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防震減災小知識

防震減災小知識

地震壹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壹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壹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在商店遇震時如何應急?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於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於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後安全撤離。

震後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壹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妳壹定不要驚慌,要沈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妳,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妳脫險起很大作用。

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後,環境進壹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壹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震後互救

震後,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崇高美德。

搶救時間及時,獲救的希望就越大。據有關資料顯示,震後20分鐘獲救的救活率達98%以上,震後壹小時獲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後2小時還無法獲救的人員中,窒息死亡人數占死亡人數的58%。他們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築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時救助,是完全可以獲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幾十萬人被埋壓在廢墟中,災區群眾通過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壓人員重新獲得生命。由災區群眾參與的互救行動,在整個抗震救災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震後救人時間要快

震後救人,力求時間要快、目標準確、方法恰當,互救隊伍不斷壯大的原則。具體做法是:先救近處的,不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遠;先救容易救的人,這樣,可迅速壯大互救隊伍;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可使他們在救災中充分發揮作用;先救"生",後救"人"。唐山地震中壹農村婦女,每救壹個人,只把其頭部露出,避免窒息,接著再去救另壹個人,在很短時間內使幾十人獲救。

救人的方法

應根據震後環境和條件的實際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目的就是將被埋壓人員,安全地從廢墟中救出來。

通過了解、搜尋,確定廢墟中有人員埋壓後,判斷其埋壓位置,向廢墟中喊話或敲擊等方法傳遞營救信號。

營救過程中,要特別註意埋壓人員的安全。壹是使用的工具(如鐵棒、鋤頭、棍棒等)不要傷及埋壓人員;二是不要破壞了埋壓人員所處空間周圍的支撐條件,引起新的垮塌,使埋壓人員再次遇險;三是應盡快與埋壓人員的封閉空間溝通,使新鮮空氣流人,挖扒中如塵土太大應噴水降塵,以免埋壓者窒息;四是埋壓時間較長,壹時又難以救出,可設法向埋壓者輸送飲用水、食品和藥品,以維持其生命。

在進行營救行動之前,要有計劃、有步驟,哪裏該挖,哪裏不該挖,哪裏該用鋤頭,哪裏該用棍棒,都要有所考慮。

過去曾發生過救援人員盲目行動,踩塌被埋壓者頭上的房蓋,砸死被埋人員,因此在營救過程中要有科學的分析和行動,才能收到好的營救效果,盲目行動,往往會給營救對象造成新的傷害。

施救和護理

先將被埋壓人員的頭部,從廢墟中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以保證其呼吸暢通,對於傷害嚴重,不能自行離開埋壓處的人員,應該設法小心地清除其身上和周圍的埋壓物,再將被埋壓人員擡出廢虛,切忌強拉硬拖。

對饑渴、受傷、窒息較嚴重,埋壓時間又較長的人員,被救出後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強光刺激,對傷者,根據受傷輕重,采取包紮或送醫療點搶救治療。

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註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後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後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註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櫃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 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臺; 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 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 上一篇:《西遊湖記·晚遊六橋待月記》原文及翻譯
  • 下一篇:資源管理應系統實施資源整合 應用和什麽等工作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