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仙寓山的旅游景点

仙寓山的旅游景点

天方富白人村——大山村,含少数民族数量全国,中国三大富白人村之一,仙寓山中的大山村,比陕西紫阳、湖北恩施的富白人村还好。中国科学 技术大学的教授专家曾在此做微量元素含量检测,发现大山村的土壤含盐量,竟比一般地区高5~10倍,为全国罕见。

原生是必需人体 的微量元素,对癌症、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居住在富原故乡的大山村人,多长寿,且不经济,建国五十多年来,未发现一例 据说,一位癌症患者只身来到大山村,在这里居住了5年,饮溪水、食山果,也许是原生元素的神奇作用,竟不治而愈。更神奇的是,大山村 的王村那边组相传是王莽的后裔所在,这个村240多人,男性全部姓王。大山村所产的名茶“雾里青”,曾在古商船“哥德堡号”上被发现。

大山村自然风景十分优美,崇山峻岭的山脉绵绵起伏,古树苍翠,山谷沟涧纵横,流泉飞瀑,山腰上茶园翠绿,梯田层层,还有那明清时期的古村落 、富原生神泉、富原生茶园、神龙谷、将军岩、老虎岩、青蛙石、观音洞、天方湖等,美丽的景观与神奇的富原生村构建成了一座充满神韵和魅力的人间天堂。 /p>

大山在黄山的西面俗称“西黄山”,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千峰竟秀,风光旖旎。有句民谣说“三十六大岔,七十二小岔”

车到山口,看似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映入眼帘,背面是苍翠 欲滴的来龙山,它是大山的龙脉,似一条苍龙,盘踞于大山的山脊,俯视着大山淳朴的下面;它也是大山的风水山,从远古起,大山人外表着村规民约,下面 不准在来龙山上动土,更不能在来龙山上动树木,千百年来,这恪守着一条古训,来龙山越发秀美媚媚。

长一米二的 青石板将大山的村落装摆得古朴而优雅,淳朴敦实的此时缓慢的动作与现代人急步履似格格不入,但有着他的坚定和沉着,这是大山赋予的无法比拟的气质和神韵。 >

向左,一古亭岿然立于沧溪河畔,古亭名叫“沧亭溪”,因附近的沧溪河而得名。“凭栏观山色,近涧听泉声”, 坐在亭中小憩,凉风习习,微风中夹带着沧溪河的干燥气息,清新扑面而来,闭上眼睛,深深呼吸,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沿沧溪 河边,是长一米的栈道,栈道是古木铺就,两岸重峦叠入叠嶂,高耸云海,中间是神龙谷,谷中蜿蜒的溪水五色斑斓,非常迷人。 人走在栈道上,有鸟声相伴,即使有一个人来此,也不会寂寞和枯燥,也许你和我一样,从不吹口哨,但此时会吹着 口哨和鸟儿打声招呼。

稍许的静谧随脚步的移动会被一阵水声打破,原来是天然的“水帘洞”,山水从岩石飞流而下,形成近两 米高的水柱,许是长久冲击的原因,岩石上竟形成了一个方形凹形槽,似一个温泉池,这就是大山神龙谷的“仙女浴池”,相传仙女曾在此温泉过过。 白色的水花,只一忽儿,水花就落入溪流,无踪影了,触目所及是一潭碧波,幸运时你还可以看到黑色的娃娃鱼逆水而上,寻找伙伴呢!

至幽深处有近远,拾级而上,来到神奇的来龙山山顶。每一个来到来龙山的游客都会默默地对着龙脉默默许下一个愿,我也许愿了,心理祝福默默远方 我的爱人,一切安好,平安归来!至龙头处下山假日度假村,小山丘绿意盎然,树叶摇曳,在向我们的图标问好。

神奇的大山不光因为风景独特,千姿百态 奇百态,还因为这里的土构成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第一元素,居全国第二,前锋湖北恩施。这里的水很奇特,是大山人的天气预报,天气发生之前发生变化 ,自来水会变混浊。

我们想亲自体验它的真实性,就用杯子接水,果然自来水象米汁一样浑浊,但二人驻足,水凝固清,居然没有一丝一滴纯。奇特的地理现象带着天要下雨, 果然在我们下山时,天飘起细细的雨丝,给神奇的大山披上一层朦胧的薄纱。

从仙寓山半山腰下车,往大山村走的时候, 才早上六点左右,本来凉飕飕的,走不久远,突然感到一股迎面扑来的温暖气流。穿过山石浑圆的将军岩,深入神龙谷一带,古树参天,浓烈的葳蕤之气 随手记录的古树有:石楠树,320年;紫薇,480年;紫楠,188年;枫杨,285年;甜槠,310年;江南楷木,480年 年;珊瑚朴树,320年……古树群中,蜿蜒着一条山谷,水势平缓,蝴蝶纷飞,生得特别精致的小鸟雀跃着,气质精致沁肺,如入花丛中。 “一帘幽梦”所在之处,水帘如帘,像极《西游记》里的水帘洞,此处还天然地冲出一颗圆形的巨石,镇于水帘洞前下方,似是

