,戰爭依然進行著,無數貧民百姓在其中煎熬,戰爭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與我們隔絕

回到生命本質,每壹個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細審視,其實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與夢想。但事實是,我們壹再壹再的為生存忙碌時,我們就會對尋找和堅持棄權。通過SARS這場遭遇戰,我們可以清醒的認識到,人類社會越高級越精致越龐大,也就可能越脆弱,就象玻璃制品,表面上堅硬而華麗,但被不知名的硬物壹碰,就會稀裏嘩啦。不光奇病怪疫,不安全的因素也在徘徊窺伺。

於是,我不止壹遍的閱讀《安妮日記》,我也想讓更多以為我們可以安之若素生活的人閱讀到她。

二、背景資料:

簡言之,《安妮日記》是以壹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期(壹九四二年---壹九四四年),戰爭境況對於德國納粹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於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是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壹家,隨後又來了壹位猶太醫生。從壹九四二年七月躲藏之日始,那天安妮剛剛過完十三歲的生日,八個人在密室裏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仁幫助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壹切。在漫長的25個月內,唯有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每壹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面對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關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成長為壹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於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現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八個個性不壹的人,對於繼續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現,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壹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現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安妮日記》的誕生,是安妮父親——當時唯壹幸存的人為了女兒的夢想而整理出版的壹本傳記,壹經出版風靡全世界,六十年代,美國百老匯、好萊塢都以戲劇、電影的形式介紹了安妮和她的《安妮日記》。該劇當年獲得普利策獎,紐約評議家獎,戲劇舞臺獎等,在全世界範圍內廣受歡迎,使不同國度的不同階層的人為之動容,是她所表現出的令人不可思議的在精神、情感、理想等方面的巨大豐富與真實。今天,我們再次觸碰她,是因為她正好契合了我們現在生活所要面臨的心理需求,時代是變了,但生活依然重現著歷史。

記錄片中當時的幸存者如是說:“在安妮日記中,安妮是如此的真實和形象,我覺得那日記每壹個字都會磁鐵般吸引著妳”;“假如安妮知道自己出了名的話,她壹定會很高興的,我不知道她會不會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它”;“盡管她如此年輕她已經知道該怎樣生活”……

三、今天我們又要說什麽

壹般人總是將《安妮日記》與控訴德國納粹的暴行或是壹個小女孩的成長聯系起來,但是不僅僅如此,在密室中發生的壹切,“正當惡劣的環境象山壹樣壓在人們頭上的時候,我們看到,特別是成年人,是立刻調整自己的行為,想方設法順應環境;還是在這種調整中以環境壓力作為放棄理想與原則的借口?”就象萬達安先生在和平時期還能幫助初到荷蘭的弗蘭克先生,為什麽在這種絕境下卻表現出極端的自私去偷孩子們的食物?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而十三歲的安妮呢?她面對死亡的陰影,她的心靈壹直是和平與真摯的。安妮說:“我常常沮喪,但從不絕望,我把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險,它僅僅是趣味生活的美麗開端。當我擡頭凝望天空,我總會感到事情會越變越好,殘酷終將結束,和平與寧靜會重新來臨,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也許有朝壹日我能夠實現所有的夢想:我最大的夢想是成為壹名記者並最終成為享譽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堅信,人們的內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所以,在閱讀《安妮日記》時,大的戰爭背景下,我得到更多的是壹種溫暖人心的東西貫徹始終。如:開場安妮剛來到這個密室,她會覺得“這兒象個小客棧,壹個非常奇特的夏季公寓”;她會對不配合其跳舞的姐姐說“妳知道我們快要忘記怎麽跳舞了…當我們出去的時候,我們什麽事都忘了”;她會從頂樓窗戶去遙望“那兒是水上住宅……壹個船夫和他壹家人住在那兒……他們有壹個小男孩,剛會走路,我真擔心有壹天他會掉進河裏,我老看著他……”妳會發現她的生活在密室中也如此豐富,以致姐姐都會由衷地說“我妒忌妳是因為在早晨起床妳已經有事要安排了。”……這種種歡快溫暖的種子縈繞在每壹個角落,細節隨處可見,是安妮帶給周圍的每壹個人。明知極其困難的情況,過節時安妮還是為每個人準備了溫暖人心的禮物。

