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如何理解關於北宋初期換都問題上,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呢?

如何理解關於北宋初期換都問題上,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呢?

開寶九年,趙匡胤和趙光義壹行巡視西京洛陽,就在這次西巡中,趙匡胤提出要將都城從開封遷移到洛陽。結果遭到了起居郎李符和鐵騎左右廂都指揮使李懷忠的反對,趙匡胤沒有采納,趙光義以?在德不在險?勸阻,趙匡胤聽後,只得放棄了遷都的念頭。

關於趙匡胤遷都之議,後世壹般認為,趙匡胤的意圖其實是想通過遷都,削弱開封府尹趙光義的勢力,因而遭到趙光義的激烈反對。

甚至有人認為,趙光義所謂?在德不在險?,是對趙匡胤赤裸裸的挑戰,意思是我趙老二的地位,靠的是德行,妳想通過遷都削弱我沒有用!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趙光義也不是隨便壹說,背後還是有意圖的。

甚至有人認為,正是趙匡胤遷都釋放出來的信號,讓趙光義聞到了火藥味,當年十月份的?燭影斧聲?就是因此爆發的。

壹次搬家事件的討論,引出這麽多是是非非,這些說法到底靠不靠譜呢?真相究竟是什麽?

史料記載的可靠性分析

遷都之議《宋史》並沒有記載,而是記載於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這是壹本個人史學著作,博采正史、實錄、野記、政書、個人筆記等資料,被認為是歷史參考價值極高的壹本史學著作。

不過,關於遷都事件最早並非出自《續資治通鑒長編》,而是另壹本著作,即王禹偁的《建隆遺事》。《建隆遺事》因為記載的內容多有謬誤,已經被認為是壹部偽書,不可靠。

既然記載不可靠,李燾還是采用了,要麽李燾有其它史料證明這段記載是可靠的,要麽李燾別有深意,那麽他究竟為何采用呢?

我們先放下這個問題,繼續往下探討。

趙匡胤為何要遷都洛陽

按照記載,趙匡胤遷都的意圖,有以下幾點:

壹、?見洛陽宮室壯麗, 甚悅?。洛陽宮殿壯麗,畢竟是古都,前朝建築尚存,比開封更具皇家氣度。二、?上生於洛陽,樂其土風,嘗有遷都之意?。趙匡胤本人出生在洛陽,喜歡洛陽的風土人情,個人偏好。三、?遷河南未已,久當遷長安?。遷都洛陽還不是最終的結論,將來早晚要遷都長安,洛陽只是權宜之計。四、?吾將西遷無它, 欲據山河之勝而去冗兵。循周、漢故事, 以安天下也?。洛陽和長安有山河之險,可以免除都城防禦大量養兵之弊。

四條理由角度各不相同,第壹條是基於未來統壹天下後,必然需要壹個與之匹配的皇宮建築,開封基礎條件差,重新建耗費頗多;第二條純屬個人偏好;第三條基於現實,不能壹步到位,分步實施;第四條才是最關鍵,都城的天險有利於防守,仿效漢唐。

不過,從這四個理由的邏輯關系來看,其實有點混亂,也就是說,趙匡胤對遷都的問題,很可能是臨時起意,並沒有做深入分析。也有另壹種可能,他是顧左右而言他,這些理由或許並非真正的動因。

比如,既然將來要遷都長安,何不壹步到位?既然條件不成熟,為何不等壹等?趙匡胤為何要迫不及待地?欲留居之?,遷都有那麽急迫嗎?

李符和李懷忠的理由是否成立

起居郎李符的反對理由有八條:

?京邑雕敝, 壹難也;宮闕不完,,二難也;郊廟未修, 三難也;百官不備,四難也;畿內民困,五難也;軍食不充,六難也;壁壘未設,七難也;千乘萬騎,盛暑從行,八難也。?

這八條理由大致可以歸類為?二不二有?:配套設施不完善;經濟條件不具備;供應體系有缺陷;時間節點有問題。李符認為,洛陽既存在天然缺陷,又難滿足現實條件,不可行。

李懷忠的反對理由只有兩條,很關鍵:

?東京有汴渠之漕, 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 都下兵數十萬, 鹹仰給焉。陛下居此, 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 皆在大梁。根本安穩已久, 不可動搖。若遽遷都, 臣實未見其便。?