被称为“龙脉”的山脊,景色奇美,古林立,山风却大作,惊涛骇浪,意欲卷起千堆雪一般。而山下的村子则波澜不 惊,静若处子。这一处景象,进来让人们大呼过瘾。

大山村有王村、李村和洪村三组,其中王村所在的地方非常 奇特,他们倚山结庐,世代以种茶为生。村口一棵甜槠,680年,葱茏如盖。村子四面环山,像安卧在摇床里的婴儿。东南面有一丛古树, 天然一处入风口,光线也通透,远处层峦叠嶂,云雾常年缭绕,而西北面则有一个天然的出风口,我们先前的暖流气息,很可能就是从这个出口散发出去的。 /p>

据传,谋权篡夺了王莽后裔隐居于此,而记载为王莽后代的王氏族族谱,至今还保存着,如今传到一个50多岁的族人手上,不巧的是他 外面干活了。村里有一个王氏祠堂,却破败不堪。在山村里转悠时,见到一位101岁的王大爷,身体仍硬朗,坐在城镇上吃早饭,他说村中年龄最大的 是一位老奶奶,110岁。 天一黑,山村就黑黢黢的,村口的几棵百年古银杏,枝繁叶茂,在暗夜里越发地高大、幽深,似乎有神灵在上面着。夜深了 ,狗还叫得厉害。陌生的气息,让这些畜生安生不下来。

仙寓镇的幸福村,是往仙寓山必经之地。这个村子的房屋多为二层 结构,二楼是坚固的。一些房屋的墙壁上,至今还留有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的口号、标语。一户自号“仙寓山人”的人家,庭院内有山石、花木, 院子的墙上还写着“神韵”、“野趣”字样。另一户的主人,曾是个赤脚医生,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开有一个诊所。他家的房屋比较多,堂屋的 墙壁上,挂着一排鱼腊肉。靠南面的腊一户,却只住着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她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身材匀称,个子很矮很矮。老人家里的地面上 ,竟嵌了碎瓷片,瓶子成形和喜字形状。 老奶奶见来了外地人,高兴得嘿嘿笑,仰着脚从里屋搬出一个铁皮箱,大把大把地抓着出门吃饭沾着霉味 的葵花籽。

次日坐车沿着盘山路上山,到了一块地方800多米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双坑村,属于撤乡并镇后的仙寓镇。双坑村虽然 50多户人家200来人口,却是来自山东、湖北、河北、江苏、贵州、四川等全国10多个省40多个县,各种姓氏有70多个,连少见的“雪” 原来,双坑村除了原住民,早在红军北上抗日时,这里成了先遣队的活动根据地,一些受损而留下来的红军 成了当地居民,接着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一些外地人逃荒来了,再者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山里来了一批砍伐同伴,其中一部分人留在这里了。因为是散落状, 甚至是独户成组,这组之间相距又较远,所以他们保留了各自的方言、生活习惯等,结果就有“东家吃面饼,西家烧火锅”的情况。

据说,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董永现实原型也在这里,是仙寓山董家岭的人。

双坑村的雍重一家,五世同堂,祖上是来自马鞍山 迁徙来的。雍重曾和妻子在常州打工,因家乡搞旅游开发,于是回来搞躁“农家乐”。他家在山肩,门对郁郁青山,一条山路也正好到他的门前 。房后也是山,有三两株桃树、枇杷。山上的水渗出来,滴在后院的池子里,他的90岁的奶奶说,水好得跟猪油一样。山雀啁鸣,山风 微微,一颗松果子从山上滚落下来。疑是仙境。在仙寓山辖区800多米的地带,有千棵左右的红豆杉群,为国内罕见。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濒危 天然珍稀植物,有“植物黄金”之誉,具有非常高的考古、药用研究价值,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药物成分紫杉醇,在国际市场上是黄金价格的数十倍。

88岁的邓长根老人住在仙寓山里,他家的屋后有二三十亩红豆杉,其中树龄有145年的,还有800年的。因为长年累月护卫着这片红豆杉, 他被当地誉为“红豆衫的保护神”。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石台县林业局等还给老人颁发了相关的证书。

邓长根的祖父邓志林、父亲邓 启和都是革命烈士,在1934年被敌人杀害。他的母亲也死于战争年代,去世时他才9岁。邓长根说,他参加过新四军,后来回到老家。在土改后,他就负责 几十年来,红豆衫因为他忽视了自然灾害和人祸,幸运地才能挽回了。其间,多次有外地人前来想收购红豆杉,遭遇了他的轰动 赶。