同時,對於戰爭她會大聲疾呼:“我們年青,瑪格特、彼得,還有我!妳們大人已經有妳們的選擇!但是看看我們……如果我們壹開始就想著在這個世界上所有可怕的事情,我們就得死。在每樣東西……思想、希望……在每樣東西,正在被毀滅的時候,我們要盡力去堅持壹種理想。世界這樣亂七八糟不是我們的錯。我們還未出世的時候這些就開始了。”

對饑餓,安妮可以形容“肚子空空的,可咕嚕咕嚕,全是各種各樣的調子。萬達安先生是深沈而低調,象大提琴。彼得是高音,象是吹長笛。當我們圍在壹起吃晚飯時,好象壹個管弦樂隊在調音,只需要托斯卡裏尼舉起指揮棒,我們就可以演出華格納的《女武神》了。

對彼得的喜歡,她可以說:“我必須承認,坐在天窗下面,感覺到陽光照在妳的面頰上,擁抱著壹個可愛的男孩,有什麽比這更愉快嗎?”

我跟著安妮在每壹處尋找這樣的種子,希望她在溫暖我的同時能溫暖每個人,我決定把她在舞臺上放大。我覺得更多是內心摒棄恐懼以外的東西——總有壹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我不斷地在尋找,有壹天,終於在我筋疲力盡時,我找到更堅定的主題:在絕境中要不斷看到自己制造的希望與美好,雖然最終走向毀滅。

四、我們如何去做

在明確內心的需要後,我確定演出的完整性要達到寫實與表現的完美結合,在大的極致殘酷情境下,去表現最真實的人的內心情感與人物之間的情感交流。大處表現寫意,細節內容寫實。總體走現實主義的路子:以寫實的手法、生活化的語言,遵循生活的邏輯,創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達到對普通人的關註。這應該是壹出打動人內心深處的戲劇。--話劇《安妮日記》導演—姬沛

回答者:冰藍不二 - 秀才 二級 8-24 16:58

簡言之,《安妮日記》是以壹個小女孩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後期(壹九四二年---壹九四四年),戰爭境況對於德國納粹越來越緊迫,同時,他們對於猶太人的大肆屠殺也是不斷加劇。安妮.弗蘭克隨著家人躲藏到父親公司的頂樓上,同時還有父親的朋友萬達安壹家,隨後又來了壹位猶太醫生。從壹九四二年七月躲藏之日始,那天安妮剛剛過完十三歲的生日,八個人在密室裏生活了25個月之久。白天他們不能說話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動靜包括嚴禁上廁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們只能依靠父親公司的同仁幫助供給食品生活用品,和獲知外界的壹切。在漫長的25個月內,唯有安妮用她的筆,用她要做個作家的夢想,支撐她記錄下頂樓內每壹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長,面對思考戰爭、反猶太人主義、思考與父母關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成長為壹個成熟的對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為突然處於狹小的空間,突然面對每天被發現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八個個性不壹的人,對於繼續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現,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實的表現——這種真實本身所傳達出的信息與意義就能讓所有人感受到壹種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終被發現被逮捕送往納粹集中營。

《安妮日記》的誕生,是安妮父親——當時唯壹幸存的人為了女兒的夢想而整理出版的壹本傳記,壹經出版風靡全世界,六十年代,美國百老匯、好萊塢都以戲劇、電影的形式介紹了安妮和她的《安妮日記》。該劇當年獲得普利策獎,紐約評議家獎,戲劇舞臺獎等,在全世界範圍內廣受歡迎,使不同國度的不同階層的人為之動容,是她所表現出的令人不可思議的在精神、情感、理想等方面的巨大豐富與真實。今天,我們再次觸碰她,是因為她正好契合了我們現在生活所要面臨的心理需求,時代是變了,但生活依然重現著歷史。