開封這地方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它的優勢在於四通八達,漕運體系完備,作為京畿重地,有利於全國的物資運送。它的劣勢也在於四通八達,沒有天險,軍事上叫?四戰之地?,很難防守。

所以李懷忠認為,都城定在洛陽的話,這麽多士兵吃啥喝啥,運送任務太繁重。另外目前的府庫重兵都在開封,根本壹動,國家就可能出現大的動亂。

相對於李符,李懷忠直擊根本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

如何理解趙光義的?在德不在險?

李符和李懷忠的話都沒有說動趙匡胤(上亦弗從),這時候趙光義站出來了,他先說?遷都未便?(遷都洛陽條件不成熟,不利的地方太多);趙匡胤拋出最終目的地是長安,趙光義又叩頭?切諫?;最後趙匡胤說,遷都是為了據天險去冗兵安天下,趙光義拋出了那句名言:

王又言:?在德不在險。?上不答。王出, 上顧左右曰:?晉王之言固善, 今姑從之。不出百年, 天下民力殫矣。? 甲辰, 始下詔東歸。

最終,趙匡胤雖然認為不遷都,早晚會搞得天下民力殆盡,但也不得不聽從了趙光義的建議,下詔回京。

在德不在險?出自於春秋時期吳起的壹段話,意思是說,要想讓國家長治久安,靠的是君主的德治,而不是依仗山河天險。起因是,魏武侯看到魏國山河險固,很高興地說:?哎呀太好了,我們魏國有這麽多天險,真是國家的寶啊!?吳起說:?不修德行,再多的天險也靠不住!?

這話沒毛病,但是趙光義把這句話放在這個環境裏就有問題了。假如趙匡胤不修德行,企圖把都城搬到有天然防禦優勢的洛陽,然後以此為恃,安於享樂,妳趙光義可以這麽說。趙匡胤既不是安於享樂的人,也沒有儀仗天險享樂的意圖,妳這麽說豈不是驢唇不對馬嘴?

修德?是大帽子,任何時候都沒錯,可是?修德?就不需要?險?嗎?遼國人跟妳講?德?嗎?西夏人跟妳講?德?嗎?趙光義這話顯然是混淆概念,把天險對軍事的重要性這個概念,強行扯上德治,似乎這兩樣東西是矛盾的。

趙光義這麽說豈不是有點?蠻不講理?,至少文不對題!那麽,趙匡胤就沒聽出來嗎,他怎麽就聽從了呢?

?在德不在險?的深意,及遷都背後的隱情

毫無疑問,從個人得失來看,遷都受損最嚴重的就是開封府尹趙光義。

這壹點史學家早有定論,趙光義在擔任開封府尹期間,已經營造了壹個政治勢力集團,遷都就意味著他的政治優勢遭受重大打擊。

所以,人們認為趙光義這句?在德不在險?,內含個人私利,用這個大帽子扣在趙匡胤頭上,其實是口不擇言的說法。

趙匡胤遷都難道僅僅就是他所言的四條理由?顯然不是,從他混亂的表達中就可以看出其內心的矛盾之處。趙匡胤不是不明白遷都有利有弊,沒有證據表明,李符和李懷忠是晉王黨,這說明,遷都卻是?弊大於利?,可行性比較低。

那麽,趙匡胤在思考不成熟的情況下,為何匆匆忙忙拋出遷都的說法呢?我覺得趙光義的勢力已經到大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趙匡胤不得不出手了!問題是,趙匡胤對這個危險發覺太晚了,壹時很難找到不引起動亂,又能迅速瓦解晉王勢力的對策,所以,遷都之策即便可行性地,也要嘗試!

對趙匡胤來說,遷都何嘗不是最後壹根救命稻草?雖然希望渺茫,也想試壹試。

李燾記載這段故事背後的含義

長期以來,關於趙光義即位的疑雲壹直沒有定論,?燭影斧聲?也成了永久的歷史迷案。關於趙光義弒兄奪位的說法,在當時就存在。

不過,作為大宋的臣民,大家即使心知肚明,又有誰敢說破呢?別說沒有證據,即便證據充足,又有誰敢觸龍鱗呢?

不過,史學家有史學家的智慧曲筆!他們可以用曲筆的方式,記錄下壹些影影綽綽的事跡,給後人留下壹些疑點和證據,讓後人有跡可循。

我認為,李燾采納《建隆遺事》中的這段記載,其目的就是為此!

  • 上一篇:世界上十大最美的蝴蝶
  • 下一篇:逆水寒科舉答案大全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