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請問這上的什麽植物學名為?

請問這上的什麽植物學名為?

烏蘞莓 Herba Cayratica Jeponicae (英)Japanese Cayratia Herb 別名 烏蘞草、五葉藤、五爪龍、母豬藤。 來源 為葡萄科植物烏蘞莓Cayratia japonic (Thunb.) Gagnep.的全草。 植物形態 多年生蔓生草本。根莖橫走。莖紫綠色,有縱棱,卷須二歧,幼枝有柔毛,後變光滑。葉為掌狀復葉,小葉5,排列成鳥爪狀,中間的呈橢圓狀卵形,小葉柄長2~3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兩側的4枚小葉較小,成對著生在同壹小葉柄上,小葉的邊緣具較均勻的圓鈍鋸齒。聚傘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序梗長3~12cm; 花小,黃綠色,具短梗;萼懷狀;花瓣4,卵狀三角形;雄蕊4,與花瓣對生,花藥長橢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2室。漿果倒圓卵形,直徑約7mm,成熟時黑色。種子2~4粒;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於曠野、山谷、林下、路旁。主產山東、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廣東。 采制 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凈,曬幹或鮮用。 化學成分 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質、硝酸鉀、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黃酮類。根含生物堿、鞣質、澱粉、樹膠。果皮中含烏蘞甙(cayratinin)。 性味 性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用於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 2 烏蘞莓 烏蘞莓為葡萄科植物烏蘞莓Cayratisjaponica(Thunmb.)Gagn. 的嫩 葉,又名母豬蔓。 烏蘞莓每百克嫩葉含水分83 克,蛋白質4.7 克,脂肪0.3 克,碳水化合 物7 克,鈣528 毫克,磷69 毫克,鐵12.6 毫克,胡蘿蔔素2.95 毫克,維生 素B10.09 毫克,維生素B20.27 毫克,尼克酸1.1 毫克,維生素C12 毫克。 烏蘞莓性味苦酸寒,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治癰腫、疔瘡、 丹毒、風濕痛、黃疽、痢疾,尿血、白濁。 別名母豬藤、紅母豬藤、五爪龍、五葉藤、五龍草 來源本品為葡萄科植物烏蘞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曬幹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酸,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用於咽喉腫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癰腫,丹毒,腮腺炎,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取汁塗患處。 備註 (1)治咽喉腫痛、乳癰、熱癤瘡腫及皮膚創傷發炎紅腫等癥,可單用本品壹兩,煎服;也可配合蒲公英、鴨拓草等同用。對熱癤瘡癰初起及蛇蟲咬傷,可用鮮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也可用本品焙幹研細,用麻油或凡士林適量,調勻,外敷患處。治小便不暢、尿中帶血、尿道澀痛等癥,可單用本品壹兩,煎服;也可配合車前草、馬蘭根或連錢草、扁蓄草等同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學名: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ep. 