記錄片中當時的幸存者如是說:“在安妮日記中,安妮是如此的真實和形象,我覺得那日記每壹個字都會磁鐵般吸引著妳”;“假如安妮知道自己出了名的話,她壹定會很高興的,我不知道她會不會用自己的生命來交換它”;“盡管她如此年輕她已經知道該怎樣生活”……

參考資料:

/h/2003-10-20/2110217905.html

回答者:┝噯情√_A46 - 試用期 壹級 8-24 17:04

安妮·弗蘭克[德國]

來源:綠土地 作者:文壇采編 日期:2005-10-27 19:10:21

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於德國貝爾森集中營時,距離她的16歲生日尚差3個月。奧托·弗蘭克(Otto H.Frank)安妮·弗蘭克的父親,是弗蘭克壹家經歷納粹恐怖統治後的唯壹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傳揚女兒的日記,1980年去世。

《安妮日記》[德]安妮·弗蘭克/著 海南出版社 19.8元

內容簡介

壹個十六歲的少女,最大的願望是做壹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壹場邪惡的戰爭,於花季之齡死於納粹集中營。

這本日記是安妮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作為壹名成長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在種族歧視和戰爭迫害的社會大環境中,藏匿且充滿恐怖的密室生活,在她樸實流暢的筆下,深深地揪動著每壹個讀者的心,因此,安妮日記不僅僅是壹名成長中的少女的心靈獨白,更是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道。

前言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這日記是純為自己而寫。後來,1944年有壹天,荷蘭流亡政府的成員傑瑞特·波克斯坦(Gerrit Bolkestein)在倫敦廣播電臺宣布說,他希望在戰爭結束之後,能搜集有關荷蘭人民在德軍占領之下的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公諸大眾。他特別提到信件與日記,作為例子。

安妮收聽到這段話,為之動心,於是決定在戰爭結束之後,要根據她的日記出版壹本書。她這就開始將她的日記加以改寫、編輯,潤飾文字,刪去她認為不夠有趣的部分,並且靠回憶增加壹些內容。同時,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記。學術界編纂的《安妮的日記:評註本》(The Diary of Anne Frank:The Critical Edition,1989),將安妮第壹次寫成、未經整編的日記稱為A版,以別於第二次所寫、經過整理的版本,這第二種版本,壹般稱為B版。

安妮日記的最後壹則,所標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藏在“密室”(SecretAnnex)的八個人被德軍逮捕。蜜普·吉斯與貝普·弗斯庫吉爾,也就是在同壹幢建築工作的兩位秘書,發現安妮的日記散落壹地。蜜普·吉斯將這些紙頁收好,藏在壹層抽屜中,未加閱讀。戰爭結束,安妮被證實已經過世,她便將這批日記交給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OttoFrank)。

奧托·弗蘭克斟酌許久,決定完成女兒的宿願,將日記出版問世。他從A與B版中選材,編成篇幅較短的壹種版本,後來稱為C版,全世界讀者歷來讀到的《安妮日記》(TheDiaryofayoungGirl)就是這個版本。

奧托·弗蘭克選材的時候,根據了幾項標準。首先,篇幅必須精簡,以便符合荷蘭出版公司那套系列要求的規模。其次,安妮筆下與她自己的性事有關的文字也要刪除,安妮日記首度問世的時代,也就是1947年,公然將性事付諸筆墨,不大合俗,在青少年讀物裏尤屬不宜。最後,出於尊重死者,日記中對奧托的亡妻及“密室”中其他人有些失敬之處,也未予刊行。安妮開始寫日記是十三歲,停筆時是十五歲,對自己的壹切好惡都直言無諱。