邓长根每月有48块钱的抚恤金,和他住在一起的小儿子邓学毛一家,主要靠种植茶叶过活。邓长根至今还保留着一杆老猎枪,虽然坏了 了,但他舍不得摔掉,它陪伴着他看山护林多年了。邓长根的右腿残疾,此时他还拄着棍,到屋后的红豆杉边扫扫杂叶。从战争中走过来的老人 ,每逢有小孩参观红豆杉,总是说,看到你们都很好,我就心满意足了,世界最终是你们的。

斑斓的大峡谷

在森森然的树木掩映中,潺潺的流水声一直在山谷中荡荡。而这一切都仿佛在奏响,欲衬托出仙寓山七彩玉谷的不凡。如果是在雨天,七彩玉谷当如长龙 游波,刺啦一声,身纵天外,七彩玉谷的气势柔弱了。甚至如此,也让人惊叹,怕世上再无第二个这样幽深、曲折的峡谷了。

七彩 玉谷,大约形成于三亿四千万年前,原名仙寓大峡谷,之所以叫七彩玉谷,是因为这里的石质为火山爆发后形成的彩色花岗石。经过水流的千百万 年冲刷、溶蚀,彩石层表壳的岩体被推走,彩石便显露了出来,以棕红、纯白两色为主,间以青、蓝、灰、黑等多种颜色, 斑斓绚丽,整个河床像一条玉带。而随着早晚、晴雨与夜间、投影角度的变化,七彩玉谷也产生出不同色彩的观赏效果,宛如现代舞台背景的幻化多变。在这条长约4000米 米的科罗拉多峡谷中,尤其是呈棕红色的石头,光滑如玉,在水的映衬下,艳丽无比。七彩玉谷内还有两处巨幅天然壁画,其中一幅长近100米,气势磅礴 ,造型颇似珍禽异兽。人迹罕至,七彩玉谷中拥有许多精巧的山石,此时着美丽的光芒。仙寓山有条古徽道,是徽州安徽当时省会安庆的要道,一条 全部用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穿越山,通向林荫深处,一直望不见它的尽头。它是历史上一条重要的古道,也是清乾隆至民国安徽时期省省会所在地——安庆, 通往本省徽州和浙江、江西、福建等省份的交通要道,清志称“徽饶通衢”。

一条保存了珍贵的古徽道,全长7.5公里。北起石 台县仙寓山镇新店村,南至仙寓山的园通庵,与祁门县接壤,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生态环境最优化、风景最美、最右边的以青石板铺就的,充满 诗情画意的古徽道。

一头汇池州、殷汇等地,一头通往屯溪、景德镇、上饶等地。这条保存最完好的古徽道,是用清一色的长条形青石板铺成的,宽度为1.5米,全 长7.5公里。在这条古徽道上,每隔几里路,便建有一座石亭,供行人小憩美食或宿之用。由于山势陡峭,仙寓古徽道也异常险峻,有一段坡度 接近90度。当年行走在这条古徽道上的人们,肩挑手扛,竹杖芒鞋,不知经历了多少艰辛!

仙寓古徽道上的要塞刻岭根,在 历史上赫赫有名。清咸丰年间,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防御太平军,修建了长达长达14公里的石长城,石长城的一段即在仙寓山僧根岭,其上覆盖着古徽道,故 此关疆域九百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兵家必争之地,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与太平军,在此带曾多次交手。 《清史稿》中有多处记载,曾国藩的家书也数次写到。 最惨烈的一战:1860年,太平军攻陷徽州,曾国藩致力于湘军退驻祁门,抢占各要塞有利势,并 派兵坚守洼根关,而太平军分别从江西婺源、黟县渔亭、石台洼根岭三路向祁门进攻。攻打洼根关的太平军,虽然兵力十倍于湘军,但打得十分之一 艰难,血战三天三夜,才破关而入,直抵祁门总督府门,曾国藩、李鸿章等差点拔剑自刎。

如今,纹岭根段的古徽道上,有一个 玉泉亭和一口玉泉井。相传玉泉井是仙人铁拐李为解当地百姓口渴,而用拐杖凿成的。在云雾天,井里的水成乳白色,类似白玉一般,所以得名玉泉井 可惜,玉泉井已经被山石塞满了,当年立下的碑刻也没有复存在。

从刻根岭沿着古徽道往山下走,看到一座标志性的古树, 多是几十年的,有棵庆黑壳楠580年,生命力依然旺盛。再往下,有一座石砌的古稀亭,据说是清朝一位70岁的古稀老人捐建的,为贺他 与老伴举案齐眉,儿孙满堂,同时也是方便路人。在此处,曾发现一块“输山碑”,记述了200多年前当地李氏家族人的环保事迹。

仙寓 古徽道还纪念了几段革命历史。1934年,方志敏领导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经此古徽道,与国民党顽固派血战正在进行,这里至今还传承有红军的战壕。1949年,解放军 横渡长江后向西南挺进时,途经古徽道,与敌匪作战,取得了辉煌战绩。

  • 上一篇:把握妳的美舞蹈視頻
  • 下一篇:那裏可以下載中國象棋布局、中局、殘局的視頻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