英文名:Japan Caryatia 科名:葡萄科 Vitaceae 蔓生草本;莖有卷須,有時有柔毛。掌狀復葉,小葉5,很少為3或7,排成鳥足狀,中間小葉橢圓狀卵形,小葉柄長2—3厘米,兩側小葉漸小,成對著生於同壹葉柄上,各小葉有小葉柄;葉總柄長3—5厘米。傘房狀聚傘花序腋生或假頂生;花黃綠色;花萼淺杯狀,花瓣4,頂端無小角;雄蕊4;花盤桔紅色, 4裂。漿果倒卵圓形,成熟時黑色。花期6—7月,果熟朗8—9月。 江蘇各地常見,生於山坡或曠野草叢中;分布於華東和中南各省。 全草入藥,有涼血解毒、利尿消腫的效用;根煎汁服,可治乳腫。 全株含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黃酮類;根含粘液質、樹膠。 烏蘞莓 烏蘞莓的功效介紹: 中文名烏蘞莓(《唐本草》) 類別全草類 異名拔、蘢葛(《爾雅》),龍尾、虎葛(《爾雅》郭璞註),五葉莓(陶弘景),籠草、烏蘞草(《蜀本摹》),五葉藤(《履巉巖本草》),五爪龍草(《醫學正傳》),赤葛、赤潑藤(《綱目》),五龍草(《本草述》),母豬藤(《草木便方》),五葉蔦(《現代實用中藥》),血五甲(《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過山龍(《南京民間藥草》),絞股藍(《江蘇植藥誌)),豬婆藤、五爪藤、雞絲藤(《中國土農藥誌》),五爪金龍(《浙江民間草藥》),小母豬藤(《四川中藥誌》),地老鼠、鐵散仙、酸甲藤、五甲藤、鐵稱陀(《湖南藥物誌》),五將草、過江龍(江西《草藥手冊》),地五加(《貴州草藥》),野葡萄藤、老鴉眼睛藤、老鴉藤、黃眼藤、鯽魚藤(《上海常用中草藥》),止血藤(《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烏蘞莓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態烏蘞莓多年生蔓生草本。 莖紫綠色,有縱棱,具卷須,幼枝有柔毛,後變光滑。 葉為掌狀復葉,具小葉5枚,排列成鳥爪狀,中間小葉橢圓狀卵形長4~6厘米,寬2.5~3厘米,小葉柄長2~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兩側的4枚小葉漸小,成對著生於同壹小葉柄上,但又各具小分葉柄,小時的邊緣具較均勻的圓鈍鋸齒,總葉柄長3~5厘米。 聚傘花序腋生,橫徑6~15厘米,序梗長3~12厘米;花小,黃綠色,具短梗;萼杯狀;花瓣4,卵狀三角形;雄蕊4,與花瓣對生,花藥長橢圓形;雌蕊1,子房上位,2室。 漿果倒圓卵形,橫徑約7毫米,成熟時黑色。 種子2~4粒。 花期6月。 果期8~9月。 生長於曠野、山谷、林下。 分布華東、中南及西南各地。 此外,尚有變種毛葉烏蘞莓的全草,廣西民間稱為紅母豬藤,亦同等入藥。 化學成份全草含阿拉伯聚糖(araban)、粘液質、硝酸鉀、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黃酮類。 根含生物堿、鞣質、澱粉、樹膠。 果皮中含烏蘞甙。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苦酸,寒。 ①《唐本草》:味酸苦,寒,無毒。 ②《履巉巖本草》:甘,寒,無毒。 ③《貴陽民間藥草》:苦辛,平,無毒。 歸經《閩東本草》:入心、肝、胃三經。 功用主治-烏蘞莓的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 治癰腫,疔瘡,痄腮,丹毒,風濕痛,黃疸,痢疾,尿血,白濁。 用於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①陶弘景:搗敷瘡腫,蛇蟲咬處。 ②《唐本草》:主風毒熱腫,遊丹,蛇傷,搗敷並飲汁。 ③《履巉巖本草》:治癰疽發背,搗爛罨患處。 ④《綱目》:涼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癤腫。 ⑤《草木便方》:清熱解毒,塗瘡毒,消結核,九子虛氣瘍。 補益虛損。 ⑥《分類草藥性》:去風散痰。 治五種黃病,母豬風;塗瘡毒。 ⑦《江蘇植藥誌》:熱水泡,熏腿可止痛。 ⑧《貴陽民間藥草》:治風濕癱瘓。 ⑨《湖南藥物誌》:治偏頭風,痔瘡。 ⑩《閩東本草》:治熱瀉,血痢。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浸酒或搗汁。 