奧托·弗蘭克1980年辭世,遺言將女兒日記手稿贈予設在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家戰爭檔案研究所”。由於這批日記出版以來,其真實性壹直有人質疑,戰爭檔案研究所下令徹底調查,證明真實性毫無可疑後,將日記全文連同巨細靡遺的調查報告壹並出版。這個評註版不但包括A、B、C三個版本,還收入弗蘭克家族的背景資料、這家人被逮捕與發配的始末,以及安妮的筆跡研究、筆跡研究所用的資料,壹應俱全。

奧托·弗蘭克的遺產由坐落在瑞士巴塞爾的“安妮·弗蘭克基金會”繼承,該會因此也擁有他女兒的版權。該會後來決定為日記推出壹種增訂的新版本,供應壹般讀者。無數讀者得識安妮的日記,原是奧托·弗蘭克所編版本之功,我們這個新版本也無損舊版之美。新版本的編輯與增訂工作,由作家兼翻譯家米裏亞姆·普雷斯勒(MlirjamPressler)擔任,從安妮的A與B兩個版本取材,對奧托·弗蘭克的內容加以補充。本版已獲得安妮·弗蘭克基金會批準,內容大約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希望能讓讀者更了解安妮的內心世界。

安妮撰寫其日記的第二版本(B版)時,為裏面的人物使用了假名。她本來想稱自己為安妮·歐理斯(AnneAulis),後來又想以安妮·羅賓(AnneRobin)自名。奧圖為其家人使用真名,其余人名則依照安妮的心意。這麽多年來,在“密室”裏協助這家人的幾個人,其真名已眾人皆知,我們這個版本因此使用他們的真名,因為我們現在應該讓他們以真名實姓居功了。至於其他角色,則仍用“評註本”中的假名。對於不願曝光的人士,我們則使用戰爭檔案研究所為他們取定的姓名字頭縮寫。

讀者不妨記住,我們這個新版本有許多是以安妮十五歲時寫下的B版為根據。安妮有時候會回顧從前,為某則日記寫下幾句評語。這些評語,我們都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清楚標識。安妮拼字與其他文字上的疏誤,我們也代為改正。除此之外,本版文字都忠於安妮的原作,因為這是歷史紀錄,多事編派與澄清都是不宜的。

後記

1944年8月4日,大約十點到十點半之間,壹輛車子在普林森葛拉赫特街263號門前停車,車中走下幾個人:全身制服的納粹黨衛隊中士卡爾·約瑟夫·席爾柏包爾,以及至少三名荷蘭籍安全警察,後面這幾人武裝,穿便衣。壹定有人向他們通風報信。

他們逮捕了所有藏在密室裏的人,以及幫助他們的維克多·庫格勒與約翰斯·克萊門兩人——沒有捕到蜜普·吉斯與伊莉莎白(貝普)——且搜索貴重物品與現金,全部沒收。

庫格勒與克萊門被捕後,送到阿姆斯特丹壹處監獄。1944年9月11日,他們未經審判,被解往荷蘭阿莫斯弗特壹處集中營。克萊門因為健康不良,在1944年9月18日獲釋。他從此住在阿姆斯特丹,1959年過世。

庫格勒1945年3月28日被送往德國強迫勞動的時候,和幾位囚友逃脫。他1955年移民加拿大,1989年在多倫多去世。

伊莉莎白(貝普)·弗斯庫吉爾·維傑克1983年在阿姆斯特丹去世。

蜜普·桑特洛席茲·吉斯目前還住在阿姆斯特丹;她丈夫詹已於1993年去世。

密室八人被捕後,立即送到阿姆斯特丹壹處監獄,然後解往威斯特波克,該地在荷蘭北部,是專門監禁猶太人的壹個中繼站。就在這天被解送,三天後抵達奧希維茲集中營(波蘭)。

根據奧托·弗蘭克的證詞,赫曼·凡·佩爾斯(凡·丹)1944年10月或11月被送人奧希維茲營中的毒氣室毒死,就在毒氣室拆除前不久。

奧古斯特·凡·佩爾斯(皮特洛尼拉·凡·丹)被從奧希維茲解往貝根貝爾森,再解往布亨瓦德,1945年4月9日送到特雷希恩市,後來顯然又轉到另壹處集中營。可以確定她沒有活下來,只是遇害日期不得而知。

