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人淡如菊,淡不可收..”出自于谁?

“人淡如菊,淡不可收..”出自于谁?

司空图的《诗品》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二句出自唐代司空图所著的《诗品二十四则》的《优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优雅章的文眼,也是唐人所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和品格。

二十四诗品

书名:二十四诗品 作者:司空图

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各种艺术风格的艰辛地绘画,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贡献。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给后世以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

○1.雄浑

大用外腓,真里面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非强

○2.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3.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4.沉着

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 5.高古

畸形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独处,落落玄宗。

○6.优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7.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8.劲健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9.绮丽

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阑,红杏在林。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10。 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苹果。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11. 含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致沉浮。

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12. 豪放

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便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真力满,万象在旁。弥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13。 精神

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褐马,杨柳楼台。

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意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14. 缜密

是有真意迹,如不可可知。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15. 疏野

唯性所宅,真取不羁。控物自富,与率违反。筑室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若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16. 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涟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17. 委曲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

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觅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触及圆方。

○18. 实境

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19. 悲哀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适苦欲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丧,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20. 代表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21. 超功力

匪神之灵,匪几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希。

○22. 飘逸

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氤氲。

御风蓬叶,泛彼无阻碍。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23. 旷达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

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无古,南山峨峨。

○24. 流动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如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今山西永济)少有俊才,生活在唐末大动荡的时代,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而“欲揣机穷变,角功利于古豪”,意欲济世安民,为李唐王朝唐僖宗幕广明元年为礼部员外郎,后迁礼部郎中。黄巢起义后,司空图扈从不及,流落于乱兵选举,后逃归中条山王官谷的祖传别墅。光启元年,唐僖宗返回凤翔,召司空图为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寻又遭乱,重回王官谷隐居。唐昭宗继位后,又曾多次召他为官,都称病谢辞。他两度经历战乱,见“朝廷微弱,纪纲大坏”,李唐王朝颓势已成,不可挽回,于是只好隐居避祸,以诗酒自娱。朱全忠受禅后召他做官,方拒绝。知道唐哀帝被害的消息后,司空图不食而死。

?

司空图长期隐居,过着“一局棋,一炉药,天意时情可料度,白日偏催快活人,黄金难买堪骑鹤”的生活。他不能忘情于李唐王朝,隐居是迫不得已的。他的心情是凄苦的,只好到佛老思想中去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山中》)“从此当歌唯痛饮,不须经世为闲人。”(《有感》)他是由感伤、悲观、绝望而转向任其自然、置身物外、冲淡恬静的道家精神的席,又幻想着从佛教的空寂中寻求生命的人生解脱。尤其到了晚年,日与名僧高士咏游,于“泉石林亭”中与野老同,“曾无傲色”。而他“预为藏”终制,故人来者,引之圹中,赋诗对酌。人或有难色,图规之曰,达人大观,幽显一致,非止暂游此中,公何不广哉”!也从他的诗歌创作与评论活动中表现出来。?

司空图性苦吟,举笔缘兴,几千万篇,是晚唐著名诗人。他说:“侬家自有麟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苏轼曾曰:“唐末司空图斋崎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又曰:“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之味。'绿树连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我们尝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阴满地,不见一人,唯一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后人码头亦多有激之词。?

但是,奠定司空图在文学史上的赏识的地位还是他的《二十四诗品》中阐述的诗歌理论。?

《二十四诗品》的文学旨趣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本身也是批评的文学作品——一组美丽的写景四言诗,用多种形象来比拟、烘托不同的诗格风格,颇得神貌,并在诗歌批评中建立了一套种特殊的体裁。?

司空图百年二十四首诗歌风格是:?

雄浑冲淡纤?NB022?沉着

高右优雅洗练劲健?

绮丽自然含蓄豪放

精神缜密疏野清奇?

委曲实境悲痛商标

超逸飘逸旷达流动

由于《二十四诗品》文字惝恍惚,堪遥深,古学者题材本身的把握今不一,聚在纷繁论者或以之为创作论,或以之为但风格学,又或以之为欣赏说。都难以穷尽作者的心源。甚至有人认为“或以不解其不解”。实际上如果超越一般的文学理论的层面,从更高的审美角度审察,问题扎迎刃而解。?

