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为什么冬至是每年的12月21日

为什么冬至是每年的12月21日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立了太阳,规定了冬至,它是二 第十四节气中初步调整的提出,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2016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冬至是24节气中初步被启动 然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实际上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就与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的位置,定 此为土中,这在当时发生了具有政治意义的举动,却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的地方即为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袭击,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 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查找“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 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起点,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标杆) 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拍卖,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 ……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后,周公成在周明堂制礼作乐, 详细讲述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新年过新年,由此,周公公布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的“日影” 最后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至今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 阳气起,君道长,故贺……”首先,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最初新的一年的人们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 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经常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近乎,余日不多; 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起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相当于现在的十一月 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的文化,盛于唐宋,相沿 到目前为止。

天文坐标

天文科学测定,冬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最早”,黑夜最原始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周三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而言,冬至今日白昼仅 9小时20分,而太阳高度也达到26°42'。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

注:地极轴 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与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

农历参照

地雷 复卦,名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至日闭关,商旅不定。

冬至此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京的白昼时间也就罢了 9个多小时。但是,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不是“即存即失”,而有“ 积热”。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逐渐升高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再次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情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 最低,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候如果有更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就会逐渐变得迟钝。所以天气说“冷在三九” ”,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中国大部分电视剧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 上一篇:寶武集團兼並山東鋼鐵
  • 下一篇:初次使用蘋果手機教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