彼得·凡·佩爾斯(凡·丹)1945年1月16日被迫參加從奧希維茲到矛特豪森(奧地利)的“死亡行軍”,1945年5月5日在矛特豪森喪生,距這個集中營獲得解放只有三天。

富利茲·費弗(杜瑟爾)被從布亨瓦德或薩克森豪森解往紐恩加姆集中營,1944年12月20日死於營中。

艾蒂絲·弗蘭克1945年1月6日,在疲餓交加之中死於奧希維茲-柏克瑙。

瑪各與安妮·弗蘭克在那年10月底,被從奧希維茲解往德國漢諸威附近的貝根貝爾森集中營。1944至1945年,由於衛生條件奇差,爆發斑疹傷寒,奪走數以千計營囚生命,瑪各也在其中,數天之後,安妮也不免。推定她是2月底或3月初去世。兩個少女的屍體大概被棄置於貝根貝爾森的亂葬崗之中。這個集中營1945年4月12日被英軍解放。

1944年9月3日,威斯特波克最後壹批猶太人離營,他們八人之中,只有奧托·弗蘭克活著走出集中營。奧希維被俄軍解放後,他被經由奧德薩與馬賽送回阿姆斯特丹。他在1945年6月3日抵達阿姆斯特丹,在這裏住到1953年,移居瑞士巴塞爾與他壹個姐妹的家人會合,後來他壹個兄弟也來此居住。他後來與艾爾傅莉德·馬可維茲·蓋林格結婚,後者原住維也納,也進過奧希維茲,丈夫與兒子在矛特豪森遇害。奧托·弗蘭克1980年8月19日過世,過世前壹直住在巴塞爾城外的柏斯費爾登,在這裏致力傳揚女兒的日記,讓全世界的人***享。

《安妮日記》:記錄二戰中猶太人的苦難

2005年05月27日 07:57: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1942年10月9日,我們的許多猶太朋友成群地被帶走,蓋世太保用運送牲畜的卡車把他們運送到威斯特伯克集中營,我們相信他們中的大部分將會被殺害……

“1944年2月3日,我已經到了無所謂生死的臨界點,沒有我地球照常運轉……

“1944年7月15日,這真是壹個奇跡,至今我還堅持我的信仰:盡管人們都有這樣那樣的荒謬和缺陷,但我堅信人們內心的最深處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當安妮故居博物館館長漢斯·威斯特拉給記者打開《安妮日記》時,13歲的猶太女孩安妮對蓋世太保的恐懼、對躲藏生活的絕望和對世界天真的幻想,壹點壹滴地匯集成壹幅真實而悲慘的歷史畫卷。

壹如其他安妮故事的講述者,漢斯把那段歷史故事娓娓道來:“安妮·弗蘭克是壹位猶太少女,原來居住在德國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13歲的安妮收到壹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

同年7月6日,由於迫害猶太人的風聲緊急,她的壹家和朋友***8名猶太人藏到了她父親公司的密室,從此開始了歷時25個月的暗無天日的生活。

漢斯說:“安妮雖然躲在密室裏,但她的日記中所記載的大都是外面發生的事情。”她描述了猶太人如何被德國納粹殘酷迫害和屠殺。她寫到了避難時期生活的困窘,多次描寫阿姆斯特丹被轟炸所造成的恐懼,不斷譴責種族歧視,而藏匿中的日常生活又充滿了恐怖。

另壹方面,《安妮日記》還向人們展示了小安妮作為壹個成長期的少女,如何面對戰爭和種族迫害、自我成長與定位、尋求自由等心路歷程。這些平凡而真實的歷史記錄,伴隨著主人公的心境起伏,足以引起人們心中的震撼和***鳴,因此能夠深深打動和吸引世界上眾多的讀者。