桑塔耶那说:最伟大的诗人都是哲思的,诗像哲学一样,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最高形式,伟大的诗像哲学一样,是对宇宙间最深刻的关系的把握。正像庄周认知是一位诗的哲人一样,司空图则认知是一位思的诗人。在《二十四诗品》中,他借助玄学的理论寰宇把自己的审美经验通贯起来。其一,体道。认为司空图崇尚老庄,而老哲学庄认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是道。因此,司空图诗的意境必须表现这个宇宙的本体和生命。他在《二十四诗品》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如“真宇宙充”、“返虚入浑”(《雄浑》),“乘月返真”( 《洗炼》),《饮真茹强》(《劲健》),《俱道适往》(《绮丽》),《是有真宰,伤害沉浮》(《含蓄》),《由道》返气”(《豪放》),“道不自器,关系方圆”(《委曲》),“俱似大道,妙契同生”(《形容》)。这里的道、真、真宰等都是指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没有对它的把握,一切无从谈起。其二,主静。诗人体道,要如老庄之言,“心斋独忘”、“涤除玄览”,主体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

“素处以默,妙契机微”(《冲淡》),“虚?NB025?神素,脱然畦封”(《高古》),“体素储洁,乘月返真”(《洗炼》) 》),都是强调诗人必须超越世俗的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使人心灵处于虚静的状态,从而提升境界精神。?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泛”彼浩劫,?然空踪。”(《高古》)?

“幽人空山,过雨采苹果。薄言情悟,悠悠天韵。”(《自然》)?

“高人惠中,令色?NB027?。御风蓬叶,泛彼无阻碍。”(《飘逸》)?

道体的莲花与心灵的自由把诗学放进入了一个宏伟的宇宙生命架构,从而揭示出微妙的审美意蕴。“《诗品》以《雄浑》居首,以《流动》终篇,其有窥于尺地之道也。”人孙联奎对《诗品想象说》的判断,确实是把握《诗品》主题与意旨的关键。?

《二十四诗品》的审美意蕴?

虽然历代学者从总体的诗歌风格、个别的鉴赏视角,以及具体的艺术创作的结构、语言和手法等多个侧面疏解《二十四诗品》的内容,达到了非常深入的地步,但这部著作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主要在于区分了诗歌意境的不同类型,更在于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本质。司空图以“比物取象” “目击道存”的思维方式,将哲人对生命的体知,诗人对诗意的了悟,论者对诗思的省会不同心理活动统一起来,超越经验世界而进入终极,达到了天人合一?

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主要强调“思与境偕”、“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及“韵外之致”、“味外” ?

所谓“思与境偕”,就是说诗人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融合客体的统一,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灵感与形象的统一;所谓“象外之之”象”、“景外之景”,就是超越于具体有形描绘之外而联想出令人驰骋遐想、回味无穷的艺术意境;而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歌直接呈现了风采韵度、滋味兴趣之外的他致他意和余致余意。他为这种审美理想的直接体现,《二十四诗品》的每一首都精美深邃,富于形象性、思辩性、哲理。它有无相生、虚实相形、主客相通、诗思谐和的全息图像。它有浩瀚的可能性,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象外之象”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意”。?

孙少康先生曾在《论司空图的〈诗品〉》一文中进行了精彩的解说,抓取择数则,浅尝一脔— —?

《超悟》:?

幽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行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气,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从老庄的宇宙观与人生看来,道与俗是相对立的,道是指他们所理想的超现实的哲理境界,而世俗的人生社会。思想超脱现实,不染世俗尘垢,故可与清风、白云,同归堕无瑕的太空。在乱山高木、碧苔芳晖之间,超悟的人,居之若素,吟诵清诗,有大音希声之妙。?

《豪放》: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易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召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二十四诗品》就是以这样精美简约的文字,构筑了宏观宏的诗歌宇宙,展示了广褒的艺术时空。是一部体大思周的艺术哲学著作。?

影响?

《二十四诗品》的产生以后,对中国文学史发生了极为必然的影响,历代各种丛书,一辑录,同时,在中国近古文学历届标榜“性灵”与“神韵”的两大重要流派,都总结寻找自己的理论借鉴。 现代学者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美学史,也都把《二十四诗品》作为意境的绝妙之选。?