外用:搗敷。 選方①治壹切腫毒,發背、乳癰、便毒、惡瘡初起者:五葉藤或根壹握,生姜壹塊。 搗爛,入好酒壹盞,絞汁熱服,取汗,以渣敷之。 用大蒜代姜亦可。 (《壽域神方》) ②治項下熱腫,俗名蝦蟆瘟:五葉藤搗敷之。 (《丹溪纂要》) ③治發背、臀癰、便毒:烏蘞莓全草水煎二次過濾,將兩次煎汁合並壹處,再隔水煎濃縮成膏,塗紗布上,貼敷患處,每日換壹次。 (《江西民間草藥》) ④治無名腫毒:烏蘞莓葉搗爛,炒熱,用醋潑過,罨患處。 (《浙扛民間草藥》) ⑤治臁瘡:鮮烏蘞莓葉,搗爛敷患處,寬布條紮護,每日換壹次。 或曬研末,每藥末壹兩,同生豬脂三兩,搗成膏,將膏攤紙上,貼敷患處。 (《江西民間草藥》) ⑥治喉痹:馬蘭菊、五爪龍草、車前草各壹握。 上三物,杵汁,徐徐飲之。 (《醫學正傳》) ⑦治九子濫癢:母豬藤、九子連環草、何首烏。 燉肉服。 (《四川中藥誌》) ⑧治肺勞咳血:烏蘞莓根三至四錢,煎服。 或加側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錢,同煎服。 (《浙江民間草藥》) ⑨治風濕關節疼痛:烏蘞莓根壹兩,泡酒服。 (《貴州草藥》) ⑩治小便尿血:五葉藤陰幹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 (《衛生易簡方》) ⑾治白濁,利小便:烏蘞莓根搗汁飲。 (《浙江民間草藥》) ⑿治毒蛇咬傷,眼前發黑,視物不清:鮮烏蘞莓全草搗爛絞取汁二兩,米酒沖服。 外用鮮全草搗爛敷傷處。 (《江西民間草藥》) ⒀治蜂螫傷:五爪龍鮮葉,煎水洗。 (江西《草藥手冊》) ⒁治跌打損傷:五爪龍搗汁,和童尿熱酒服之,取汗。 (《簡便單方》) ⒂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曬幹,研細,用開水調紅糖包患處。 (《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⒃小便尿血。 用烏蘞莓陰幹,研為末。 每服二錢,開水送下。 ⒄項下熱腫(俗名蛤蟆瘟)。 用烏蘞莓搗爛敷塗。 ⒅乳癰、惡瘡初起。 用烏蘞莓的藤或根壹把、生姜壹塊。 壹起搗爛,加好酒壹碗,絞取汁,熱服令發汗,同時以藥渣敷患處。 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⒆跌打損傷。 用烏蘞莓搗汁,加童便,以熱酒送服。 臨床應用①治療化膿性感染取新鮮全草或莖葉洗凈,搗爛如泥,敷於患處。 或取葉、根研成細末,和凡士林調成20%的軟膏;或取其原汁烘幹碾粉外用,每日換藥1次。 治療癤腫、癰、蜂窩組炎、化膿性淋巴結炎、外傷感染創口、燒傷感染殘余創面、膿皰瘡、天皰瘡、凍瘡潰爛、濕疹、皮炎等,具有消腫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 對壹般早中期癤、癰等化膿性感染,敷後即感到清涼舒服,經1~2次即可見炎癥消退;對破潰或化膿創面,治療後膿液明顯減少,肉芽新鮮,加速上皮生長。 對綠膿桿菌感染創面。 經敷藥1~2次,可見分泌物培養轉陰。 鮮草搗泥外敷也可用於關節扭傷和軟組織挫傷。 使用中未見有副作用及不良反應。 此外,也可配成1:1或1:2的鮮草煎劑內服。 ②用於接骨及消腫取洗凈泥沙、剔去硬結的新鮮根1斤,糯米飯半碗,千捶成膏敷患處。 或在秋冬時采根洗凈切片曬幹,研成粉末,密封,用時以白酒調成糊狀敷於患處。 壹般敷藥12~24小時,如局部感灼熱應立即換藥,否則容易發泡。 治療關節炎時,壹般敷3~7天即可。 曾治1例右手尺骨骨折,斷面整齊,患部腫痛,經整復後敷上五將草藥膏,固定,3天換藥1次,1星期去夾板,半月即愈。 烏蘞莓(別名五爪龍、母豬藤) 特征及用途:多年生草質藤本。莖紫綠色,有卷須,與葉對生。掌狀復葉,通常有5片小葉組成,有小葉柄,排列成烏趾狀,邊緣均有圓齒狀鋸齒。漿果球形,熟時紫黑色。花期5月。生於山坡、路邊的灌木叢中或疏林中。分布於山東和長江流域至福建、廣東等地。有抑菌、解毒、消腫、活血、止血作用。藥用全草,與硼砂合用,可防治白頭白嘴病。 使用方法:治療白頭白嘴病,每畝每日用鮮草2.5~3公斤(5~7ppm),粉碎成漿汁,拌硼砂1.5~2.0ppm全池遍灑,連續3天。

  • 上一篇:日語表白情話唯美句子
  • 下一篇:小學四年級美術教學課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