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故事大全 - 中药图谱大全:大风子图谱

中药图谱大全:大风子图谱

药名:大风子

拼音:dafengzi

中文名:chaulmoogratree Seed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

功效:祛风燥湿、攻毒杀虫。

主治:治麻风、疥癣、杨梅疮。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①《纲目》:“辛,热,有毒。”②《本草原始》:“味甘,热。”③《玉楸药解》:“味苦,微热。 ”

入肝、脾、肾经。①《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②《本草求真》:“入肝、脾。”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肾三经。”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四分之一存性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5~1钱,或入

药忌宜:内服宜慎。阴虚血热者忌服。

别名:大枫子(《品汇精要》)

处方名称:大枫,大风子,风子炭,大风子油,大枫子,大枫子仁

商品名称:大风子、大枫子、泰国大风子。 以颗粒药用部位:本植物种仁的脂肪油(大风子油)亦供药用,另有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地区。我国分布云南地区,中国台湾、广西有种植。

药材的采收与预期: 4~6月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

拉丁名:药材semen hydnocarpi原植物大风子 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pier.1、泰国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 mintica pier.2、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ensis (merr)sleum (tarcktoyenos haiuanensis merr)

炮制方法:大风子:拣净捞,斯去灰土,用时捣碎,或除去种皮,取净仁。大风子霜:取大风子净仁,碾如泥,或碾碎蒸透,用吸油纸多层滚筒,压榨,去尽油,研细过筛。

考证:出自《本草衍衍》义补遗》;①《本草求原》:“大枫子,须用纹银煎三日夜,去其浮油,以杀其毒,否则燥痰而伤血,多服必致失明。”②《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大枫子及其油脂有毒,中毒症状:呕吐、呕吐、胸腹痛,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变性等。解救方法:洗胃、导泻、服活性炭。对症治疗:胸腹痛可用镇痛剂;若溶血,可浅滩硫酸亚铁及注射复方卡古地铁,必要时输血。”

生药材鉴定:干燥的成熟种子,呈不规则的卵圆形,胎儿面形,稍有钝棱,长约1~2.5厘米,直径约1~2厘米。外皮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前端有明显的沟纹。种皮厚而坚固,厚约1.5~2毫米,内表面光滑,浅黄色或黄棕色,种仁与皮分离,种仁两瓣,灰白色,有油性,外被一层红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气微,味淡。以个大、种仁工厂、色白、油性足者为佳。主要产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也产我国云南、中国台湾、广西等地区。1、泰国大风子: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整形面形,稍有钝棱、长2-3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上部放射状出最明显的凹纹至种子1/3处。

种皮坚实,厚约1-2毫米,内面光滑,浅黄色至棕黄色,种皮与种仁易分离,种仁外被一层红棕色或黄棕色薄膜,下面的下部显着皱缩;其周围有浅黄色凹入的环纹。 胚乳肥大,白色或浅黄色,有油性,子叶两片,心形,气微,味淡。2、海南大风子:略呈四面体,侧面隆起,三面稍间隔,长1-2厘米,宽0、5-1厘米,表面灰黄白色至灰棕色,有大部分隆起的纵脉纹,种轴位于的上部,种皮硬而脆,厚0、 5毫米,易碎。种仁不规则长卵形,外被暗紫椰子土耳其,具微细皱纹,胚乳黑棕色,子叶心脏形稍尖,颜色较浅。显微鉴定:种皮横切面:对接细胞脱落,其下数达到一列薄壁细胞多切向延长,壁皱缩,有的含棕色物;有维管束和石细胞群散在。石细胞层为2~3列石细胞,多角形、长圆形或方形,壁较厚者纹孔和孔沟明显,少数含草酸钙方晶;壁极厚者孔沟细长,有分枝。栅状纤维层为多列纤维,纤维细长或梭形,壁厚,胞腔多不明显,纹孔较明显或不明显。纤维状石细胞层采集数至十数列石细胞作团结排列,横切面观类圆形、类长方形正方形角形,胞腔明显,孔沟稀疏,内部数列作切向排列,最内为5列棕红色薄壁细胞层,细胞小,略薄。粉末:灰棕色。①石细胞棕或淡黄色,类长方形、纤维状、多角形、类圆形或短棒状,长25~102(~160)μm,直径19~46μm,壁厚6~20μm,孔沟多明显,有的分枝状。 ②纤维多成片状,棕黄色或淡色,长梭状,先端钝,有的末端较尖,直径11~28μm,壁厚5~13μm,胞腔多明显,纹孔和孔沟不明显或隐约可见。以个大、种子、色白润、含油足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油种仁占全种子的30,约含脂肪油50。大风子位于20~30℃间的平均值油的性质:n1.4715~1.4753,[α]+42.5~51.50(氯仿),酸价1~20,皂化价187~226.5(平时200~210) ),稀土价94~113(平时93~104)。油的支柱主要是,具有旋光性,能承受90热乙醇,是其特点。油的支柱有大风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次大风子油酸(hydnocarpic Acid),及少量肥料肥料(如硬脂酸、棕榈酸等)、不肥料肥料(如油酸等)。大风子油酸及次大风子油酸在油中大部分是生成甘油酯,如一大风子油酸、第二大风子油酸甘油酯、一次大风子油酸、第二大风子油酸甘油酯。此二结构特殊(有一个环戊烯)的甘油酯,是药的有效成分,约占总油量的90%。就抗麻风的药效而论,次大风子油酸强于大风于油酸,而两者并用时又强于单独使用。种子含多量脂肪油(大风子油,大风子油),油中主要含次大风子酸(大风子酸)、晁模酸(chaulmoogric Acid)以及油的甘油酯,另含次大风子酸及大风子烯酸(另外尚含环戊烯甘氨酸环戊烯基甘氨酸)等。

  • 上一篇:機械設計習題集 答案 候玉英 第二版
  • 下一篇:“久晴大雾必阴”下一句是什么?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