漢斯介紹說,安妮創造了壹個名叫吉蒂的虛擬的朋友。每天,安妮給吉蒂寫信,敘述自己的心情和周圍發生的事情。1944年3月,在倫敦的荷蘭流亡政府通過廣播號召荷蘭人民把自己的日記保存下來,戰爭結束後,這些日記可以作為珍貴的史料發表,安妮聽到這條消息後決定整理和重寫日記,幻想著有壹天日記能夠公開發表。

藏匿25個月之後,安妮壹家於1944年8月被人出賣,8個藏匿著的猶太人中只有安妮的父親奧特幸免於難。戰後,他看到安妮的日記寫得如此優美,就決定把它翻譯出來,給他在瑞士的母親,也就是安妮的祖母閱讀。奧特把日記的內容給朋友們看,朋友們認為它應該被發表出來。戰爭結束後的1947年,日記在荷蘭編輯成書出版,這就是後人熟知的《安妮日記》。《安妮日記》隨後在法國和美國相繼出版,並在當地引起轟動。漢斯說,1955年,人們將《安妮日記》編成話劇公演。1959年,好萊塢將這個故事搬上銀幕。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其中包括中文版。

漢斯還向記者講述了安妮故居的沈浮。二戰結束後,安妮躲藏的密室已經人去樓空,破舊不堪。1955年,壹家荷蘭公司申請在此地修建辦公大樓,阿姆斯特丹人聽到這消息後非常生氣,他們自發成立了“行動委員會”,並找到阿姆斯特丹市的市長。其中壹些有實力的企業家還表示願意出資建立壹個基金會,把安妮密室遺址改建成壹個博物館。1960年,安妮故居博物館成立。

漢斯說,安妮博物館是壹個非常小的博物館。在博物館開門的最初10年裏,歐洲大陸極少有人去參觀,主要的參觀者來自英、美以及那些沒有被納粹占領過的國家。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大屠殺,他們希望通過《安妮日記》來了解壹些過去的歷史。

1974年,當漢斯來到博物館工作時,每年的參觀者約有20萬。那時距二戰結束已近30年。安妮博物館的董事會認為,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二戰的興趣會慢慢減小,於是,他們決定在10到15年之後,關閉安妮故居博物館。

但奇跡發生了,人們並沒有因為二戰的遠去而淡忘歷史。相反,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裏參觀。安妮博物館因此免於被關閉的命運。漢斯說,僅2004年壹年,參觀者總數就達到93.6萬人。今年到目前為止,參觀者數量超過了去年同期。博物館為了方便遊客,不得不決定把每天的開放時間延長至12個小時,從上午9時到晚上9時。

時至今日,安妮已經成為壹個“世界標簽”,她象征著納粹德國統治下的受害者,甚至已經成為宗教迫害和暴政統治下受害者的象征。漢斯說:“人們聊起那段歷史,就會談到大屠殺,就會談到安妮。”

二戰前,大約有8萬猶太人居住在阿姆斯特丹,幾乎沒有人能夠逃脫被屠殺的命運。安妮博物館已經成為阿姆斯特丹歷史最真實的見證。

曾有人質疑《安妮日記》的真實性。為了證明歷史,荷蘭政府組織了壹個調查委員會,專門對此進行了考證。經過調查考證,委員會形成了壹本數十萬字的厚厚的調查報告。大量證據表明,《安妮日記》的真實性無可置疑。

漢斯對記者說,《安妮日記》對於荷蘭小學生並非必讀書,但在絕大部分荷蘭小學,學校都會組織孩子們討論歷史,討論二戰。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閱讀歷史書,閱讀《安妮日記》的興趣被大?%F

  • 上一篇:大城縣屬於哪個市
  • 下一篇:劉景春是做什麽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