不仅如此,《二十四诗品》还远播外国,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在西方,最早翻译和论述及此书的,是英国汉学家翟理思的《中国文学史》(1901年纽约),此后克兰默·宾在《翠玉瑟琵:中国古诗选》(1909年伦敦)中进行了更精道的阐述,说它“引导我们一种特殊的进入了丰富多彩的魅力的宇宙。……使我进放精神世界的无限的自由中。”此后西方对《二十四诗品》的思考翻译、研究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苏联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1946年发表了他的硕士论文《一篇关于中国诗人的长诗:空图的〈诗品司〉翻译和研究》,使《二十四诗品》在苏联的汉学研究中成为一个热点。日本学者对《二十四诗品》的研究也做出了相当优秀的工作,如《二十四诗品为例》、《诗》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十四诗品》不是一部普通的诗歌理论著作,它是古典美学与现代文艺的美丽通道,是激活的技术文明时代诗与思的一个能量源。?

司空图

司空图(837——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晚唐诗人、诗论家。

做官

史称司空图少有文才,但不见称于乡里,后来以文章为绛州刺史王凝回朝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司空图于唐宗懿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时年三十三岁,受到王凝赞许,不久,王凝因事被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于知遇之恩,主动表请随行。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王凝出任宣歙观察使,召第二年,朝廷授司空图殿中侍御史,他因不忍离开王凝,负债逾期,被左迁为光律寺主薄,分司东都洛阳。 当时卢携罢相,正居于洛阳,对他的才华和为人很爱重,常相往来***游。有一次,卢携经过司空图的宅第,在壁上题了一首诗称赞他说:“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后来,卢携回朝复相,召司空图为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司空图的弟弟有个奴仆叫段章,参加了黄巢起义,曾热情地向他宣传起义军的各种好处,劝他往迎起义军,他后来他听说僖宗在凤翔,便入拜见,被封为知制诰、中书舍人。 广明二年,僖宗到成都,他追随未及,又回到河中。从今年起直到他去世的二十多年时间,司空图基本上是过着一种舆论的隐居生活,他的大部分诗歌和诗论也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避世退

司空图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家庭,又迎来了黄巢起义和唐王朝行将覆灭的时代,在历史的大危机中,他没有勇气面对隐现实,就采取避世隐退的人生态度。回乡以后,他既不同百姓往来,也不与官府接触,而是“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丁未岁归王官谷》) ),“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

”(《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当时王重荣兄弟镇守汉中,很仰慕他的名声,常多馈赠,他都拒绝不纳,后骗他作碑文,并赠绢数千匹,司空图将绢堆放在虞乡市上,任众人取用。 后来他在中条山王官谷的先人别墅,在这“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的“世外桃源”里,每人日与高僧、名士咏吟为乐。唐昭宗即位,曾多次召他入朝,拜舍人、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他都以老病,坚辞不为。此,他在王官谷庄园特地修了一个亭子,取名为“休休亭”,并写了一篇《休休亭记》,以明其志:“休,美也。既休而美具。谓其之”。才,一宜休也;腰其分,二宜休也;耄而聩,三宜休也。又宜休也。”还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又作了一首《耐辱居士歌》,反复咏叹“休休休,莫莫莫”,表示自己“宁处”无力”的心志。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抚养朝政,迁都洛阳,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天四年,哀帝被弑,他绝食,呕血而卒,终年七十二岁。

诗论

司空图遗后世的诗,主要抒发发山水隐逸的闲情逸致,内容他还写了诗表白:“诗有忧犹须戒,莫向诗中着不平。”

在文学史上,司空图主要以诗论着称,他的《诗》 《品》(还有《与李生论诗书》等几封书信)是唐诗艺术高度发展在理论上的一种反映,是当时诗歌纯艺术论的一部大成著作。艺术表现手法分为雄浑、含蓄、清奇、自然、冼炼等二十四种风格,每格一品,每品用十二句形象化的四言韵语来比喻说明。但他的诗论缺乏严密的系统性,尤其是片面强调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意”,宣扬了一种远离现实生活体验的超脱意境,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重大的社会作用。这些都为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清代王士祯的《渔洋诗话》等所继承和发挥,对后世的批评和创作产生惊人的负面影响。

  • 上一篇:請問什麽是防風抑塵網?
  • 下一篇:五大常用办公软件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